
10月31日下午,廣州市新聞辦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衛健委、市教育局、海珠區、天河區、市疾控中心的相關負責人通報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
廣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通報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屹通報:10月30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527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521例在隔離觀察或管控區域中發現,6例感染者在社區篩查或發熱門診檢測中發現。
海珠區新發病例
主要來自中高風險區域
當前,海珠區新發病例主要集中在江海街、赤崗街、鳳陽街和南洲街等中高風險區域,與前期上述區域內部分人員流動有關。另外,10月31日沙園街發現1例陽性個案,目前已劃定管控區域,開展涉疫場所排查、密接人員追蹤等處置工作。
天河區疫情
傳播鏈條清晰 形勢趨穩
天河區疫情傳播鏈條清晰,形勢趨穩。龍洞街、沙河街、沙東街等局部聚集性疫情得到初步遏制,龍洞街區域內的高職院校及周邊城中村疫情傳播風險降低,沙河街片區服裝商業城疫情正在抓緊處置,目前新增病例均在密切接觸者和高中風險區域內發現。
白云區部分街道
疫情仍有社區傳播風險
白云區黃石街、嘉禾街城中村疫情趨勢向好,新增病例均在高中風險區發現。大源街10月30日僅新增1例零星病例,傳播風險得到有效控制。30日,白云區新增散發病例分布在松洲街、石井街、同德街、新市街,仍有社區傳播風險。
新增病例數攀升主要原因是
管控區人員依然存在流動、交集和個人防護不足
當前,廣州市疫情防控面臨境外輸入、省外輸入、本土反彈三重壓力,防控形勢嚴峻復雜。10月1日以來,廣州市累計處置各類涉疫事件超過260起。
張屹通報,本輪本土疫情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輸入途徑多樣,疫情通過航空、港口、鐵路、公路貨運和自駕等方式持續輸入廣州市;二是落地陽性的來返穗人員職業分布多樣,涉及貨運司機、游客、返校學生、來穗就醫等多個群體;三是陽性個案軌跡復雜,涉及城中村、網吧等密閉場所,醫院、各級各類學校、大型商超和批發市場等。
近日廣州市每日新增感染者人數仍在持續攀升,其主要原因仍是管控區域中的人員依然存在流動、交集和個人防護不足。同時,本輪疫情新冠病毒變異株多種亞型疊加,傳播速度快,給排查處置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廣州市正進一步根據疫情發展特點,持續優化風險區域內網格化分類管理措施,減少人員交叉感染。
請管控區域內的市民朋友保持信心耐心,落實好居家健康監測,不聚集、不扎堆,非必要不外出,按照社區指引做好個人防護、有序參加核酸篩查。
市教育局:嚴格校門管理 減少聚集性活動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學明通報:按照科學精準防控要求,目前花都區、白云區、海珠區和天河區的龍洞街、沙河街、沙東街的中小學暫停返校,開展線上教學,幼兒園暫緩返園。高校、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實施封閉管理。全市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暫停線下教學,托管機構暫停服務。
風險區內學校復學和學生返校工作,各區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作出科學研判,及時調整并提早向社會公布。
陳學明表示,學校是人員密集、空間密閉、接觸密切的重要場所,很容易成為疫情的放大器。過去這一段時期,廣州市進一步提升了校園涉疫應急處置工作的優先等級,學校發生突發情況時,屬地防控部門都是第一時間介入,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指導學校科學落實校園封閉管理、轉運隔離、環境消殺、健康監測、就醫治療、心理疏導、后勤保障、家校溝通等應急措施。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涉校疫情均得到了妥善的處置,校園整體安全穩定。
廣州市教育局從近期涉校陽性病例感染途徑的梳理和分析中發現,中小幼學生主要的感染途徑是家庭同住親屬感染,大學生的感染途徑多為社會面或同校同學感染,從側面反映出校園疫情防控工作還是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需要各區各校和廣大師生員工及家長的共同努力。
