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解讀】
【文字解讀】
按照《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州市政策文件解讀工作實施備案規則的通知》(穗府辦函〔2017〕313號)的有關規定,現就《廣州市房屋租賃合同登記備案規則》(以下簡稱《登記備案規則》)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制定《登記備案規則》的背景、依據、目的和必要性
(一)背景
廣州市大會常務委員會2020年頒布《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第十三條規定:“房屋租賃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租賃合同,在訂立房屋租賃合同之日起三十日內,通過房屋租賃信息服務平臺,或者到房屋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廣州市住房和建設局作為《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的組織實施單位,需要制定相應房屋租賃備案的實施細則,指導各區住建部門及各街道開展房屋租賃備案工作。《登記備案規則》是配合《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實施,規范房屋租賃備案的制度保障,同時也是加強房地產租賃市場管理,規范房地產租賃行為,體現“效能優先、權責一致、科學管理、便民利民”的管理思路、提高信息采集效能、優化服務的有效手段。
(二)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法
2.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
3.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
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39號)
5. 關于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
6.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
7.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州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的通知
(三)目的和必要性
《廣州市房屋租賃合同網上備案規則》(以下簡稱“《網備規則》”)為廣州市政府規章《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已經廢止)的配套實施文件,鑒于市人大已經頒布《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廣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8號),相應的租賃合同備案操作配套文件應當根據新的規定修訂。另一方面,《網備規則》只是針對租賃合同網上備案的規則,但實際上線下的租賃合同備案也需要相應的規則,故此作出本次修訂,《登記備案規則》合并了線上線下的備案規則,統一操作。
二、《登記備案規則》主要內容構成
《登記備案規則》共十五條,從制定依據、目的、適用范圍、職責分工,登記備案主體、時間、流程、憑證,信息共享、日常巡查責任、誠信系統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具體如下:
(一)第一至四條是《登記備案規則》的總括性和原則性規定。第一至四條分別規定了《登記備案規則》制定的依據與目的、適用范圍、責任主體、市區職責等。其中,本次修訂明確規則適用范圍包括線上、線下兩種租賃合同登記備案。
(二)《登記備案規則》第五至七條規定出租人、承租人、房屋租賃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以及其他具有租賃經營范圍的機構使用廣州市房屋租賃信息服務平臺需進行實名注冊。對錄入廣州市房屋租賃信息服務平臺并獲得房源核驗碼的房屋信息的,可以在廣州市房屋租賃信息服務平臺、門店現場或網絡信息平臺等渠道發布房源信息時予以標注。該平臺同時向社會提供求租及查詢房屋租賃信息功能。
(三)《登記備案規則》第八至十二條規定房屋租賃合同登記備案的時間及登記備案主體及線上、線下備案流程。
(四)《登記備案規則》第十二條增加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稅務部門房屋租賃信息共享制度。
(五)《登記備案規則》第十三條未有修訂,強調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日常巡查、核對租賃信息職責。
(六)《登記備案規則》第十四條增加“其他具有房屋租賃經營范圍的機構”,主要內容未有修訂,通過建立社會誠信系統,加強動態管理。
(七)《登記備案規則》第十五條是關于生效時間、廢止說明的規定。
三、《登記備案規則》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配合《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實施,完善房屋租賃合同線上、線下登記備案;
(二)明確房屋租賃合同登記備案辦理主體、時間、流程等;
(三)加強監督管理,強調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日常巡查、核對租賃信息職責。
四、《登記備案規則》的主要亮點
1.租賃當事人單方辦理房屋租賃合同登記備案手續。
《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第十三條規定“房屋租賃當事人”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但未明確是雙方還是單方,實踐操作中多有出租人不積極配合情況。《登記備案規則》允許單方辦理租賃備案,可以較大提高租賃備案率,也方便街道日常巡查管理。
2.修訂備案的辦理時間。
根據《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第十五條規定:“房屋租賃當事人提交的材料符合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房屋行政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應當當場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在政務服務平臺上提供登記備案電子證明,并告知房屋租賃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和應當履行的安全生產、消防、治安等義務”,《登記備案規則》本次修訂將租賃合同線上線下備案的辦理時間和法規的要求統一起來。
五、《登記備案規則》解讀途徑
市政府門戶網站、本局官方網站。
六、《登記備案規則》解讀時間
在《備案規則》正式頒布后10日內,通過解讀途徑對社會公布解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