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保持平穩增長,技術創新力度增強
――10月廣州工業經濟運行簡析
10月份,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積極順應國家宏觀調控,從增強經濟實力入手,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著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全市工業經濟持續平穩增長,經濟效益穩步提高。10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76.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0%;1-10月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546.4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1%。
1. 工業生產運行良好,月度總量持續增加
10月份,在汽車制造業拉動下,全市工業生產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當月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54.50億元,同比增長16.0%。我市規模以上工業月度產值從8月份開始,已連續3個月持續增加(8月619.46億元,9月653.39億元)。1-10月累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748.9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1%,受對比基數逐月擴大的影響,增速比1-9月累計增幅回落0.2個百分點。1-10月累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新增工業總產值900.65億元。
從輕重工看:1-10月累計,重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597.02億元,輕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151.8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4%和10.6%,重工業增速快于輕工業10.8個百分點。重工業所占比重為62.6%,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
從各經濟類型企業看:股份制企業和三資企業增速高于全市增速。1-10月累計,股份制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77.69億元,同比增長19.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三資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896.14億元,同比增長17.2%,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其他企業分別增長14.3%、1.2%、7.1%和10.2%。
在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廣州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生產增長的帶動下,10月份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16.98億元,同比增長33.6%;1-10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769.69億元,同比增長14.3%。
2. 新產品產值快速增長
今年以來,我市工業企業新產品生產快速增長。1-10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達373.22億元,同比增長43.7%,增幅比規模以上工業高26.6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6.5%,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新產品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增長貢獻率達12.9%。1-10月累計,在全市35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23個行業開發了新產品,占全市行業總數的65.7%。新產品產值超過5億元的行業有9個,比上年同期增加1個,這9個行業分別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258.82億元)、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35.57億元)、通用設備制造業(17.71億元)、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11.57億元)、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10.01億元)、橡膠制品業(9.73億元)、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7.42億元)、醫藥制造業(5.66億元)、飲料制造業(5.24億元)。
1-10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689.5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水平。
3. 民營企業增勢良好
今年以來,我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一直以快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水平迅速發展。1-10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58.89億元,同比增長22.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1-10月累計,民營企業增速分別高于股份制企業、三資企業3.0個和5.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18.4%,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1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已是我市工業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
從分行業的數據來看,民營工業企業所涉及的行業已遍及全市35個行業大類中的34個。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實現產值超40億元的行業集中在: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121.13億元)、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103.62億元)、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93.77億元)、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58.23億元)、金屬制品業(51.68億元)、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47.22億元)、農副食品加工業(46.30億元)、非金屬礦物制品業(44.49億元)、紡織業(42.18億元),以上九個行業合計實現工業總產值608.61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產值的70.9%。
民營工業企業在生產發展的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1-9月累計,民營工業企業從業人員達31.31萬人,同比增長4.7%。
4. 汽車制造業帶動作用突出
1-10月累計,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電子產品制造業、石油化工制造業三大支柱產業合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449.9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
在廣州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等汽車制造企業快速增長帶動下,汽車制造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受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去年當月基數較小的影響,10月份全市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05.80億元,同比增長61.6%;汽車制造業完成的總量和速度均居三大支柱產業之首,1-10月累計,汽車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97.71億元,同比增長29.1%,占三大支柱產業總量的36.6%,分別高于電子產品制造業、石油化工制造業9.4個和0.4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生產增速分別高于電子產品制造業、石油化工制造業18.8個和16.2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23.4%,拉動全市工業增長4.0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帶動作用突出。隨著豐田汽車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張,我市汽車制造業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其支柱地位必將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在汽車制造業快速發展拉動下,我市汽車零部件制造業迅猛增長。1-10月累計,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1.37億元,同比增長82.5%。上半年全市產值超5億元的6戶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合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8.39億元,同比增長1.6倍,成為帶動全市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飛速發展的主要動力。
5. 內需是帶動工業增長的主要因素
1-10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為5643.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2%;其中內銷產值4231.64億元,是外銷產值的3.0倍,比上年同期增長16.8%,對全市工業銷售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73.7%,拉動全市工業總銷售產值增長12.7個百分點。在內需增長的拉動下,汽車、鋼材、船舶等一批產品的產量大幅增長,1-10月累計,汽車產量43.41萬輛,同比增長30.6%;鋼材產量464.24萬噸,同比增長19.5%;民用鋼質船舶348275總噸,同比增長70.0%,內需是拉動我市工業增長的主要動力。
6. 出口產品產值增速繼續回落
今年以來,各種貿易壁壘、綠色壁壘、國家調整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均對我市出口生產產生了一定的壓力,對于部分利潤微薄的出口企業來說,出口生產受到了影響。
從今年4月份開始,我市出口生產增速不斷下降,出口生產增速從1-4月累計的28.8%,一直下降到1-9月累計的18.4%,1-10月累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出口產品產值1422.10億元,同比增長17.2%,增幅比1-9月繼續回落1.2個百分點,出口生產增速呈逐步走低的態勢。由于出口增幅回落,出口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由一季度的36.1%下降到三季度的26.0%,1-10月累計更降至24.8%。
7. 企業經濟效益狀況穩步提高
全市工業企業在發展生產的同時,注重提高企業的經濟運行質量,工業經濟效益穩步提高。1―9月累計,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93.78,比上年同期提高10.5點,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5.3個百分點。構成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的7項指標中,總資產貢獻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產負債率(逆指標)、成本費用利潤率低于上年同期,流動資產周轉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產品銷售率則高于上年同期。
1-9月累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 310.8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7%。在全市35個工業行業大類中,贏利的行業有33個,占全市行業總數的94.3%。利潤總額超過10億元的行業有8個,比上年同期多2個,這8個行業分別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95.54億元)、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75.98億元)、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23.02億元)、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21.37億元)、食品制造業(15.27億元)、煙草加工業(14.72億元)、飲料制造業(13.29億元)、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11.67億元),這8大行業共實現利潤270.86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的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