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充分落實上級各項已出臺紓困措施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幫助南沙企業渡過難關,特別是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幫扶力度,南沙出臺了《廣州市南沙區幫扶企業紓困解難的若干措施》(下稱“助企八條”),包括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減輕企業租金負擔、企業防疫支出補貼、促進工業擴能增產、全力提振消費需求、促進商貿服務業恢復發展等八個方面,以激發企業活力、提振市場信心、穩定發展,與企業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一、主要內容
為重點解決中小微企業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現實困難,制定了八條措施:
一是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深入落實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延續實施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
二是減輕企業社保繳費負擔。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繼續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大型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30%返還,中小微企業則按90%返還。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區內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積極幫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續保續貸;開展政策性融資擔保補貼。對獲得銀行新增貸款的中小微企業,按實際支付利息的30%給予每家企業不超過3個月、最高5萬元的貸款貼息支持。
四是減輕企業租金負擔。對承租區屬國企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土地房產的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022年給予3個月租金減免;對2022年被列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街鎮行政區域的,再給予3個月租金減免。對為入駐商戶減免租金的重點商業綜合體,根據其減租免租進度給予每家商業綜合體最高50萬元獎勵;引導支持集體物業、非國有企業和個人業主為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企業減免租金或允許延期、分期繳租。
五是企業防疫消殺支出補貼。對在南沙實體辦公、運營的規上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以及重點商業綜合體、重點客運運輸業企業、商超、農貿市場等采購防疫物資、消殺服務,給予每家企業最高3萬元補貼。
六是促進工業擴能增產。對在2022年1至12月納入統計的工業投資項目,按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給予最高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2022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勵。
七是全力提振消費需求。發放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支持餐飲、零售業態促消費穩經濟;向市民發放消費券,鼓勵市民在區內各類文旅體經營場所消費;對區內旅行社組織旅游團隊到區內旅游的,給予最高20萬元帶團獎勵。
八是促進商貿服務業恢復發展。落實市有關措施,對批發業新增限額以上企業每家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勵,對住宿餐飲企業擴大經營規模給予每家最高200萬元獎勵。對實際經營地在我區封控區、管控區(含參照管控區管理的區域)的商超、餐飲門店,分檔給予每家最高10萬元支持。對配合疫情防控暫停營業的在營持證文體服務企業,分檔給予每家企業最高2000元/天的停業補助。
《助企八條》還從加快兌現紓困資金、法律服務、提升融資便利、支持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等方面提供優質政府服務。
二、主要特點
一是銜接充分。《助企八條》進行了充分深入的“三個銜接”:與上級政策文件的銜接,將上級紓困措施可吸納的政策措施充分納入本文件中,并確保惠企力度不低于上級標準;與前期惠企政策的銜接,將去年出臺的“惠企發展10條”等政策中行之有效、操作性強、適用于當下形勢的政策吸納到本文件中,同時結合上級政策、相關地區措施和當前實際,新增了部分特色政策措施;與企業實際訴求的銜接,充分考慮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需求,根據各行業主管部門反映的政策訴求,滿足企業所急所需,努力提升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
二是精準度高。《助企八條》聚焦重點、瞄準問題進行企業幫扶,體現在:行業精準,重點聚焦中小微企業,以及“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住宿和餐飲業、零售業、交通運輸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旅游業、會展業);區域精準,聚焦“中高風險地區及實施封閉封控管理區域”指根據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通告為中高風險地區及實施過或正在實施封閉封控管理的區域所在的街道(鎮);措施精準,所提措施都是解決企業最關注的、最突出的痛點難點問題,包括減稅降費、租金減免、社保緩繳、穩崗返還、貸款貼息等普惠性扶持措施,以及促進工業擴能增產、全力提振消費需求、促進商貿服務業恢復發展等針對性措施。
三是可行性強。《助企八條》切實可行,主要體現在:措施具體,每一條政策措施都著眼于可落地、求實效的“干貨”,不提缺乏實操性或對企業幫助不大的措施;標準清晰,所有政策措施力爭做到明確量化標準、明確執行范圍、明確有效期限,杜絕模棱兩可的提法,提高操作便利性;責任明確,每一項政策措施都有牽頭部門,確保主體責任落實到位。聯動實施、主動推送。政策制定過程中加強部門聯動,同步編制政策落實操作指南,保障政策可及時申報兌現,打通政策兌現落實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