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二季度,廣州市共有1051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與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監測填報工作,其中有效填報的機構為1000家。具體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季度我市登記供需總量為469.37萬人次,其中,求職總量229.31萬人次,崗位需求總量240.06萬人次,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比率為1.05。比較性換算[1]結果顯示,供需總量同比增長6.07%,環比增長16.81%,其中,求職總量同比增長25.18%,環比增長11.99%,需求總量同比下降6.48%,環比增長21.42%;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比率同比減少0.38,環比增加0.09。
綜合來看,本季度人力資源市場勞動力供需總量呈現同比、環比雙升的階梯式上揚態勢,勞動力供需總量逐漸從前一期的疫情干擾中得到恢復,呈現向好的發展態勢。延續上一期供、需均衡的良好發展態勢,本季度供給和需求呈現供、需均衡的發展態勢,人力資源市場顯現較強的抗干擾能力。
二、人力資源供給情況
本季度,人力資源市場勞動力供給的學歷和技能水平占比持續增加,勞動力供給的學歷提升趨勢加速。大專及以上學歷求職者占比同比、環比均有所增加;具有技術等級或專業技術職稱的勞動力占比環比小幅增加,反映出我市勞動力供給學歷結構和技能水平的優化趨勢持續向好。35歲以上求職者仍居人力資源市場的主體地位,占比超過七成。女性勞動力占比環比有所上升,但男女勞動力供給比例長期均衡發展態勢不變。
三、企業用工需求情況
本季度,我市產業、行業、類型企業和崗位用工需求基本保持穩定。產業方面,第一、三產業用工需求占比環比分別微升,第二產業用工需求占比環比微降,產業用工占比在正常波動范圍內持續保持優質產業用工結構。行業方面,行業用工呈現恢復性反彈特征,制造業持續保持高比例用工需求,服務性行業恢復性強反彈趨勢明顯。類型企業方面,有限責任公司持續保持其強勞動力吸納能力,外資和港、澳、臺企業用工環境穩定。崗位方面,按職業相近原則,以缺口人數高低排序,缺口人數前十位緊缺崗位依次是營銷員、包裝工、保安員、保潔員、其他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商品營業員、家政服務員、育嬰員、養老護理員和快遞員。
四、趨勢研判
一是勞動力供需總量呈現環比、同比雙升的增長趨勢,復工復產成效顯著,供、需總量均衡態勢持續向好,并有望持續保持。二是產業用工結構基本持續保持優質狀態。行業和企業用工需求的恢復性效果顯著,后期有望企穩且成效顯現。
五、思考與建議
一是勞動力供、需恢復性均衡增長勢態良好,可持續根據我市疫情特點和經濟發展現狀引導人力資源市場優化供需匹配,繼續保持其良好韌性發展態勢。二是依據疫情沖擊產業、行業和企業用工需求特點,以政府穩經濟、促就業等一攬子政策為導向,助推我市經濟持續向好恢復。三是勞動力供給質量結構優化趨勢明顯,后期可持續加強公共服務機構托底服務效能,強化提升勞動力學歷與技能意識,深度推進勞動力供給質量結構優化進程。
[1]2021年及以前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以195家為基數,2022年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以185為基數,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以380家為基數進行機構數一致性處理,調整總量=基數×監測總量/監測機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