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住人口十年共增加597.58萬人,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數大幅上升
廣州市發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廣州常住人口呈現出較快增長的態勢,廣州繼續保持全省人口總量第一大市的地位。普查公報中有關人口規模、結構、素質等方面的數據,不僅揭示出廣州市人口的基本狀況和十年來的發展變化,也彰顯了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人口結構優化的進程。
廣州常住人口總負擔系數為27.69%,明顯低于全國的45.9%和全省的37.8%。廣州常住人口紅利黃金期特點依然明顯。
全市非戶籍常住人口937.88萬人,比2010年增長97%,年均增長7%,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達50%,顯示了廣州的強大吸引力。
廣州高校云集,普通高等教育發展迅速,數據顯示,2020年在校大學生規模達130.71萬人,數量居全國城市第一。
廣州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86.19%,相較2010年時提升2.41%,已經超過發達國家城鎮化率水平。
“流量之城”: 常住人口規模擴大顯強大城市吸引力
廣州作為流動人口高度聚集的超大城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市常住人口1867.66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270.08萬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97.58萬人,增長47.05%,年平均增長率為3.93%,比2000-2010年的年平均增速2.48%加快1.45個百分點,年均增速高于全國的0.53%和全省的1.91%。
廣州市常住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幾點:首先是市外流入的常住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經濟發展多元,就業機會眾多,是我國最吸引人才目光、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全市1867.66萬常住人口中,非戶籍常住人口937.88萬人,比2010年增長97%,年均增長7%,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達50%,比2010年提高12個百分點以上,這也意味著每兩個廣州常住人口中,就有一個“過江龍”,其中又有近半數來自于廣東省外??缡辛魅肴丝诓粩嘤咳氩⒙涞匕簿訕窐I,顯示了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強大吸引力。
其次,落戶政策進一步優化吸引了大量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技能人才、留學生等不同層次人才入戶廣州。根據公安部門數據,十年來,廣州市戶籍機械變動人口中,凈遷入人數保持較高水平,凈遷入戶籍人口達98萬人。
再次是國家“單獨二孩”“全面兩孩”生育政策的陸續實施取得了積極成效,使得廣州生育水平有所回升,自然增長人口數量較為穩定。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促使廣州市常住人口保持較快增長。
“育才之城”: 人口素質不斷提升,人才紅利潛力明顯
廣州人口的變化不僅在于“量”的增加,“質”的提升同樣令人驚喜。從受教育程度看,與2010年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數大幅上升,由19228人上升為27277人,高于全國的15467人、全省的15699人;與2010年相比增長41.86%。這與廣州高校云集,普通高等教育發展迅速密切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在校大學生規模達130.71萬人,數量居全國城市第一,是開放、時尚、活力廣州的青春密碼;另一方面,近年來,廣州市積極搭建創業者創造價值、技術人才轉化科研成果的環境與平臺,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1900多家增加到超過120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數連續3年居全國城市第一。越來越多的創業創新人才正帶動廣州城里100多萬在校大學生一起進入人才紅利時代,釋放更加強勁的發展潛力,為廣州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人才支撐和最強大腦。
“活力之城”: 老齡化顯現,但仍處人口紅利黃金期
廣州市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1.4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達7.82%。按照聯合國通用的“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意味著該地區進入老齡化”的標準,廣州已跨入老齡化社會。要看到,人口老齡化是隨著社會進步、醫療條件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普遍提高以后出現的一種必然趨勢。它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老齡人口規模的擴大,將加速“銀發經濟”的發展,有利于養老服務消費市場的形成,既為廣州市養老產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也將為廣州市擴大消費和促進就業提供新的支撐。
另一方面,從多方面情況來看,廣州市目前仍處于人口紅利黃金期。一是全市1867.66萬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占比達13.87%,比2010年提高2.4個百分點,少兒人口占比提升。二是15-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為74.72%,雖比2010年下降4.07個百分點,但勞動適齡人口比重仍保持較高水平。三是廣州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齡為35.4歲,低于全國的38.8歲,總體人口平均年齡正值“當打之年”。四是大量市外流入的青壯年人口“用腳投票”,選擇包容、開放、活力的廣州作為安居樂業的落腳點。按照瑞典1957年生命表人口類型劃分標準(以65歲作為老年起始年齡),人口總負擔系數低于50%為人口紅利期。此次普查結果顯示,廣州常住人口總負擔系數(指0-14歲和65歲及以上人口與15-64歲人口之比)為27.69%,明顯低于全國的45.9%和全省的37.8%。廣州常住人口紅利黃金期特點依然明顯。
“聚能之城”: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85%
普查結果顯示,廣州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86.19%,相較于2010年“六人普”時的83.78%提升了2.41個百分點,已經超過發達國家城鎮化率水平(80%)。
人口城鎮化水平與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較強的正相關。十年間,廣州市城鎮人口比重在已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后仍保持穩定增長,這是全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充分體現,是統籌城鄉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時也說明,一方面大量市外流入人口來穗后主要是集中在城鎮地區,另一方面隨著廣州市社會經濟發展,城鎮規模的擴大和人口數量的增加,也有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工作和生活。同時也要關注到,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廣州在城鎮化推進過程中也要以提升質量為核心,聚焦打造美麗宜居幸福新廣州。
廣州人口“質”的提升令人驚喜
專訪廣州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志雄
羅志雄表示,廣州人口的變化不僅在于“量”的增加,“質”的提升同樣令人驚喜。從受教育程度看,目前,廣州15歲及以上的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數為11.61年,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70年,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3年,與2010年“六人普”相比,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0.77年。受教育狀況的持續改善,既反映出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高中、大學等各級、各類教育取得了積極成效,也折射出廣州市近年來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對更高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吸引力不斷加強。由人口文化素質提升帶來的人才紅利,將為廣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人口既是生產要素,也是消費主體。十年來廣州市人口的分布流動態勢與現階段廣州市的經濟格局協調一致。隨著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布局調整以及地鐵等交通網絡快速發展,相信未來還將帶來人口發展分布的新變化?!绷_志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