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數據發布 > 統計分析

        2010年一季度廣州經濟在低基數上呈現高增長

        • 聽全文
        • 2010-05-17
        • 來源:市統計局
        • 分享到
        • -

          一季度,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逐步好轉,加上去年同期受金融危機影響大部分指標對比基數較低,廣州經濟呈現出生產較快、需求較旺、質量良好、民生改善的特點。但外部經濟環境仍存在著不確定性,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的舉辦將對我市第四季度經濟的正常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經濟持續向好的態勢可能會有所反復。

          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

          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277.79億元,同比增長13.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二、三次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38.94億元、788.89億元和1449.96億元,分別增長2.5%、17.5%和11.7%,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3%、44.1%和55.6%。第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為1.71:34.63:63.66。

          (一)從生產來看,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著力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生產平穩增長;抓好工業生產力骨干項目建設,推動先進制造業高端化發展,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加快建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1.農業生產平穩增長

          一季度,我市實現農業總產值67.43億元,同比增長2.7%。主要農產品產量均有所增長。玉米產量大幅增長53.8%;甘蔗、薯類產量平穩增長,分別增8.2%和6.0%;花卉、蔬菜產量小幅增長,分別增2.7%和1.1%;水果產量微增0.5%。畜牧業和漁業發展形勢良好。生豬出欄量增長4.2%,家禽出欄量增長4.4%,肉類總產量增長5.0%,海水產品產量增長7.5%,淡水產品產量增長3.4%。

          2.工業生產快速增長

          一季度,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80.43億元,同比增長23.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0.0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增長14.7%,重工業增長30.4%。從登記注冊類型來看,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速最快,達30.8%。

          汽車和電子制造業帶動三大支柱產業快速增長。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三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438.94億元,同比增長44.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1.7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完成產值686.47億元,增長63.4%;電子產品制造業完成產值351.61億元,增長61.0%;石油化工制造業完成產值400.86億元,增長12.0%。

          高新技術工業大幅增長。一季度,全市實現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858.79億元,同比增長56.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2.1個百分點。

          出口產品產值較快增長。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產品產值493.00億元,同比增長17.9%(上年同期為下降7.8%)。

          在全國主要城市中,1—2月累計,廣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90.43億元)居第五位,低于上海(4069.86億元)、蘇州(3463.02億元)、天津(2347.97億元)和深圳(2188.06億元),高于北京(1784.54億元)和佛山(1667.23億元)。廣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18.8%)低于天津(45.3%)、蘇州(34.9%)、上海(32.4%)和北京(29.1%)等市,高于佛山(15.3%)和深圳(16.3%)等市。

          3.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一季度,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增幅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63.66%,比上年同期提高1.17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5.60%,拉動全市經濟增長7.6個百分點。金融市場運行平穩。3月末,廣州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為21731.79億元和14507.09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3.8%和4.7%。房地產業較快增長。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合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7.7%和46.6%。貨運交通較大好轉。一季度,全市完成貨運量13095.54萬噸,同比增長8.3%,增幅同比提高5.5個百分點;貨物周轉量545.07億噸千米,同比增長8.3%(上年同期為下降21.9%);港口貨物吞吐量9353.04萬噸,同比增長17.0%(上年同期為下降13.8%);機場貨郵吞吐量33.75萬噸,同比增長36.0%,增幅同比提高32.1個百分點。

          (二)從需求來看,全面加快亞運場館和配套設施建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努力拉動消費需求,消費市場暢旺;積極拓展外部市場,進出口實現大幅增長

          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

          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1.33億元,同比增長38.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9.4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47.39億元,同比增長17.8%(上年同期為下降8.9%)。本年新增固定資產205.65億元,同比增長13.2%。完成投資超億元的項目有67個,其中,南方航空公司購置飛機項目、亞運城及亞運場館工程、廣清高速公路工程、地鐵二八號延長線工程、西江引水工程完成投資額均超過10億元。

          在全國主要城市中,1—2月累計,廣州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2.6%)低于北京(37.3%),高于深圳(8.3%)、蘇州(16.9%)、上海(22.8%)、重慶(24.1%)和天津(32.1%)等市,也高于全國(26.6%,城鎮口徑)和全省(19.0%)平均增速。

