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4個多月全力整治 路口總體交通守法率上升14.95個百分點
廣州市自今年3月1日起開展為期300天的全市交通秩序大整治專項行動,通過“管、防、治、建、智、宣、優”多措并舉,“網格整治、條塊結合、源頭治理、宣傳教育”多管齊下,切實營造“全市動員、全民參與、全警參戰”的交通秩序共建共治新格局。截至6月底,全市路口總體交通守法率、摩電頭盔佩戴率,比整治前分別上升14.95和38.78個百分點。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奮戰三百天、全力保暢安”廣州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動部署會上獲悉,經過4個多月的全力整治,廣州市交通秩序持續改善,交通安全形勢穩中向好。截至6月底,全市路口總體交通守法率、摩電頭盔佩戴率,比整治前分別上升14.95和38.78個百分點。
交通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目前,交通秩序大整治已取得階段性成效。首先是交通秩序持續改善。截至6月底,全市路口總體交通守法率86.85%,摩電頭盔佩戴率71.92%,比整治前分別上升14.95和38.78個百分點。通過視頻巡檢抽查,大整治行動以來,十大交通秩序亂點摩電聚集亂象較整治前環比減少20.68%,十大嚴管路段摩電及非機動車逆行違法行為較整治前平均減少26.8%。
其次,交通安全形勢穩中向好。3月以來,共發生一般程序交通事故宗數、死亡人數,同比去年疫情期間依舊實現持續下降的良好態勢,分別下降6.45%、21.62%。大整治行動以來,十大重點整治鎮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去年下降30.65%。其中,黃埔區新龍鎮未發生亡人事故。
建立“會商、考核、督辦、通報”四項機制
為何迅速取得成效?廣州市主要開展了四個方面工作。廣州市大整治辦建立“會商、考核、督辦、通報”四項機制,每月組織召開點評調度會,每周對全市各區、各街鎮網格管理成效進行考核;固化“精準靶向+問題導向+責任清單”工作模式,采取視頻片形式在每月調度會上曝光交通亂象和痛點難點問題,采取“工作清單”模式,確保各項任務明確目標、明確責任、明確時限;定期向市委、市政府反饋考核及督辦情況,并向全市通報,強化對落實情況的督查督辦,確保大整治工作常態長效推進。3月以來,共印發周考核通報12期、月工作通報3期、責任清單3份、各項工作方案通知19份,全面壓實各職能部門和各區的整治責任。
廣州全市搭建“以11個區為大網格、177個鎮(街)為小網格,以公安機關和各區為主力軍,其他相關單位全面參與”的網格化整治機制,排查梳理全市363個重點路口、184個重點路段及68個交通秩序黑點,確定十大交通秩序亂點、十大嚴管路段、十大事故多發路段和十大重點整治街鎮,每個街鎮、每條道路、每個點位“一點一策”“包干到人”,并通過網格化考核為抓手。
學校周邊交通設施隱患治理率100%
廣州市著力開展聯合整治。開展“泥頭車”專項整治,借力“數字交警”等創新執法新模式,查處“泥頭車”交通違法行為6.6萬宗,同比上升20.5%。開展摩電專項整治行動,查處摩電違法行為51.3萬宗,摩托車闖禁行6870宗,分別上升130.4%、51.9%。著力開展源頭治理。對每一宗亡人交通事故開展深度調查,全面推行亡人事故街鎮領導到場處置機制,及時發現并整改道路隱患178處、企業隱患75家;開展交通運輸企業檢查督導1513家次,依據安全生產法立案查處165宗,同比增長236.7%;對全市499家“黑榜”運輸企業及車輛涉嫌營運違章立案782宗,行政處罰321.7萬元;對121家建筑廢棄物運輸企業共470宗違法案件實施誠信扣分,約談8家扣分超50%的運輸企業。排查3908所學校周邊交通設施隱患,治理率達100%。治理國省道隱患924處,完成市管高速公路217處583塊標志牌分道限速標志安裝改造工作,新建、完善公交港灣站28個。
廣州市在學校、農村、密集型工廠等重點部位推進48個宣傳示范點創建工作,成立公安輔警、保安員、快遞員等7個行業及11個區“廣州街坊”品牌隊伍;全面啟動1371個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勸導交通違法行為。
堅持綜合治理 重點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
近年來,隨著新業態的快速發展,以及受疫情期間特定交通環境的影響,電動自行車數量增幅明顯,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以及亂穿插、闖紅燈、逆行、不戴頭盔等違法行為日漸突出,疊加非機動車道缺失等原因,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呈高發態勢。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全市共發生涉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189宗,死亡24人,同比分別上升56.2%和14.29%,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的治理工作已刻不容緩。
下一階段,廣州交警將圍繞嚴管秩序、嚴防事故、源頭治理、完善設施等工作,進一步深化推進交通大整治,繼續聯合多部門開展綜合治理。針對電動自行車,交警部門重點從嚴查嚴管和優化管理政策兩方面著手:一是堅持嚴查嚴管。依托網格化整治機制和考核抓手,推動屬地政府落實管理責任,層層發動、責任到人,動員全市力量嚴管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
二是推進政策優化調整。前期,在充分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以及社情民意等基礎上,通過相關職能部門反復研究論證,已形成電動自行車管理政策優化調整征求意見稿草案,近期將全面征求公眾意見,充分聽取民意,進一步完善后正式實施。
按計劃完成43個擁堵點安全隱患點治理
據悉,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牽頭負責的14項整治任務中,高速公路分車道限速標志更新置換、重點車輛人員信息共享已完成,其余均按計劃有序推進。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積極推進交通擁堵點、安全隱患點治理。目前,按計劃完成43個擁堵點、安全隱患點的治理,其余點位正在按計劃推進。
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機制,聯合相關部門共同排查治理高速公路隱患89處、國省道隱患957處,新建路口貨車右轉彎內輪差警示區22個。全面完成15條市管高快速公路分車道限速及583塊標志牌更換工作。加強國省道交通安全設施及標志標線排查整改,累計增設、修復安全護欄5486米,新劃、翻新標線4.5萬㎡,整治標志牌1220個,增設急彎陡坡、臨邊臨崖路段警示提醒138處。確定新增“一燈一帶”建設163處、“平安村口”建設1778處等,總投資約2.88億。目前已完成施工圖設計評審,下一步加快推進工程招標、施工等工作。
全面加強占道施工綜合治理。依托日常道路巡查及占道挖掘許可事中事后監管,完成全市占道施工項目摸查,并會同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建立健全協同共治機制,規范占道施工行為。3月以來共巡查里程約16萬公里,發現整改涉路問題1077宗,調查并立案處罰涉路案件23宗。
加強停車場綜合治理。編制發布《廣州市中心六區城市道路臨時泊位設置規劃(2020-2022年)》,組織完成17個停車場共2827個泊位建設;從4月起正式啟用市停車信息開放共享平臺,累計向群眾發布1400家經營性停車場、約66萬個泊位的動態信息。
強化貨運行業源頭安全治理。整治以來累計檢查企業1217家次,發現問題隱患2481個,立案查處185宗,同比增長249.1%。加大貨運源頭治超力度,建立“百噸王”超限超載倒查機制,新建非現場治超監測點33個,累計查處超限超載6043宗,監督卸載8萬噸。完成全市全部4.8萬余輛重型貨車安裝使用智能視頻監控設備工作。
加強新業態行業監管。3月份以來共立案查處“五類車”違章274宗,同比增長30.5%。加強共享單車管理,完成中心六區共享單車總量核定和超額投放車輛清理,對存在違規行為的哈啰單車進行約談和實施罰款處罰,壓實企業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