一是嚴格校門管理。按照要求對入校人員測溫、掃碼、查驗健康碼和核酸陰性結果,加強校內家屬區和第三方從業人員的管理,無關人員一律不得入校。
二是加強健康監測。持續教育引導師生員工切實增強個人防護意識,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一米線,盡量保持家—校“兩點一線”。師生員工、校內家屬區和第三方人員均需按規定頻次開展核酸檢測,常態化組織開展師生旅居史摸排,按要求落實健康監測。
三是減少聚集性活動。暫停跨區、跨校的聚集性活動,暫停校內的聚集性活動。嚴格落實學校食堂、宿舍、教室、圖書館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要求,定期做好清潔、通風、消毒等相關工作。
四是優化校園服務。各校要科學設置快遞收寄站點和無接觸外賣寄存點,采取非接觸式收寄、取物;按照規范進行物品和環境消毒;要強化快遞、外賣配送人員的核查、登記和管理。學校也要優化和豐富食堂食品、物資的供應種類,改進菜肴質量,均衡營養與風味,努力滿足師生口味。
五是關注身心健康。要深入細致地做好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工作,全面了解師生的思想動態,加強人文關懷,暢通訴求反映渠道,最大限度爭取師生對校園防控措施的理解和支持。
目前廣州市還有不少同學因疫情原因尚不能回校正常開展線下學習,各區各校要按照“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要求,平穩、有序、便捷、高效組織好線上教學,做到學習資源、教學指導、學業監測、情緒管理“四個到位”,力爭線下線上同一進度,居家在校學習齊頭并進。
陳學明提醒,廣大家長要積極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和孩子們一起制定學習計劃,注意體育鍛煉,關注孩子心理情緒變化,養成良好作息習慣。按照社區和校園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自身健康自測、核酸檢測,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聚集性活動。
海珠區:
生活物資價格穩定供應充足
廣州市海珠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傅曉初通報:10月30日,海珠區發布了《關于強化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六)》,在廣大市民朋友的支持和配合下,海珠區社會面防控秩序整體平穩。
當前,做好市民群眾醫療保障工作是重中之重。海珠區及時對管控區域內孕產婦、老人、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病患者、腫瘤患者等重點關愛人群30934人,“一人一冊”建立健康檔案,落實管控區域三級醫療保障機制。
成立駐點醫療組,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三甲醫院派駐醫護力量,在管控區共建立27個醫療保障點,配置36臺救護車,發放“明白卡”,設立服務熱線,為居民提供24小時醫療服務,第一時間處置慢性病、常見病、基礎病的診療和用藥需求。
成立健康管理中心,在區中醫院組建內、外、婦、兒、心理等專科專家團隊,通過遠程會診、現場救治、電話咨詢等方式,為管控區居民提供全方位醫療健康評估。
成立醫療保障組,建立急危重癥送醫綠色通道,為急危重癥患者協調三甲醫院外送就醫。目前,累計接受群眾電話醫療咨詢9682次,提供上門診療服務1265人次,外送就診、住院489人。
此外,在交通出行方面,海珠區中高風險及臨時管控區域內的部分地鐵、公交線路、站點作了臨時調整,交通秩序總體良好。
生活物資保障方面,海珠區依托53家農貿市場、26家超市以及電商平臺等市場主體,目前價格穩定,供應充足。
天河區:
集中力量開展疫情應急處置
廣州市天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黃凱旋通報:目前,天河疫情處置正處于攻堅階段,全區疫情防控的應急體系保持高效運行狀態,持續增強區、街、社區各級防控力量,天河區重點做了以下工作,全力以赴阻斷疫情的發展。
一是動態調整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天河區本輪疫情呈多點散發、局部小規模暴發的特點,涉及龍洞、沙河等多個街道,傳播鏈條總體清晰,主要通過家庭內續發和學習(工作)場所續發。經專家研判,10月30日晚,天河區發布了《廣州市天河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強化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暫定10月31日至11月2日期間,對轄內的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進行了調整。請各位市民朋友及時關注相關通告和信息,并予以理解、支持和配合。
