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日,“廣州就業驛站”小程序正式對外發布并入駐“廣州日報新花城”APP。在就業驛站建設的基礎上,今年全市著力打造100個高質量就業社區(村)并實現就業驛站全覆蓋。
找準小切口,服務大民生。兩年前在從化區鳳二村建設全省首家就業驛站,拉開“家門口就業服務圈”的建設序幕。自此,一張越織越密的“就業驛站服務地圖”在廣州逐步鋪開。如今,就業驛站實現街鎮站點全覆蓋,全市已建成318家就業驛站。這些驛站就像“家門口”的加油站、充電站,不僅讓求職者“離就業更近一步”,也幫助用人單位“好找人,找好人”。
高質量就業是一個長久命題,必須不斷更新戰略、刷新“打法”。對此,廣州打出了全方位立體式的組合拳。其一,線下“刷新地圖”。今年全市建成就業驛站350家以上,打造100個高質量就業社區(村),線下建設正扎實推進、如火如荼。尤其抓住社區這一城市“細胞”,不斷做實做細就業服務。比如,借助社區網格化管理,圍繞就業機會、就業能力、就業保障、就業環境等方面,把需求摸清、把問題找準、把服務落實,進一步打通就業“最后一公里”。其二,線上“觸手可及”。“廣州就業驛站”小程序上線,進一步實現資源整合、拓寬服務渠道,讓就業更省心、更安心。接下來,通過數字賦能、借力“智能+”,持續提高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就業供需精準匹配的“絲滑度”,仍大有空間。
就業“好幫手”,多多益善。期待就業驛站擴容增效,激活帶動“就業鏈”,為城市幸福圖景持續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