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乘“十五運”東風再出發

        • 聽全文
        • 2024-06-10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詞72周年 廣州體育頻創輝煌

          1952年6月10日,毛澤東同志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寫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12個大字。題詞明確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根本目的和發展方向,推動了我國體育運動的發展。

          72年彈指一揮間,題詞對于廣州、廣東、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指導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025年,第十五屆全運會將在粵港澳三地舉辦,這場體壇盛會將為推動粵港澳三地社會、經濟、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和輸出怎樣的新質生產力?撫今追昔,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通過采訪多位廣州體育人,多維度、多層次展示廣州作為體育之城的輝煌過去、嶄新面貌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5b167d23b619a3088d48.jpeg

        繁華鬧市區照樣有群眾體育的舞臺。

          憶崢嶸歲月

          二沙體育訓練基地為備戰奧運而生

          1952年6月,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北京舉行了成立大會,毛澤東同志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成立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是新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體育組織,它的成立推動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鮮為人知的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派隊參加奧運會也是在1952年。

          第15屆夏季奧運會于1952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辦,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派隊參加奧運會。受制于信息不暢和諸多困難,新中國首次派隊參加奧運會并不順利,當一行40人趕到赫爾辛基時,奧運會已進行了10天,許多項目的比賽已經結束,只趕上了男子游泳的一項比賽和最后的閉幕式。運動員吳傳玉參加了100米仰泳比賽,成績為1分12.3秒,這是新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寫下的第一個記錄。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體育代表團第一次亮相奧運會開幕式,則是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許海峰為中國代表團實現奧運金牌零的突破。

          廣東體育事業的發展始終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正是有了第一次派隊參加奧運會的經歷,我國開始為下一次亮相世界舞臺作周密規劃和安排,這一重任落在廣東“肩頭”。值得一提的是,原國家體委為備戰1956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的第16屆奧運會,投資興建了二沙體育訓練基地,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集訓基地。1954年,二沙體育訓練基地應運而生。

          后來,二沙體育訓練基地成為廣東主要的體育訓練基地。1972年,基地改名為廣東省體工隊,1993年由廣東省政府正式命名為廣東省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院,2000年更名為廣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2013年更名為廣東省體育訓練中心。

          可以說,毛澤東同志的題詞吹響了新中國體育亮相世界體壇、進軍奧運會的號角,特別是對廣東體育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看今朝成績

          廣州居民去年體育消費超六百億元

          2025年粵港澳將共同舉辦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2025年還是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主要任務的收官之年。乘十五運會東風,廣州體育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廣州市體育場地共計37120個,體育場地面積共計4571.53萬平方米,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19.72個。

          2023年,廣州市開展市長杯、戶外運動節、體育節等群眾體育品牌賽事活動170項,超100萬人次直接參與。同年,廣州市向省級以上單位輸送優秀運動員195名,廣州運動員共獲得世界級比賽冠軍28項、亞洲級比賽冠軍19項、國家級比賽冠軍131項。

          2023年廣州市城鄉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623.85億元,人均體育消費3331.7元。廣州已創建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1個、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2個、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單位5個;2023年全市體育彩票銷售80.78億元,較上年增長29億元,同比增幅達53%。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廣州馬拉松賽上,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3萬名選手(其中全程2萬名、半程1萬名)激情起跑。賽事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45億元,間接經濟效益(產出效益)8.16億元。

          近三年來,全市體育產業規模年均超2100億元。

          望美好未來

          十五運會將在體育史上留下輝煌一頁

          廣州市體育局原局長劉江南教授回憶起在廣州工作、生活的幾十年,感慨良多。他表示,正是依托于厚重的廣州城市文化和經濟基礎,歷經一代代廣州人的拼搏奮斗,廣州體育才有了今天的繁榮昌盛。

          “毛澤東同志‘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題詞,為新中國體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70多年來,我國體育事業全方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正在向世界體育強國的目標邁進。”劉江南表示,毛澤東同志年輕時就對體育有深刻的研究和認識,他在著作《體育之研究》中深入分析了當時阻礙中國體育發展的因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重溫《體育之研究》,我深深感到年輕時代的毛澤東對體育的認識之深刻,分析之準確,論述之全面;其至今仍然是指導我們認識體育、把握體育、發展體育的正確思想和理論。”

          劉江南說,廣州曾經成功舉辦了兩屆全運會、一次亞運會以及眾多世界級的國際大賽,六運會成就了天河新城,九運會加速了廣東東擴的步伐,亞運會也為廣州的發展提供了重大契機。“2025年,廣東將和香港、澳門一起,承辦十五運會。我們堅信,廣東人民特別是廣大體育工作者,一定會使十五運會在共和國體育發展史上留下輝煌一頁。”

          劉江南表示,我們將看到,“體育場館遍布城鄉,青少年體育朝氣蓬勃,全民健身蔚然成風,競技體育成績斐然,體育交流絡繹不絕,體育文化激勵人心”的局面在粵港澳大灣區一一呈現。

          聽冠軍感慨

          廣州體育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說起在廣州成長、生活的美好時光,跳水奧運會冠軍張雁全表示,自己成長為奧運冠軍,又從運動員轉崗成為教練員,身份角色的轉變,正是廣州體育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真實寫照。