          2.消費市場暢旺

          隨著經濟的逐步好轉、擴大內需政策的進一步實施和元旦、春節、情人節的帶動,以及春節前后我市舉辦了“2010廣州迎新年歡樂購物嘉年華”系列擴銷促銷活動,我市消費市場比較暢旺。一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8.69億元(自3月份起統計口徑改變,改為按省統計制度規定的產業活動單位在地口徑),同比增長15.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7.0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分別實現零售額817.00億元和121.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4%和8.3%。在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零售額中,汽車類,石油及制品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中西藥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占到83.43%,同比分別增長25.3%、24.9%、23.9%、20.5%、22.3%和45.2%。隨著全國消費市場的逐步回暖,廣州的商業輻射功能明顯增強。一季度,全市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為3868.74億元,同比增長26.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8.4個百分點。

          在全國主要城市中,1—2月累計,廣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3.33億元)居第三位,低于北京(967.70億元)和上海(957.47億元)。廣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0.2%)高于北京(15.1%)、深圳(16.3%)、上海(17.2%)、蘇州(18.1%)和天津(18.6%)等市,也高于全國(17.9%)和全省(17.2%)平均增速。

          3.進出口實現大幅增長

          一季度,全市實現商品進出口總值223.03億美元,同比增長57.2%(上年同期為下降22.1%)。其中,進口124.20億美元,增長85.2%(上年同期為下降23.3%);出口98.83億美元,增長32.1%(上年同期為下降21.0%)。在出口總值中,一般貿易出口和加工貿易出口分別增長19.0%和38.3%;機電產品出口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增長39.5%和75.2%;對香港、歐盟和美國出口分別增長46.8%、28.7%和28.2%。一季度,我市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81億美元,同比增長3.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0個百分點。

          在全國主要城市中,1—2月累計,廣州市商品出口總值(65.18億美元)低于上海(246.25億美元)、深圳(214.13億美元)、蘇州(202.69億美元)、東莞(86.15億美元)、北京(80.60億美元)和寧波(70.80億美元)等市。廣州市商品出口總值增速(41.1%)高于深圳(8.7%)、北京(10.7%)、上海(25.8%)和東莞(28.0%)等市,低于蘇州(47.1%)和寧波(41.7%)等市,也高于全國(31.4%)和全省(22.1%)平均增速。

          (三)從經濟運行質量來看,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著力減輕企業負擔,工業企業生產效益良好,財政收入大幅增長,消費市場價格溫和上漲

          1.工業企業生產效益良好

          1—2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56.98億元,同比增長33.3%;實現利潤總額109.52億元,同比增長68.1%;虧損面為26.41%,同比下降8.2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下降18.1%。

          2.財政收入大幅增長

          一季度,全市實現一般預算財政收入219.51億元,同比增長41.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8.9個百分點。其中,營業稅、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分別為44.66億元、39.10億元和21.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4%、17.7%和34.5%,合計占一般預算財政收入的47.90%。

          1—2月累計,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廣州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1.48億元)超過天津(151.01億元),躍居第五位,低于上海(577.01億元)、北京(463.32億元)、深圳(195.61億元)和蘇州(171.56億元)。廣州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速(41.3%)高于深圳(15.4%)、蘇州(27.5%)、上海(30.4%)、天津(34.3%)和北京(40.6%)等市,也高于全省(30.5%)平均增速。

          3.消費市場價格溫和上漲

          一季度,我市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升1.7%(上年同期為下降1.6%),其中消費品價格上升2.8%,服務項目價格下降0.6%。從構成居民消費價格的八大類商品和服務來看,呈六升兩降態勢。價格上升的六大類分別為:交通和通訊類上升0.7%、衣著類上升1.4%、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升2.2%、煙酒及用品類上升2.6%、食品類上升2.9%、居住類上升4.9%;價格下降的兩大類分別為: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下降2.1%,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下降2.3%。

          1—2月累計,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廣州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升1.5%,升幅高于北京(0.5%)、上海(1.2%)和深圳(1.3%)等市,低于天津(2.8%)和蘇州(2.1%)等市,也低于全國(2.0%)和全省(1.6%)平均升幅。

          (四)從民生來看,進一步落實惠民利民措施,財政支出繼續向民生傾斜,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

          1.財政支出繼續向民生傾斜

          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落實惠民利民措施,把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作為擴內需、調結構的重點,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季度,我市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支出中用于住房保障的支出同比增長1.2倍,用于醫療衛生的支出同比增長8.3%,用于社會保障和就業的支出同比增長5.0%。

          2.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

          一季度,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951元,同比增長10.4%,增幅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工資性收入為7470元,同比增長9.9%。我市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為4568元,同比增長12.2%,增幅同比回落0.6個百分點。

