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上午,廣州國際燈光節組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于11月16日至26日舉辦2025年廣州國際燈光節(以下簡稱“燈光節”)。今年燈光節主會場設于廣州新中軸線上的花城廣場與海心沙亞運公園,涵蓋36組燈光藝術作品;分會場延伸至一江兩岸以及黃埔區等重點板塊。在亮燈儀式上,廣州塔、東塔(周大福金融中心)、西塔(國際金融中心)將首次聯動上演燈光秀。
舉辦期間,恰逢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盛會,同時第32屆廣州園林博覽會(以下簡稱“園博會”)在10月30日開幕,三大活動將深度聯動,共同打造“白天賞花、夜晚觀燈、全天享賽”的城市客廳場景。
藝術作品與運動元素有機融合,深度呼應體育競技精神
今年燈光節以“智匯灣區·悅動全運”為主題,作品分布于城市新中軸(海心沙亞運公園、花城廣場、廣州塔、東塔、西塔)、一江兩岸(沿江24棟建筑群、海印橋、獵德大橋、琶洲西區、琶醍筒倉、面粉廠)等地。
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光烈介紹,今年燈光節運用更多科技手段,全方位融合全運會元素。具體來看,燈光節將引入更多形式的沉浸式作品和互動演出,通過設置巨型光影沉浸式體驗空間,運用AIGC技術(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視覺藝術、互動投影等手段,全方位升級游客體驗,同時深度呼應全運會的體育競技精神。
其中,花城廣場作品分設三大板塊:北廣場“新光”板塊聚焦青年藝術家與高校藝術創作,《雙生脈動》《新程揚帆》兩組作品展現體育健兒堅韌不拔的拼搏意志和灣區人民的開拓精神;中廣場“粵光”板塊通過《光影成趣》《月光下的浪漫》等作品傳遞運動與城市共生的藝術哲思;南廣場“城光”板塊則突出科技發展,通過《桂冠》《出場自帶光》《珠水月色》三組大型作品,凸顯灣區人民筑夢圓夢的拼搏精神,傳遞灣區人民努力向上的生活態度,映射灣區人民和諧生動的幸福生活。

主雕作品《桂冠》效果圖
本屆燈光節的點睛之筆——《月光下的浪漫》,作品以光影互動為紐帶,讓觀眾從“觀看者”變為“參與者”,隨著“滿月”燈光悠然升起,市民的浪漫與溫暖瞬間便化作靈動剪影,與作品共生。

花城廣場作品《月光下的浪漫》效果圖
海心沙亞運公園通過24組作品構建沉浸式空間。其中,《響亮全運》以吉祥物與運動人偶營造打卡熱點;《鼓舞星河》則通過編程光鼓陣列實現聲光電聯動,呼應體育競技中的節奏與協作。
“燈光節將藝術作品與運動元素有機融合?!睆V州市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史前進表示,如觀眾席看臺區域作品《濤起潮動》,通過“海浪涌動”的光影形態,配合表演者的場景化演藝,形成“人隨光動、光伴人舞”的效果,象征大灣區的活力與全運賽場上“拼搏如潮、永不言棄”的精神。
史前進還介紹,本屆燈光節將那些縹緲靈動、富有想象力的藝術創意,轉化為一個清晰可量化的“技術指標”。在實現“三塔同步”的過程中,技術人員運用聯調技術、借助算法優化,讓三塔燈光在顏色、亮度、閃爍頻率等方面達到精準操控,成為廣州夜空中最閃耀的秀場。
燈光節與園博會首次聯動,打造“花影共融”新體驗
據悉,本屆廣州國際燈光節與廣州園林博覽會首次聯動,燈光節作品與園博會作品相互穿插、深度融合,打造“花影共融”新體驗。
白天,市民游客可欣賞到獨具嶺南特色的園林花卉,感受廣州“綠美生態”的生機與城市品質提升的成果。當夜幕降臨,“燈光”接力登場,30場涵蓋雜技、舞蹈、魔術、人偶互動的精彩表演輪番亮相,燈光、花卉與演出交織碰撞,為市民游客帶來沉浸式的歡樂體驗。

