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經濟下行壓力,全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努力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結構調整深入推進,經濟發展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
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 8844.31億元,同比增長8.0%,增幅與一季度持平,比全國(6.7%)和全省(7.4%)分別高1.3個和0.6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00.88億元,同比下降1.3%,第二、三次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2723.75億元和6019.68億元,分別增長6.4%和8.9%,三次產業結構為1.14:30.80:68.06。
一、主要指標平穩運行
農業生產基本平穩。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8.74億元,同比下降0.8 %,降幅比一季度(-1.7%)收窄0.9個百分點。農產品產量基本保持穩定,水果產量增長7.1%,但荔枝產量下降31.3%,薯類產量增長4.1%,肉類產量下降6.9%。
工業生產保持穩定。上半年,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9164.51億元和2277.36億元,同比均增長6.8%,比一季度小幅回落0.3個和0.2個百分點,但比1-5月提升0.2個百分點。汽車和電子產品制造業是我市工業保持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增速分別為13.0%和9.3%。
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上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28.24億元,增長13.4%,比一季度回落1.6個百分點,但比1-5月加快1.2個百分點。房地產由于銷售情況良好帶動新開工增加,使房地產開發投資加速,增速為11.1%,比一季度加快9.7個百分點。民間投資較快增長,增速為18.9%。
商品銷售增速提升,社零增速放緩。上半年,受汽車類商品銷售額快速增長帶動,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增長11.1%,比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04.33億元,增長8.4%,比一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
外貿進出口由升轉降。上半年,全市商品進出口總值3896.1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5%,累計增速為年內首次轉降,但降幅低于全國(-3.3%)和全省(-0.9%)。其中出口增長1.6%,進口下降3.8%。
財政稅收加快增長。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0.03億元,增長9.8%(按可比口徑增長11.2%)。稅收總收入2368.56億元,增長6.7%。
客貨運輸增速提升。貨物周轉量、機場貨郵行吞吐量、貨運量、機場旅客吞吐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分別增長14.1%、6.4%、6.3%、5.6%和2.4%,分別比一季度提升0.7-9個百分點。
存貸款增速放緩。6月末銀行業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44424.98億元,增長7.2%;貸款余額28800.87億元,增長9.2%,增速比3月末分別回落4.4個和3.2個百分點。企業直接融資快速增長,全市債券投資達5743億元,增長51.6%;股權及其他投資6892億元,增長52.4%。
消費價格保持基本穩定。上半年我市城市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6%,比一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7%,購進價格(IPI)同比下降5.1%,降幅分別比一季度收窄0.3個和1.3個百分點。
二、新經濟加快成長
圍繞“互聯網+”的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勢頭較好。1-5月,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繼續保持快速擴張態勢,營業收入34.23億元,增長63.1%。上半年,全市限額以上網上商店零售額300.29億元,增長23.9%,比全市社零增速(8.4%)高15.5個百分點。網絡購物帶動快遞業務快速發展,全市快遞業務量12.26億件,增長52.3%。受“提速降費”政策等影響,電信業務總量增長40.6%,比一季度加快2.0個百分點。
新產品增勢良好。上半年,汽車類新產品保持較快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和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分別實現產量1948輛和47.87萬輛,分別增長3.9倍和86.1%。新信息技術類產品中,光電子器件、光纜產量增長分別達2.6倍和40.3%;新材料產品中的鋰離子電池呈成倍增長態勢,產量增長達1.3倍。
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1%和8.3%,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增長12.5%(國家口徑)。與軟件、商務、科技等相關的現代服務業保持快速增長。1-5月,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9.4%和14.7%;研究和試驗發展、體育、衛生等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9.0%、22.6%、18.9%。
新領域投資增長迅速。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投資增勢較好,其中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分別完成投資12.59億元和4.12億元,增長70.9%和1.4倍。服務業投資中,與生產性服務業、文化生活相關的行業投資增長較快。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72.80億元)、教育(57.57億元)、文化體育和娛樂業(23.40億元)投資分別增長2.3倍、95.1%和53.6%。
新型消費加快升級。與居民消費質量提升和品質改善相關行業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升級趨勢明顯。上半年,體育娛樂用品類、化妝品類、日用品類、金銀珠寶類和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9.9%、26.4%、26.3%、21.2%和17.0%。占比達28.5%的汽車類零售額增長5.9%,較一季度提高4.2個百分點。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市場活力
降成本增效益成效顯現。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下降1.1%;資產負債率為52.0%,比上年同期下降1.0個百分點。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0.46億元,增速達20.5%(上年同期為下降11.4%),較全國高14.1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利潤提高、成本下降。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利潤為6.67元,同比提高0.21元;成本為82.14元,同比減少0.41元。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利潤216.10億元,增速達20.4%。
去庫存補短板穩步推行。上半年,我市商品房可售面積逐月減少。其中住宅、商服物業去庫存周期分別約為8.4個月和16.0個月,較去年底分別縮短1.8個月和2.9個月。制定補短板重大工程計劃,通過項目建設補齊創新型經濟、城市建設管理、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短板。在此帶動下,上半年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1.5%,明顯高于全市投資增速。
“雙創”活力逐步釋放。上半年,全市新登記內資市場主體同比增長15.6%;注冊資本(金)同比增長38.0%。創新創業為經濟轉型升級增添新動力,金融、教育、文化體育娛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科技類新設內資市場主體分別增長1.3倍、84.8%、43.4%、34.9%和19.2%。
總的來看,上半年全市經濟發展基本面仍保持良好。但也要看到,國內外環境依然復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下階段,要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重點任務,培育壯大新經濟、新產業,積極探索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繼續擴大有效需求,積極落實釋放政策紅利,強化新的發展動能,全力確保經濟持續健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