          經濟運行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對外貿易形勢依然嚴峻

          一是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目前美國一些政要就人民幣升值問題向中國施壓,將對我國出口造成不利影響。二是國際貿易摩擦加劇。2010年以來,美國采取的對我貿易保護措施更是有增無減,明顯顯現出在頻率、強度、手段、內容等方面的升級趨勢。從頻率來看,從去年11月開始,美國商務部就連續做出初步裁定,先后對我出口美國的金屬絲網托盤、油井管、鋼絲層板、禮物盒及包裝絲帶、銅版紙、磷酸鹽、化肥和食品添加劑等商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懲罰性關稅,頻率之高近年來罕見。從強度來看,對我輸美金屬絲網托盤實施的懲罰性關稅上限達到438%;而批準的對價值約27.4億美元的中國產油井管征收10.3%至15.78%的關稅,更是創下美國對華貿易制裁的金額之最。從手段來看,除了過去一直使用的“雙反”調查、知識產權調查等手段外,去年9月的“輪胎特保案”開創了美國對中國貿易遏制的新形式,目前又對中國的柑橘、鞋類和特定紡織品實施特保措施。從內容來看,貿易制裁對象從服裝、鞋帽、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不斷轉向勞動和技術密集并重型的產品。我國在應對貿易摩擦和維護貿易安全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目前美國是我市第三大出口市場,貿易摩擦的加劇必將影響我市出口的增長。

          (二)民營經濟發展薄弱

          一是民營工業增長乏力。一季度,全市完成規模以上民營工業總產值408.36億元,同比增長10.5%,增幅低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12.6個百分點;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3.70%,比上年同期下降0.83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下降1.23個百分點。二是民營投資比重較低。一季度,全市完成民營固定資產投資74.58億元,同比增長17.5%,低于國有投資增速47.8個百分點;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4.31%,低于國有投資比重36.45個百分點。

          (三)通脹壓力加大

          我市居民消費價格自2月份轉降為升后,上升勢頭明顯,2月份升幅達到3.9%,3月份升幅為3.0%,隨著經濟的進一步回升向好,價格上漲的空間較大,通脹壓力加大。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通脹風險:一是成本推動型通脹風險。PPI一般是CPI的先導指標,一旦PPI上漲壓力傳導至CPI,宏觀調控將會面臨壓力。一季度,我市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升7.9%,工業品出廠價格上升2.5%。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環比已連續11個月上升,同比連續4個月上升,且漲幅逐月攀升,1、2、3月份分別上升3.7%、8.4%和11.6%。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的持續上漲加大了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推動CPI上漲的壓力較大。二是需求拉動型通脹風險。與國際和國內經濟復蘇相一致,我市經濟發展保持穩步上升勢頭,尤其是推進城鄉發展綜合配套改革,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加大國民收入調整力度,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將進一步拉動廣州消費,總需求擴張可能拉動物價回升。三是輸入型通脹風險。我市經濟外向度較高,受國際市場影響較為明顯。全球流動性過剩可能將產生全球性通脹威脅,國際市場原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可能將對我市價格造成一定的輸入型影響。四是政策性因素影響的通脹風險。國家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等政策因素以及亞運會的舉辦,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價格總水平上升。五是翹尾因素影響的通脹風險。由于去年價格總水平持續下行,翹尾因素將由負轉正,今年價格總水平將持續回升。

          (四)電力供應緊張

          由于西南旱情持續嚴重,西電輸粵電力供應銳減,而廣東省1/3的用電量由西南供應,廣東用電受到影響。我市已于3月下旬啟動了自2008年年底以來的首輪錯峰用電預警機制。受缺電影響,全市用電日峰段最高缺電量達二三十萬千瓦。在錯峰企業的安排上,我市根據省網的要求重點安排鋼鐵、水泥、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黃磷、鋅冶煉八大行業以及陶瓷、漂染等淘汰類、限制類的高耗能企業以及其它產能過剩的企業錯峰、避峰用電。部分高科技、低耗能的企業的正常生產依然不受影響。而對于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被列為限電對象的小鋼鐵、小水泥、小印染等高耗低效企業,在晚間用電谷期也將一律執行限電措施。電力供應緊張將對部分工業企業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

