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直播帶動創投小鎮復工復產、瀝滘村改造打造“城市門廳、科創水岸”
廣州市區,珠江橫穿而過,分為前后航道。歷史上,珠江前后航道稱為黃金水道。在黃金水道的中間,有一個島,叫海珠島,廣州新中軸線跨島而過。島的北面是珠江新城,東邊是生物島、大學城,南邊是廣州南站、番禺萬博,西邊是廣鋼新城、佛山城區。
如今,一個佇立在海珠島南邊、廣州新中軸線南段的創新灣已雛形初現。創新灣,究竟創新在哪?連日來,記者深入創新灣腹地探尋“創新基因”,這里有升級改造的創意園區,廣州最大城中村改造在快馬加鞭進行……所有這些,都為海珠創新灣注入新的活力。
海珠創新灣效果圖
廣州創投小鎮
成立于2017年6月17日,是廣州首個“創投小鎮”。目前,小鎮已累計引入企業和機構近300家,從業人員超過一萬人。
海珠同創匯
整個項目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計劃投資超3億元。經過一年半精心運營,目前已簽約入駐企業超260家,辦公人數近5000人。
廣州之窗
項目地處廣州市新中軸線南端,南依珠江后航道,西臨洛溪島。總投資額超過40億元。項目定位為總部型商務園區,未來將打造成為“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閃亮名片。
嶺南創意園
項目位于海珠區新滘中路,總投資約2.5億元。園區以創新驅動為主線,重點發展總部經濟、現代會展、電子商務、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現代商貿,打造廣州生態型中央創新區。
創新灣瀝滘片區
位于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南段與珠江后航道交匯的城市核心區域,規劃范圍8.07平方公里。海珠創新灣瀝滘片區作為新城市中軸線南端的“最后一公里”,承載著延續、深化新城市中軸線,助力廣州實現12公里城市中軸線宏大愿景的規劃使命。
海珠創新灣區位優勢明顯,位于廣州“三大戰略樞紐”之一的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同時是“一江兩岸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整個海珠創新灣西起洲頭咀公園,東接琶洲地區東部,緊鄰生物島和大學城,濱水岸線20.5公里。
案例聚焦
昔日批發市場、城中村華麗轉身 直播帶貨:創投小鎮有了新動能
創投小鎮
網紅穿梭園區,模特、攝影師、錄影師、化妝師、快遞小哥一個比一個忙碌……眼下廣州創投小鎮正在以網紅直播等帶動園區的復工復產。
廣州創投小鎮是廣州首個“創投小鎮”,然而,大家可能并不知道,它的前身是一個傳統批發市場——華南汽貿。這種傳統批發市場,在海珠區乃至廣州都星羅棋布。如今,隨著產業變化,這些昔日的批發市場已不適應現在的發展形勢。產業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創投小鎮內企業的文創產品
2017年6月17日,轉型升級后的廣州創投小鎮正式成立。目前,創投小鎮已累計引入企業和機構近300家,從業人員超過一萬人。更加可貴的是,創投小鎮有很強的新經濟基因,今日頭條廣州總部、蝸牛保險、牛犢秀、錢大媽、廣州電商行業協會、省農村電商協會、市農村電商協會、市大數據行業協會等都在創投小鎮發展。同時,今年創投小鎮已從2.0版本逐步向3.0版本邁進,并繼續沿著“產業為依托、科技助提升、資本做加速”的思路,構建集聚創新資本、創新科技、創新平臺和創新業態的創新生態全鏈條。
廣州創投小鎮負責人介紹,園區參與創建的廣東股權交易中心天使板已于去年正式啟動,同時,園區在加速器的平臺上構建“大孵化協同”,未來將以“廣州創投小鎮+”的國際化合作模式推進加速器平臺賦能。
抓住直播帶貨的“風口”,園區借助在今年初投入運營的洋灣超級供應鏈直播基地,為企業開設網紅直播培訓課,協助企業采用線上直播等新媒體營銷方式進行產品線上營銷,改善產品滯銷和客戶流失問題。
此外,園區還聯系廣東省創業協會,邀請金融、投融資業內專家開設企業再融資新規深度解讀、投資策略及市場風格分析等專業投融資網絡直播課程,緩解企業資金緊缺問題。
精細規劃:“廣州最大城中村”變身
廣州創投小鎮數步之遙,有廣州最大城中村之稱的瀝滘村改造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海珠創新灣瀝滘片區位于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南段與珠江后航道交匯的城市核心區域,規劃范圍8.07平方公里。該片區作為新城市中軸線南端的“最后一公里”,承載著延續、深化新城市中軸線。