海心沙水舞臺《未來藍城》效果圖
廣州市照明建設管理中心書記、主任宋金峰介紹,在花城廣場北廣場、中廣場,海心沙亞運公園星光大道等區域,廣州園林博覽會的花卉景觀與廣州國際燈光節的光影裝置將以互補形式呈現。
值得關注的是,海心沙亞運公園星光大道重點引入6組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印尼的跨文化竹藝作品,其中“破竹”作為特色園林竹藝作品,以竹子為材料打造風動藝術裝置,裝置主體以“破而后立”為設計理念,數十根竹片從地面斜向伸展,既似破土而出的新芽,又若展翅欲飛的羽翼;竹片間隙精準嵌入過百顆微型點光源,光源采用低能耗LED技術,色溫模擬月光的柔和質感。
此外,燈光節現場固定空間還增加了輕演藝的內容,營造出沉浸式演出氛圍。由舞者、小丑、樂隊、魔術師等組成的表演團體,將在各個不同場景中與觀眾進行趣味互動,引導觀眾“伴著演出逛燈光節”,將藝術體驗深度融入大家的觀展記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著名詞作家蘇虎和作曲家王珂琳為本屆燈光節創作的主題曲《夢的顏色》將在11月16日廣州國際燈光節亮燈活動期間正式發布。
選出36組優秀作品,打造多維點亮的光影矩陣
本屆燈光節延續往屆傳統,圍繞“智匯灣區”與“悅動全運”兩大主線,向全球具有創意的組織和個人征集作品,共收到145組創意方案,最終選出36組優秀作品(國際4組,國內32組,其中國內大師級作品8組)。
“全民創作”模式讓市民不僅僅是燈光藝術的觀眾,更被鼓勵成為燈光藝術的策劃者、創作者,讓作品成果更貼近市民的文化認同。此外,今年燈光節擴大了參與范圍,積極發動多個企業、商圈、文旅地標共同參與聯動,結合燈光節主題設計沉浸式展位,共同打造全域覆蓋、多維點亮的光影矩陣。

星光大道作品《蕉雨水色》效果圖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總經濟師丁利介紹,為辦好本屆燈光節,廣州對珠江兩岸等重要區域162棟建筑、9座橋梁及部分岸線、碼頭的照明設施進行升級。同時,在沿江路24棟建筑、港口中心大樓等8個媒體演繹區域播放十五運主題宣傳動畫,涵蓋十五運會徽、吉祥物、主題口號等。此外,在花城廣場周邊建筑優化燈光層次,將燈光節標志性光影元素與全運色彩融合,讓中軸線夜景既具燈光節的藝術感,又有賽事的活力感。
據悉,廣州國際燈光節自2011年以來,每年以“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來舉辦,至今已成功連續舉辦13屆。2015年,廣州國際燈光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國際光年”大型文化活動,是世界知名燈光節之一,極大提升了廣州城市影響力。
這些年,廣州國際燈光節精心設計每一個作品,展示中國文化和嶺南特色,向市民和世界講述著廣州的故事,展現灣區和廣州繁榮發展,累計吸引游客超過6700萬,全市旅游接待總量同比增長約10%。此外,還進一步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照明產業的繁榮,推動國內70%的舞臺燈光音響企業扎根廣東發展壯大。
11月10日中午12時起可預約
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洪濤介紹了本次燈光節期間的便民服務具體舉措。燈光節期間,海心沙、花城廣場被劃分為8個觀賞區域,配置上千名安保人員和上百名志愿者,既實行分區域引導又提供觀展咨詢、游覽動線指引等服務。
具體如何預約?11月10日中午12時起,廣大市民游客可通過關注“廣州國際燈光節”“廣州海心沙”官方微信公眾號,“蓓蕾花城滿座”“穗好辦”小程序等預約服務板塊,憑個人有效身份證照信息進行預約登記。成功預約的觀眾,須攜帶預約時所登記的有效證照原件,按照預約確認的具體日期與場次,于指定時間、地點完成入場驗證,入場權限僅限于預約當日當場有效。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