          全年經濟形勢展望

          從國際來看,世界經濟繼續復蘇,去年第四季度主要發達國家GDP環比止跌回升,今年以來工業生產繼續增長,個人消費需求回升,全球CPI溫和回漲,全球貿易持續回升,失業率出現企穩跡象。目前多種因素繼續支撐世界經濟復蘇。各國推出的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計劃仍將繼續發揮作用。2月份,全球制造業和服務業采購經理指數分別為55.2和52.6,分別連續7個月和6個月處于景氣區間。訂單持續回升,預示投資有望增長。但目前全球經濟并未真正擺脫危機,仍充滿了不確定性,發達國家金融市場遠未恢復,失業率居高不下,產能過剩,通脹預期上升,歐洲債務危機風險等都為全球經濟穩定增長帶來挑戰。

          從國內來看,全國經濟繼續回升向好,工業生產、投資、消費、進出口均保持較快增長,市場價格溫和上升。目前國家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進一步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決定以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重點,全面貫徹實施好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力爭在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

          從我市來看,目前我市經濟與全國的走勢一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我市今年將舉辦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為營造舉辦亞運會的良好城市環境和穩定的社會秩序,將對部分企業采取必要的管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將對我市經濟的正常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

          總體來看,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利大于弊。由于亞運會和亞殘運會在第四季度召開,各項亞運場館建設和改造要求在6月底前完成,從9月30日起所有工程建設將停工,部分工業企業將停產,這些促使企業和建設單位將全年任務向前趕,預計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我市全年經濟運行可能將呈倒U型曲線,上半年經濟將穩步回升,增長速度逐步加快,下半年受亞運會和去年對比基數逐漸提高的影響,增速將會逐步放緩,到第四季度達到全年低谷。

          對策建議

          (一)扶持新興產業發展,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國家創業板將重點扶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航空航天、海洋、先進制造、高技術服務等九大領域企業和其他領域中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成長性強的企業。目前,居民消費結構進一步升級,節能、環保、健康、綠色等概念進一步強化,品牌引力不斷加大。發展以低碳經濟為特征的新興產業將是必然選擇。今后我市應大力扶持生物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及時制定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新興產業發展的投融資體制,大力培育新興產業的市場需求。同時,要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提高產品科技含量,鑄造品牌競爭力。

          (二)進一步促進消費需求,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消費是三大需求中最穩定、最重要的部分,要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必須不斷擴大消費需求。汽車消費、耐用品消費、時尚消費、網絡消費和服務性消費等是成長型和潛力型消費,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的重點。應以促進成長型、潛力型消費為抓手,即通過刺激中高收入居民家庭對較高層次消費的需求來擴大消費。要有效擴大消費需求,還應在關鍵問題上有所突破。一是不斷增加居民收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適當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讓老百姓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二是完善各類社會保障制度,讓居民放心消費。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全社會尤其是農民的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減少人們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要擴大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領域的公共服務,減輕居民個人支付的負擔,讓居民敢于消費、樂于消費。三是加強城鄉統籌發展,提高城市化水平,讓更多的農村人口變為城市人口。

          (三)跟蹤利用國家政策,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將制定四項措施“松綁”民間資本,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推動民營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通過參股、資產收購等多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通過聯合重組等方式進一步壯大實力;建立健全民間投資服務體系,加強服務和指導,為民間投資創造良好環境。我市應緊密跟蹤國家政策,抓住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機遇,大力鼓勵、扶持民營經濟發展,使民營經濟發展空間得到充分釋放。

          (四)加大應對貿易摩擦的工作力度,積極開拓外需市場

          政府和行業協會應組織企業積極應對,重視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產業安全;加強對產業安全問題的研究;形成產業、貿易、財政、貨幣以及外交政策和法律手段的協調機制,將現在救濟手段和政策手段形成合力,從源頭減少貿易摩擦。要積極開拓新興出口市場,努力擴大外部需求,把出口重點放在非洲、南美洲、中東地區和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要調整出口貿易結構,一是努力擴大高新技術產品和名牌產品出口,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二是發展服務貿易,完善推動服務貿易發展的機制。

          (五)努力穩定物價,減緩通脹壓力

          堅持供給保障和監測調控兩手抓,重點穩定農產品、成品油、有色金屬、鋼材等重要原材料價格。拓寬食品供應渠道,健全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防止食品價格大幅震蕩。綜合采取財政、信貸和保險等多種措施,支持糧食、畜牧、蔬菜等主要農產品的生產,促進農業生產穩定發展。加強對重要原材料價格的監控,調控上漲幅度過大的原材料價格。同時,在稅收、政策、融資方面給企業提供更多優惠,緩解企業經營壓力。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在线亚洲v日韩v|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妇女熟BBW|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亚洲 欧洲 视频 伦小说|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综合网美国十次|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 亚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