          張雁全笑著對記者說,他在職業生涯里共參加過兩屆全運會,在他記憶中,廣東跳水男隊在歷屆全運會上就沒輸過。“全運會是非常重要的國內比賽,特別是跳水比賽,奪冠難度甚至超過奧運會、亞運會。”他說。

          張雁全說,明年就要舉辦十五運會了,他感到“既可惜又榮幸”。可惜的是,自己無緣以運動員身份參賽了,榮幸的則是全運會在家門口舉行。“如今,我退役當了教練,希望更多的廣州籍隊員可以參賽,并取得優異成績。”

          說起廣州全民健身的紅火情形,張雁全感觸頗深。“如今,很多社區、廣場、企事業單位都在積極開展體育運動,全民健身的氛圍越來越好,廣州的體育訓練場地條件、人才資源、體育文化、環境氛圍都有獨特優勢,每個人都在用實際行動助力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他說。

          說全民健身

          群眾體育打造出國際新高度

          在劉江南看來,體育強國的內涵包括七個方面:體育場地是前提,青少年訓練是基礎,群眾體育是根本,競技體育是龍頭,體育產業是保障,體育交流是窗口,體育文化是靈魂。

          “我心目中的大灣區體育應該是體育場館遍及城鄉,青少年體育朝氣蓬勃,全民健身蔚然成風,競技體育成績斐然,體育產業方興未艾,體育交流絡繹不絕,體育文化充滿正能量。”劉江南說。

          廣州發展體育事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傳統,民間不乏體育大咖、運動達人,他們將群眾體育帶到了新高度。

          廣州夢騎行隊即將于今年7月出發,展開第六次海外騎行,前往巴黎奧運會。76歲的老隊長郭道寧向記者講述起自己五次海外騎行和三次獲得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會見的經歷時,精神滿滿、充滿自豪。

          郭道寧表示,今年,他再次和巴赫相約巴黎。明年就是十五運會了,廣州夢騎行隊將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廣州做好東道主、喜迎天下客。

          把握全運契機 共繪全民健身新圖景

          今天,2024年6月10日。

          72年前的這一天,毛澤東同志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寫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12個大字。這一題詞將體育工作的著眼點放在增強人民體質上,極大激發了人民群眾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新中國體育事業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72年來,我國始終將“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作為體育工作的根本方針和任務,推動群眾性體育運動蓬勃發展,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北京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到大力推進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我國競技體育碩果累累、群眾體育遍地開花、體育產業亮點紛呈,體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如今放眼神州大地,健身達人每日“打卡”,三五好友相約球場,公共健身場所成為社區“標配”,攀巖、騎行、陸地沖浪、飛盤等運動成新時尚……城市鄉村、街頭巷尾,全民健身已成為一道道躍動的風景線,展現朝氣活力,映照美好生活,透射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一滴水珠的軌跡,可以折射江河的奔騰。觀察七十余年來我國體育事業的變遷,全運會正是一扇生動的窗口。作為全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綜合性運動會,全運會既是競技體育的風向標,也是全民健身的助推器。1959年,首屆全運會在北京舉辦。“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正是首屆全運會的口號。數十年來,從“提高水平 為國爭光”“沖出亞洲 走向世界”到“全民健身 共享全運”“全運惠民 健康中國”,四年一屆的全運會定格了一個個精彩瞬間、留下了一段段難忘記憶,成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演變的縮影。尤其是近年來,全運會持續向普通體育愛好者敞開大門,讓廣場舞、太極拳等登上全運賽場,允許業余選手參加部分比賽決賽,取消獎牌榜、積分榜……全運會與群眾走得更近、融得更深,持續激發全民健身的熱情。

          2025年,我們將迎來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這是黨的二十大后舉辦的首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是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綜合性體育大賽,也是該賽事第一次走進香港、澳門。2025年還是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收官之年。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必將在我國體育事業發展史上寫下精彩一筆,對于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具有重要意義。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彰顯一座城,幸福一座城。”作為六運會、九運會、2010年亞運會的承辦地,廣州早已全面吹響備戰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號角,始終堅持把籌備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來抓,確保把開幕式及各項賽事活動辦出特色、辦出風格、辦出精彩。

          國運昌,體育興;體育強,中國強。觀察中國體育事業發展,既需要“廣角鏡”“望遠鏡”,也需要“放大鏡”“顯微鏡”。透過全運會這扇窗口,可以觸摸到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強勁脈動,感受到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堅實底氣,讓我們更加滿懷憧憬、干勁倍增。接下來,廣州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作為發展體育事業的主體,把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乘全運東風,全力抓好《廣州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落實,持續增加健身設施有效供給,優化體育惠民服務,打造優質多元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著力發展體育產業,加強大灣區體育人文交融……要以辦好全運會為契機,不斷拓展群眾體育的廣度和深度,促進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繪就一幅全民健身的嶄新畫卷。這是加快建設體育強市的必然要求,更是紀念“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詞的應有之義。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91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WWW亚洲色大成网络.COM|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jjzz亚洲亚洲女人|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亚洲成_人网站图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亚洲中文无码mv|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亚洲黄色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