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4-15日,2021年第十屆“贏在廣州”暨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在廣州天河希爾頓酒店圓滿舉行,決賽實況通過“贏在廣州”微信小程序全程網絡直播。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領導出席大賽頒獎典禮并為獲獎團隊頒發創業扶持資金。
十年揚帆,成績斐然:成功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交流互動平臺
“贏在廣州”大學生創業大賽是華南地區青年創業賽事第一品牌,坐擁百萬扶持資金、全方位創業支持、超一流對接平臺。大賽舉辦十屆來,不斷激發大學生創業創新高潮,結出累累碩果。“贏在廣州”創業大賽覆蓋粵港澳地區近150所高校,累計超過7萬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參賽。前九屆大賽評選出415個獲獎創業項目,發放創業扶持資金總額約1310萬元。415個獲獎項目中有244個項目正常運營,其中落地注冊企業155個,創業帶動就業人數約6000人,顯示出“贏在廣州”大賽平臺對于孵化和培育我市優秀青年創業項目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自2016年起,大賽將港澳地區大學生創業項目納入參賽對象范圍,2019年至今連續三年專門設立港澳賽區,多年以來,港澳參賽項目累計超過120個。港澳地區的宣傳發動、備賽指導、組織報名、項目路演、項目評審等各項工作深入開展并優化服務,成功打造高質量的穗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平臺,得到了廣大港澳學子的積極響應和支持。港澳地區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的加入,使大賽規模進一步擴大,競爭將更加激烈,獎項含金量更高,對于打造“贏在廣州”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交流平臺,具有重要意義。
“十”力碰撞,高潮迭起:46強項目逐夢灣區
本屆“贏在廣州”暨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創業大賽于今年4月啟動,共發動廣東省內140多所高校參賽,最終來自95所高校的445個項目進入大賽復賽。8月14日至9月13日,大賽組委會聘請78位由創業投資、技術運營、高校教授、法律咨詢等領域組成的專家評委團,通過大賽官網系統進行復賽網上評審,最終從入圍復賽的435個參賽項目評選出41強項目晉級大賽決賽。11月4日,本屆大賽港澳賽區初賽在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來自香港大學、暨南大學的2個香港項目和來自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的3個澳門項目共5個港澳賽區項目脫穎而出,與內地賽區41個團隊在廣州共逐桂冠。
在為期兩天的決賽中,選手們充分發揮創新創業才能,強勢對決。決賽分兩輪進行,第一輪為創新亮相,“十”力啟航,46強項目通過現場項目展示,成績排名前11名的團隊進入第二輪比賽,其余35名團隊獲得優勝獎。
第二輪賽事為誰與爭鋒,“十”力全開,該輪考驗以創新創業領域中涵蓋的社會、經濟、環境、教育等方面的熱點話題作為主要議題,11強團隊結合了自己的創業經驗和項目特點,進行闡述。通過此環節選手與選手間、選手與評委間的對話、差異、碰撞和融合,考驗到了選手的應變、全局把控,以及對項目和產品、企業文化、商業模式、團隊建設的思考和布局等。最終,澳門大學“可穿戴式多模態腦卒中快速診斷云平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木木科技——打造院校3C產品第一品牌,助力貧困生成才立業”兩個項目獲得本屆大賽一等獎。
除了提供高達百萬的扶持資金,大賽還提供全方位的創業支持和超一流對接平臺,讓參賽者做到真正的“創業無憂”。符合條件的獲獎項目和優秀項目可享受相應的創業補貼扶持、孵化場地保障、創業融資支持、創業擔保貸款、交流對接平臺等“N+”支持措施。
“十”力全開,精彩紛呈:系列活動沉淀品牌亮眼結晶
第十屆“贏在廣州”暨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創業大賽舉辦期間,還舉辦了初創企業專場招聘、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論壇、青年創新創業開放日等亮點紛呈的十周年系列活動,筑牢持續不間斷的賽前賽后服務體系,成功構建功能化、多層次、專業化的高質量創業支持服務鏈條,呈現“贏在廣州”品牌十年揚帆前行、乘風破浪的宏偉征程。
活動一:多功能展覽展示專區展示創翼成果
本次決賽設立展覽展示分會場,集中展示優秀創業項目、孵化基地功能服務、就業e站服務、各區就業創業服務等,突出廣州市建設特色化、功能化、高質量的創業平臺載體,讓參賽選手了解政府扶持力度和服務質量,同時借助“贏在廣州”品牌賽事的影響力,在決賽現場提供創投公司與創業者接洽區,推動更多有技術含量、有市場前景的項目在廣州落地生根。
活動二:創新創業開放日活動開啟“沉浸式”創客體驗
大賽決賽當天,分會場同時舉辦“贏在廣州”青年創新創業開放日活動,以“沉浸式”創客體驗游戲為載體,設置“創業潛能測評”“創業指導”“政策咨詢”和“賦能前行”四大測評模塊,將創業知識趣味游戲化,使青年創業者在自我認知、創新探索、目標定位、創業技能等方面得到專業化、精準化、個性化的指導服務。11-12月,大賽組委會還在廣州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等10所院校就業創業e站開展了“我是創業家”“雇主藏經閣”等系列青年創新創業開放日活動,通過線上一對一測評輔導,為每位參加開放日的學生生成近200份個體測評報告,為青年創業項目賦能,習練創業,演練創新。
活動三:“贏在廣州·創聯未來”四方共建激發創業新動能
