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平均濃度再創新低!一文讀懂:綠美廣州是這樣建成的→
        • 聽全文
        • 2023-03-01
        • 來源: 廣州新聞發布
        • 分享到
        • -

          2月28日上午,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氣象臺的相關負責人出席并介紹廣州市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工作情況。

        圖片

          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

        圖片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一級調研員(市管)、新聞發言人鄭則文:2022年,廣州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PM2.5全年天天達標,平均濃度22微克/立方米,再創新低,繼續在國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優。20個國考、省考地表水斷面全面達標,17個斷面水質優良,占比85%,劣Ⅴ類水體斷面持續清零,水環境質量同比明顯改善。土壤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醫療廢物和醫療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均保持100%。城市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達到相關要求。

          藍天保衛戰方面:

          全面落實《廣州市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按照“控車、降塵、少油氣”的工作思路,深入推進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新增純電巡游出租車1823輛;投放氫燃料車近300輛;注銷國III高排放營運柴油貨車1901輛;1000多個涉油工地強化油品管理措施。對132家重點廢氣排放企業實施分級管理,對17家企業50多萬個有機廢氣密封點進行泄漏檢測與修復。監督檢查施工工地揚塵1萬多個次。

          碧水保衛戰方面:

          扎實推進《廣州市2022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堅持“陸海統籌、河海共治”的系統治水思路,鞏固提升考核斷面水質全面達標成果。加大500條重點區域一級支流水環境整治力度,基本消除劣V類一級支流。組織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污染整治“回頭看”,切實保障水環境安全。加強珠江口鄰近海域綜合治理,以近岸海域無機氮削減為重心,促進陸域總氮減排。協同開展海上污染源與港口船舶污染控制,建立海漂垃圾聯合監管長效機制。

          凈土保衛戰方面:

          貫徹實施《廣州市2022年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分類管理、風險管控”的思路,加強土壤污染源頭控制,確定重點監管單位43家,完成企業污染隱患排查和地下水自行監測等工作。健全規劃和用地審批聯動機制,完成140個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的調查評審。加強耕地污染修復,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到位率100%。完成小虎島化工園區32家企業地下水基礎信息調查;高質量完成地下水考核點位水質達標或水質保持方案的編制。

          推進固體廢物處置能力建設,支持資源熱力電廠摻燒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全市處理能力超過9000噸/天。依法做好57宗共14.6萬噸固體廢物跨省轉移審批,應急啟動醫療廢物處置設施8處,確保涉疫廢物應收盡收,安全處置醫療垃圾2.14萬噸、醫療廢物4.76萬噸(其中新冠醫療廢物4157噸)。有序推進“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并開展宣傳活動,增強了市民群眾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度。

          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

          頒布《關于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施方案》,制定十大體系、34條具體措施、61項重點工作任務,為構建廣州市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提供政策支撐。頒布實施《廣州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并修訂管控黑煙車、高污染機動車限行等規范性文件,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實施《廣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及水、海洋、土壤與地下水等環保專項規劃。對《廣州市城市環境總體規劃(2014-2030年)》進行修編,并與聲環境功能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區劃以及“三線一單”等成果一同納入廣州市“多規合一”平臺,開展了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并聯審批。推行環評審批“告知承諾制”,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34個政務服務事項遷入廣州市一體化平臺,全流程(線上)辦理。新增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企業75家,對清單內企業采取非現場監督和強化幫扶等正面激勵措施,進一步助力改善法治化營商環境。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強化PM2.5與臭氧協同治理,著力遏制臭氧污染上升趨勢,力爭空氣環境質量全面達標。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要求,鞏固提升水環境全面達標成果。加強土壤污染防控,確保建設用地和農用耕地安全利用。在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城區創建、“無廢城市”建設、綠美廣州建設等方面主動作為,為廣州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將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主線,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

          具體的舉措:

          堅守綠色底線,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是加強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重點抓好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減排,加強面源污染精細化管控,精準開展污染天氣應對。

          二是鞏固提升考核斷面水質達標成果。繼續實施水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計劃,進一步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

          三是夯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持續開展土壤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風險,強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

          四是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加強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再利用全鏈條、全過程監督管理,加快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

          通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騰出環境容量。

          加速綠色轉型,高要求推進治理水平現代化

          一是織密生態環境法治保障網絡。落實市人大相關立法規劃,開展餐飲、揚塵、噪聲污染防治以及飲用水水源保護等領域的專項立法,不斷健全廣州市綠色低碳發展的制度屏障。

          二是完善生態環境規劃體系。組織實施廣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及各環境要素專項規劃,強化“三線一單”的剛性約束,將生態環境保護融入到城市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布局以及重大項目的高質量發展之中。