瀝滘村作為中心城區最大城中村,其更新必須以具有可實施性的控規及城市設計為引導,本次規劃聚焦老舊濱水工業區和城中村地區,結合廣州沿江發展的時代需求,推動更新實施的控規引導,以精細化城市設計打造軸線南端與濱水區的活力魅力空間。
圍繞“城市門廳、科創水岸”的目標愿景,項目規劃構建“五度空間”,營建活力美好全球城市濱水新地標。據有關負責人介紹,規劃把握極具識別性的空間“廣度”,凸顯后航道一江兩岸的有效呼應,確定廊道、地標等區域性空間形態控制要素,形成識別性強的整體城市形象。落實品質高效街區的建設要求,形成“小街區、密路網”的路網體系。同時協調一江兩岸區域交通,實現地面、地下、水上、水下四個維度的交通貫通。
瀝滘村改造突出集聚創新要素的產業“銳度”。以創新引領片區發展動力,打造濱水地區創新產業體系,形成科技創新、商務辦公、康體休閑、文化創意協同發展的創新產業體系。
改造立足碧水藍灣的生態“高度”。規劃形成碧水藍灣、通江達湖、生態滲透的藍綠空間格局,貫通珠江后航道和海珠湖公園。
此外,改造還彰顯魅力復興的文化“厚度”。規劃落實片區內所有文化遺產的原址保護要求,依托其歷史文化特質,重塑以歷史文化觀光、文化創意、特色商業為主的特色街區,以“繡花”功夫為歷史遺產注入新活力。
此外,改造還將讓居民體驗人本服務的生活“溫度”。打造多個15分鐘優質社區生活圈,實現居住社區全覆蓋、類型齊全、功能互補。
基層思考
廣州市住房和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偉鋒 以項目落地點燃發展動力
海珠創新灣是海珠創新島“一區、一谷、一灣”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對把海珠島打造成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球的創新產業引領區有著重要戰略意義。通過海珠創新灣的開發建設,將有效整合后航道兩岸三區創新資源對接,形成海珠濱水創新走廊的重要空間,打造集文化創意、都市旅游、人工智能、總部創新辦公等產業于一體的服務經濟價值提升帶。由于瀝滘村等城市更新項目地處海珠創新灣核心區域,加快推動這些項目實施,正是帶動海珠創新灣整體發展,實現海珠島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
為實現這一目標,在海珠區委、區政府部署和安排下,區住建局創新三種服務機制大力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切實幫助項目主體改變思想觀念、破解歷史難題,實現效率提速、項目加快推進的目標。
以海珠創新灣瀝滘片區改造項目為例,該項目受制于多種原因,歷經了8年緩慢推進的沉寂期,在海珠區系列改革措施的幫助下,又再次煥發新活力。自2019年起,在短時間內已迅速完成了確定復建安置區、融資區及啟動區的村民表決、集體用地轉國有用地村民表決、簽訂復建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批復分區分期實施方案等工作,并已累計拆卸房屋約34萬平方米。今年,海珠區將全力以赴推動瀝滘城中村改造項目開工建設,以項目落地為契機,點燃海珠創新灣發展騰飛的內驅力,促進規劃藍圖成為現實。
改造后,該區域將在優先保障村民復建安置的基礎上,實現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資源的布局優化和路網密度大幅度提升,做好歷史文化資源與現代審美品位的傳承融合,為推動海珠創新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濱水新地標注入強大動力。
專家點評
廣州市城市更新規劃研究院院長駱建云 用城市更新推動城市創新
如何破解城市發展新困局?城市更新、產業升級等將是未來的方向。
海珠區瀝滘片區是珠江后航道20公里岸線的黃金地段,是海珠南部的核心門戶,將作為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南段濱水生態區和科技創新集聚區的新高地。
海珠區包括瀝滘村在內的城中村數量較大,占全區用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不高標準改造,將極大制約海珠區的高質量發展。
瀝滘片區在海珠創新灣占了很大部分。作為海珠區占地面積最大的城中村瀝滘村進入改造,標志著在存量時代,城市更新將成為破解發展不平衡問題、推動城市創新發展的有效路徑,是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將加快實現海珠區乃至廣州市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