頒獎典禮上,舉行“贏在廣州·創聯未來”高校、創業孵化基地、創投融資機構和大賽獲獎項目四方共建成果發布儀式。多年來,粵港澳地區42所高校、全市130個創業孵化基地、大賽合作47個創投融資機構、244個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在“贏在廣州”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平臺的牽引下,形成了高校人才培育、基地孵化賦能、投融資本加速、項目創新發展的共聯共建共享長效聯動合作機制,加強頂層設計,推動政策落地,積極清障搭臺,努力營造寬松、便捷、優質的創業營商環境,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潛能,匯眾智聚眾力,創聯未來共促發展。
活動四:首批青年創業導師專家庫名單正式發布
在大賽頒獎典禮上,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協會專家庫首批創業導師名單和專家庫創業活動服務清單正式發布。30多位創業導師將在廣州市人社局的指導下,由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協會組織開展就業創業研究、咨詢、指導、服務和評估工作。首批創業導師將開展就業創業研究和政策咨詢,對產業結構變化、就業市場需求、新就業形態、人才供給情況等與就業創業相關課題進行宏觀研究,為就業創業政策制定和相關行業單位人力資源發展提供咨詢建議。專家庫將同時推動就業創業指導隊伍建設,開展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研究、能力培訓、學術研討等,推動高校,企業、創業項目和創業孵化基地多方共建合作,為全市青年提供就業創業公益服務,建立就業創業服務平臺。
活動五:“贏在廣州”十周年創業代表人物評選活動
在本屆大賽頒獎典禮上,大賽組委會為十年來對我市青年創新創業工作和“贏在廣州”大學生創業大賽作出特別貢獻的24所高校、10位專家評委和10個創業項目代表頒發“十周年特別獎”。十年來,“贏在廣州”按照政府搭臺、多方協作、共促創業的模式,為大學生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創業指導和孵化服務,這充分說明“贏在廣州”這一大賽品牌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廣,為粵港澳臺的廣大青年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展示創業才華、萌動創業構想、完善創業項目、實施創業行動的平臺,構建起一條高質量的創業平臺支持鏈條。
活動六:青年創新創業主題論壇深刻探討灣區深度發展
11月4日,大賽組委會在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辦“贏在廣州”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深度合作發展論壇,針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最大亮點及契機”“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創新創業資源整合實踐與探索”“橫琴基礎建設及發展”“橫琴創業的法律和法規”四大主題,邀請來自華南農業大學、澳門理工大學、大橫琴(澳門)發展公司等粵港澳三地專家學者分析橫琴基礎建設及發展動向,共同探討灣區深度合作亮點與契機,促進青年人在大灣區進行有效的項目對接,加強共贏發展。
活動七:線上+線下扶持初創企業招攬大灣區青年人才
大賽組委會邀請往屆大賽落地項目免費參加招聘會,幫助初創企業招攬高校畢業生人才,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10-11月在廣東財經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舉辦4場“贏在廣州”初創企業專場招聘活動和粵港澳大灣區初創企業網絡匹配會等4場招聘活動,累計參會企業228家,提供初創企業就業崗位近6500個。
活動八:創新創業訓練營研學交流活動
12月,大賽組委會將組織全市42所就業創業e站開展“贏在廣州”創新創業訓練營之走進“互聯網大廠”研學交流活動。組織我市院校創新創業課程的指導老師到阿里巴巴華南運營中心、微信廣州總部、唯品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數字創業互聯網企業開展研學交流,加強創新人才培養實踐能力,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培育更優秀的本土企業家,為廣州統領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活動九:“一網兩微”構建高質量創業指導服務鏈條
大賽以“一網兩微”(大賽官網、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為重要抓手,不斷優化“一鍵報名”“指尖投票”“掌上培訓”等服務功能。在11月1日至8日期間,通過“創業會”大學生創業服務網開展大賽46強團隊線上創業指導賽前培訓,開設“商業計劃書撰寫”“企業財會知識普及”“路演實戰技巧”等系列培訓課程,成功構建功能化、多層次、專業化的高質量創業支持服務鏈條。
活動十:舉辦廣州塔亮燈儀式,聚焦全城關注
12月13日,大賽在廣州塔舉行決賽亮燈儀式,呼吁粵港澳大灣區青年關注本屆大賽決賽賽事。同時通過在廣州地鐵等公共區域投放活動預熱廣告,吸引市民及創客關注,擦亮“贏在廣州”華南地區青年創業賽事第一品牌。
十年鑄造賽事品牌,為創業夢保駕護航。未來,“贏在廣州”大學生創業大賽還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創新創業決策部署,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扶持大學生投身創業實踐,打造高質量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交流平臺。
(▲大賽決賽現場)
(▲大賽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