          三是立足大灣區,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牢牢把握實施《南沙方案》的契機,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區域聯建聯防聯治工作機制,制定廣州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加快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創新發展,圍繞優化產業結構,布局低碳發展新路徑。

          服務綠色發展,高水平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加強環評審批服務。繼續優化審批流程,提速、提效,積極主動做好新項目環評審批服務,為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科技項目、重要民生工程、主導產業項目做好環評服務,為各類投資主體排憂解難。

          二是優化監管方式。全面落實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制度,運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政策,加大守信企業正向支持力度,幫扶失信企業及時修復環境信用,推動實體企業清潔生產、綠色發展。

          三是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推行《廣州市生態環境違法當事人公開道歉承諾守法從輕處罰暫行規定》等包容審慎政策,引導企業減排降污、整改違法、履行法定義務,合規綠色發展。

          細化分解各項涉水任務 做到“4個抓好”

        圖片

          廣州市水務局一級調研員(市管)、新聞發言人喻細明:2022年,市水務局全力將碧水保衛戰向縱深推進,取得明顯成效:全市147條黑臭水體在全部消除黑臭的基礎上,治理成效持續鞏固、水岸環境持續提升,20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累計建設碧道超1000公里。

          今年,市水務局將拿出“比學趕超、賽龍奪錦”的干勁,具體做到“4個抓好”。

          一是抓好水安全保障

          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示范建設,落實《廣州市城市內澇治理行動方案(2021-2025年)》等,補齊防洪排澇短板,全力做好防汛備汛工作。進一步推進水旱災害防御體系標準化建設,加強智慧水務應用建設,提升“四預”能力,全力以赴保障市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是抓好水資源優化

          強化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以“一網供水”“三同五化”為目標,加快推進供水單位整合,落實《廣州市推動供水補短板強弱項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等,持續提升廣州市城鄉供水服務水平。大力推進北江引水、牛路、沙逕、南大水庫等工程建設,進一步保障廣州市用水安全。

          三是抓好水環境提升

          加快排水單元達標建設、合流渠箱改造、碧道建設等,建立完善防止返黑返臭長效機制。推進污水系統提質增效,優化“一廠一策”方案,完善“聯調聯控”機制,提高排水設施精細化管理水平。重點推進番禺治水攻堅、二沙涌水環境治理等,堅持“向管理要效益,向工程要效果”,為市民創造更多美好水環境福祉。

          四是抓好《南沙方案》落實

          進一步細化分解《南沙方案》的各項涉水任務,在智慧水務建設、防洪潮工程、海綿城市建設、河涌治理等工作上持續發力,在非常規水資源利用、高品質飲用水等方面創新舉措,在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打造水上運動“南沙品牌”等領域開疆拓土,爭取在民生水務工作上形成一批南沙亮點標桿。

          精準預警、科學管控 以場景式服務細化防治工作

        圖片

          廣州市氣象臺臺長陳炳洪:2022年廣州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23年,為改善空氣質量,氣象部門將采取以下措施:

          加強會商研判,為重污染天氣提供更精準預報

          今年將進一步完善聯合會商機制,包括每日預報會商,重大活動或污染過程中會商開展加密會商以及月度、季度研判會商。在雙方聯合預報可能出現空氣質量輕度及以上污染時,及時啟動污染天氣應對措施,隨時加密會商,氣象部門提供逐小時的風場實況及預報,助力精準防控。

          加強部門聯動,以場景式服務細化防治工作

          通過聯合印發《廣州服務臺風過程臭氧污染防治場景實施方案》,繼續完善事前精準預警、事中科學管控、事后分析研究的聯動機制和業務流程。當廣州受到臺風外圍下沉氣流影響時,如果出現污染天氣,防控措施能落實處,預警信息能迅速傳達。

          強化科研支撐,開展臭氧污染預報技術研究

          氣象部門已建立2015-2021年臺風影響下廣州臭氧污染過程案例庫,將深入分析了不同強度、不同距離、不同路徑下的廣州臭氧污染特征及氣象機理診斷分析;制定臭氧污染氣象特征閾值和條件指數,建立基于機器學習算法的臭氧濃度客觀預報模型,開發實時業務運行的預報訂正和檢驗評估平臺。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 欧洲 视频 伦小说|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亚洲第一se情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图|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日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