二是集中力量開展疫情應急處置。關于龍洞街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天河區在抓好“三區”管理和服務保障工作同時,重點做了以下兩方面工作:
繼續全力做好涉疫高職院校學生轉運隔離工作
天河區多渠道挖掘隔離酒店潛力,多方籌措隔離酒店資源,精準區分學生風險等級,嚴格落實好各項管控措施,積極組織力量協調加快轉運需集中隔離人員,10月30日共轉運學生459人,累計轉運學生816人,做到應轉盡轉。
優化調整龍洞街臨時管控區域
針對參照中風險管理區域新增報告陽性病例的情況,將龍林街1至12號調整為參照高風險管理區域,其中龍林街5號、7號居民判定為核心密接者轉集中隔離,其他居民判定為普通密接者,居家隔離7天,實行“足不出戶、上門服務”,核酸檢測7天7檢(上門采樣、單人單管、不漏一人)。截至目前,龍林街1至12號共有118戶、283人,正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實管控。
關于沙河街某服裝商業城從業人員疫情處置,天河區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加強服裝批發市場的管理
對該服裝商業城實施了相應的臨時管控措施,并加強了對其他服裝批發市場的常態化管理,積極穩妥通過錯峰營業等方式,切實減少人流聚集。
做好涉疫批發市場人員排查管控工作
發揮批發市場商會、經營管理方作用,已找齊相關時段該市場所有從業人員,目前累計賦紅碼4600余人、賦黃碼25000余人;在迅速排查管控密接、次密接的同時,天河區進一步排查有該市場活動軌跡的拉包客、物流公司從業人員、外賣及快遞人員共107人,均已逐人核查到位,落實名單化管理以及核酸檢測3天3檢。
做好核酸檢測工作
對服裝批發市場實行1天1檢,分樓棟分樓層做好組織發動,嚴格落實戴口罩、一米線等防控措施,嚴防人員扎堆聚集。10月30日已采樣40000余人,結果均為陰性。
三是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目前,全區大型商超、農貿批發市場、重點保供企業全部正常經營,肉、蛋、菜等各類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品類齊全。啟用“雙線下單”兜底供應服務體系,保證物資供應最后100米的及時和順暢。
同時,注重做好涉疫街道參照中高風險管控區內居民群眾就醫救治等工作,安排精干醫護現場駐點醫療保障。其中,安排3醫3護駐點龍洞街某涉疫高職院校,近期共診治283人,轉診3人;安排8醫8護進駐龍洞村網格,暫無特殊就診患者,普通門診785人、急診85人,閉環轉診白血病化療患者1人,孕婦3人,血液透析治療9人。
居民如有需求,可通過社區三人小組、微信群、暖心服務電話、12345熱線等方式反映,天河區將繼續全力以赴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向涉疫風險人員賦黃碼
對防疫非常重要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聞發言人張周斌通報:當前廣州市疫情防控仍處在關鍵階段,針對感染者的流行病學調查和涉疫人員的排查、追蹤以及重點場所的管控也在高強度持續進展進行中。
張周斌介紹,絕大多數感染者均是在密接排查和隔離管控區域中發現,部分是在社區篩查和發熱門診中發現。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這部分感染者進行分析后發現,基本都是感染者關聯重點場所的黃碼人員。這說明,為了能夠盡快發現社區存在的感染者,督促涉疫風險人員主動開展核酸檢測,盡早發現并斬斷社區隱匿傳播鏈,向涉疫風險人員賦黃碼,對控制疫情具有重要意義。
近期曾被賦黃碼的市民朋友,一定要嚴格遵守黃碼管理規定。發現被賦黃碼后,一是要及時向社區報備;二是要簡化社交生活,兩點一線,不聚集、不聚餐,外出務必做好防護,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三是要完成3天3檢,并鼓勵同住家人也多做核酸;四是疫情期間加強自我健康監測,提高核酸檢測頻率,如果發現自己或者家人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一定不要自行用藥或前往社區核酸點采樣,必須要有風險意識,去醫院就診并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