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高點定位高標謀劃高效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工作
中央部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工作以來,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圍繞打造法治城市標桿的目標,高點定位、高標謀劃、高效推進改革工作落實,市本級和11個區2020年前全部出臺本地改革實施方案。同時,以貫徹落實司法部復議改革視頻推進會精神為動力,在破解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等瓶頸問題上取得較大突破。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高點定位,切實提高推進改革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
一是站在“兩個維護”的高度,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央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政治敏銳性,奮力推進總書記親自謀劃部署的重大改革工作的落地落細落實。省司法廳廳長專程到廣州調研指導,分管廳領導具體指導協調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市委書記、市長十分關心支持,對改革實施方案嚴格把關,市委政法委書記、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分別對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進展提出具體要求。成立廣州市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推進改革工作。將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納入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要點和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由市司法局會同市委編辦合力推動落實。
二是著眼于“四個出新出彩”,更好發揮行政復議在法治廣州、平安廣州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10月視察廣州市時作出的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的重要指示精神,注重以行政復議特有優勢找準“小切口”,做好服務保障中心工作“大文章”,廣州市復議工作基礎較好,案件數量一直居省會城市前列,并連續13年高于本地法院一審行政訴訟案件,辦理的舊樓加裝電梯提取住房公積金案被評為“推進中國法治進程十大行政復議案例,較好地發揮了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市委市政府對此給予充分肯定,要求通過改革更好發揮行政復議在法治廣州、平安廣州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全市重視、關心、支持改革的濃厚氛圍為推進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是堅定育先機開新局的信心決心,奮力在全國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大局中扛起廣州擔當、作出廣州貢獻。當前,廣州市正處在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建設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國際大都市的新的歷史起點上?;诤裰矁瀯莺蛨詫嵒A,全市上下有信心有決心在集中復議權、集中復議案件、集中復議機構上有所突破,率先示范。市委編辦以打造法治城市標桿為目標,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改革,與市司法局赴改革先行地區學習調研,參照外地復議辦案標準,結合我市工作實際,指導采取內部調劑、增配執法編、劃轉編制等多種辦法,有力推進改革機構設置調整工作。
二、高標謀劃,著力破解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等瓶頸難題
一是調劑資源,健全內設機構。在保留既有行政應訴處不變的基礎上,將行政復議處調整為行政復議綜合處、行政復議一處、行政復議二處。行政復議綜合處負責指導、監督全市行政復議工作,加強行政復議規范化、信息化和專業化建設等。復議一處、復議二處按條線分別集中辦理公安、市場監管和人社、生態環境等方面的行政復議案件。
二是優化整合,強化保障支撐。為把新增的專項編制人員從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確保集中精力辦案,市委編辦通盤考慮,創新思路,主動提出將公證體制改革后留在體制內的部分事業編人員,調整承擔行政復議輔助性、事務性工作的方案,將市司法局綜合保障中心更名為廣州市司法事務中心,在原機關事務保障職能基礎上,增加負責行政復議相關事務性工作、負責群眾涉復議來信來訪的協調處理和服務大廳安保工作等職能,增設行政復議案件受理部、行政復議文書管理部、法治建設保障部3個內設機構并同步調配若干原公證事業編。在不新增機構編制的情況下,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既有效保障復議辦案工作,又大幅提升行政復議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改革為了群眾,改革讓群眾獲益,踐行復議為民的根本宗旨。
三是突出專業,加強隊伍建設。在調配人力資源過程中,市司法局政治部突出專業標準,認真落實初次從事行政復議人員法律職業資格規定,從全系統3000多各類編制人員中認真比選,優先將具有法律職業資格的年輕骨干輸送到行政復議辦案一線。首批選送的5名同志全部具有職業資格且基本為“90后”,大多具有在法院、檢察院、原法制辦從事過輔助工作的經歷,為改革增添了新鮮血液。同時,著眼長遠,認真謀劃行政復議人員激勵培養長效機制,重點提升隊伍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努力打造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行政復議專門隊伍。
三、高效推進,市、區兩級年前全部出臺本地改革實施方案
一是深入學習貫徹司法部改革視頻推進會精神。12月28日,司法部會同中央編辦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方案》視頻推進會召開后,廣州市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向市委市政府報告會議精神,市委主要領導作出專門批示,推動政治站位上再提高,思想認識上再深化,協調配合上再加強。1月4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市司法局主要領導現場調研改革落實情況,實地察看行政復議受理室、聽證室、檔案室等,看望、慰問行政復議工作人員,要求自第一宗案件開始,按照改革后的新體制、新機制、新平臺來運行,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經驗。2021年第一周,市本級受理行政復議申請39宗,比去年同期10宗增長近3倍,改革效能初步顯現。
二是于2020年前率先在市區兩級全部出臺改革實施方案。按照司法部改革視頻推進會特別是趙大程副部長加快工作進度要求,在11月12日率先出臺市本級改革實施方案的基礎上,把落實司法部會議部署、年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務作為“一把手”工程,督促指導11個區抓住關鍵節點,倒排工期,把準節奏,壓茬推進。市司法局主要領導靠前指揮,與尚未出臺方案的區局主要負責人一起會商研究,排查痛點堵點,親自出面溝通協調,確保最后3個區在年末最后兩天如期出臺方案,全部完成年前出臺本地改革實施方案的硬任務,以實際行動展現廣州的擔當作為。
三是謀劃構建協同高效的配套工作機制。樹立全市一盤棋的理念,對改革中的共性問題,從市層面統籌謀劃、整體部署,為各區改革明確政策、統一標準。市本級通過建立健全10項配套工作機制,在市區兩級全面推行全國行政復議工作辦案平臺(廣州),大力拓展申請渠道,創新案件審理機制,提升案件辦理質效。各區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創新實踐,探索復議便民為民新機制。如南沙區深化“1+1+9+N”行政復議與調解有機銜接聯動機制,打造行政爭議多元化解平臺。荔灣區要求對未采納行政復議委員會咨詢意見的案件,須經區政府負責人集體討論通過,著力加大復議監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