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剛掛牌不久的國家呼吸醫學中心II期工程,廣州呼吸中心計劃在2021年7月1日交付使用。項目建設所需要的2億元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從2020年6月30日下達資金指標到2020年8月21日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已全部形成實際支出。該項目的建設,正是廣州落實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的一個縮影。
“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是國家在2020年“特殊之年”建立的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讓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在整個財政資金直達鏈條中,廣州既是基層的“過路財神”,同時也是直達資金的使用主體。截至2020年底,廣州市共收到中央直達資金72.6億元,已100%分解下達至各區和各部門,全市直達資金實際支出71.8億元,支出進度達到99%。
廣州呼吸中心建成后效果圖
廣州呼吸中心施工現場圖
案例:一個多月完成2億元實際支出
抗擊疫情、保就業、穩民生、三大攻堅戰……在2020年這個“特殊之年”,各項工作都離不開財政資金的支持。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增加財政赤字、發行抗疫特別國債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使用,直達基層、直接惠企利民。在整個財政資金直達鏈條中,廣州既是基層的“過路財神”,同時也是直達資金的使用主體,廣州市把落實好直達資金工作作為今年財政的重點工作,迅速研究制定了《廣州市財政直達資金工作方案》,提出了“專班直聯、資金直達、監管直通”的“三直”工作機制。
2020年12月,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正式在廣州掛牌,現場信息透露,作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II期工程的廣州呼吸中心,計劃在2021年交付使用。中央抗疫特別國債資金的及時到達,為項目建設的快速推進起到了巨大的幫助,為疫情后廣州呼吸中心項目的復工復產及推動項目建設注入了新能量。項目建設主體單位廣醫一院有關負責人說,項目在2020年10月18日完成了主體工程封頂,促使廣州呼吸中心有望在2021年7月1日交付使用,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時間回到2020年6月,當時為了支持廣州呼吸中心項目加快建設,廣州市申報了抗疫特別國債2億元,該資金全部納入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市財政局按照“三個一”、“三確保”原則進行管理,一是第一時間下達資金,確保資金直達基層單位;二是第一時間錄入直達系統,確保錄入資金不過夜;三是督促部門第一時間形成支出,確保直達資金實現資金臺賬與線下數據同步。從6月30日下達資金指標到8月21日短短一個多月時間,2億元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已全部形成實際支出。
重點用于防疫、保民生就業等方面
財政直達資金,都用到了哪些地方呢?廣州市財政局介紹,直達資金重點用于疫情防控、保基本民生、保就業、保市場主體、保基層運轉以及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將資金用在刀刃上,成效明顯,例如,通過申報抗疫特別國債,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污水聯合防治、廣州呼吸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廣州市執信中學天河校區等11所學校、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等6所醫院建設等,為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提升區域教育設施和教育水平、推進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等提供了資金保障。
其次用于助力疫情常態化防控。安排疫情防控專項經費、就業補助資金超過10億元,用于防疫設備及物資采購、扶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就業等,支持疫情防控和助企紓困;安排公共交通財政補貼,彌補疫情對公交企業產生的票款短收影響,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要;落實“六保”任務中保市場主體重要任務,安排企業優惠貸款貼息,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確保政策真正惠及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
第三是用于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安排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優化學校教育資源配置;安排困難群眾救助資金于低保、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著力解決困難群眾面臨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保障特殊困難人員基本生活需要,織密織牢社會安全網。
第四是用于有效保障基層運轉。除了申報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外,還安排區級基本財力保障資金4.9億元,統籌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等,切實提高各區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改善民生水平的財力支撐。
此外,廣州市財政局依托直達資金系統實施監控,定期全面排查,借助系統內的查詢和預警功能,與廣州市本級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中資金的預算和支出數據進行比對,以在線監控的方式,查找各項目在資金支出、管理和數據填報過程中的疑點問題,并及時反饋,切實做好直達資金日常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