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第三季度我市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景氣指數均比第二季度有所下降,但對國民經濟發展總體的評價維持較快增長。預計第四季度企業景氣將延續平穩運行的態勢,整體經濟呈平穩、快速增長。
一、企業景氣指數微降,企業家信心指數回落
三季度企業景氣調查顯示,在繼續采取綜合措施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累積影響下,全市整體經濟保持平穩、快速增長,企業景氣指數為141.9,環比(本季比上季,下同)下降了1.3點,同比(本季比去年同期,下同)上升2.3點,繼續維持在“高度景氣”區間;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39.3,環比下降了3.5個百分點,同比上升8.4點(見圖1),信心指數從“高度景氣”回落至“中度景氣”區間。調查中有42.9%和53.5%的企業家對廣州市宏觀經濟發展表示“樂觀”和“維持不變”,分別比上季減少3.1個百分點和增加2.8個百分點,預計下季的經濟狀況基本保持不變。企業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有所回升,廣州市經濟形勢仍然比較樂觀。
⒈企業景氣指數略有波動,基本處在“高度景氣”區間。三季度企業生產經營雖然受油價持續走高、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但受惠市場需求的擴大,企業綜合生產經營運行保持平穩,經營者對企業運行狀況評價仍然較為積極,有46.7%認為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環比減少2.1個百分點,同比增加1.0個百分點;認為企業經營狀況維持“不變”有48.5%,環比、同比分別增加2.9個和0.4個百分點;認為企業經營狀況出現“不佳”只有4.8%,環比、同比分別減少0.8個和1.4個百分點;企業景氣指數為141.9,環比回落1.3點,同比上升2.3點,企業綜合生產經營運行在“高度景氣區間”略有波動。
⒉不同行業的企業總體經營運行狀況,環比變動呈“四升四降”。三季度,八大類行業企業景氣指數與上季對比,上升的有四個行業:建筑業為132.7,上升14.9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為155.9,上升14.6點;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為161.6,上升3.8點;社會服務業為135.6,上升0.3點。其中,交通業受道路運輸業和郵政業企業綜合生產經營迅速增長的拉動,整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企業景氣指數三季度數成為歷史最高,同比上升11.0。環比下降的有四個行業:住宿和餐飲業為120.2,下降0.2點;工業為135.6,下降4.1點;批發和零售業為154.5,下降12.0點,影響因素主要來自零售市場商品銷售價格景氣指數轉差所致;房地產業為138.5,下降13.6點,反映了房地產市場升溫減緩。
⒊五大類行業企業家信心指數表現出“高度景氣”,四大類行業環比、同比齊上升。盡管全市企業家信心指數有所回落,但調查的八大類行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均保持在中度景氣區間或以上運行,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五大類行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運行在140.4-175.3之間,表現出“高度景氣”。另四大類行業企業家信心指數,環比和同比分別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批發和零售業為146.7,環比、同比分別上升7.4點、35.0點;房地產業為162.3,環比、同比分別上升10.9點、5.7點;社會服務業為140.4,環比、同比分別上升4.2點、19.8點;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為175.3,環比、同比分別上升21.9點、8.3點。
⒋集體企業和股份有限公司對經濟持續發展有信心。如果按三個季度的指數是否連續同向發展,判斷其經濟走勢的穩定性,則集體企業和股份有限公司從2005年4季開始至本季,已有四個季度的企業家信心指數連續上揚,經濟增長呈穩定發展態勢。集體企業四個季度的信心指數分別為112.8、117.0、119.2、129.8;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為126.6、146.3、150.7、159.1。類似四個季度連續上揚的,還包括按企業規模分組中的中小型企業,信心指數分別為126.5、129.3、130.5、130.8。在按行業分組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煙草制品業,紡織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航空運輸業,倉儲業,軟件業等十幾行業的指數亦有超過三個季度連續出現上揚,表示這些企業家對經濟增長有信心。
⒌部分制造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回落影響較大,市場波動因素不可忽視。在制造業中,部分行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回落,對全市有一定的影響。相關指標對照分析(見表1),顯示影響工業企業家信心指數有所回落的行業,與相關指標存在因果關系:一是與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購進價格漲價相關。十個行業中有六個行業受到漲價沖擊較大的影響;二是部分市場需求增長減緩。十個行業中有五個行業出現生產總量、產品訂貨相應有所減少;三是部分產品削價銷售,因而容易令企業家對市場競爭激烈現象和市場需求產生萎縮跡象引發憂慮。
部分行業企業家信心指數與其他主要指標對照表
表1 (2006年3季度景氣指數比上季增減數) 單位:點
行 業 | 信心指數 | 生產總量 | 產品訂貨 | 產品售價 | 原材料購進價格 |
工業企業總體狀況 | -12.8 | -12.2 | 3.2 | -15.0 | 2.1 |
制造業狀況 | -15.9 | -14.9 | 1.9 | -18.5 | -5.1 |
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 | -15.7 | 60.1 | 41.2 | 35.7 | -19.0 |
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 | -11.2 | 47.1 | -3.0 | -14.0 | -8.8 |
橡膠制品業 | -57.5 | 67.5 | 28.1 | -16.8 | 46.2 |
塑料制品業 | -18.7 | -23.5 | 62.5 | 25.0 | -45.7 |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 | -24.3 | -6.7 | -26.1 | -102.0 | -23.9 |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 | -20.0 | -82.7 | -45.2 | -6.5 | 15.1 |
金屬制品業 | -36.9 | 1.7 | -37.8 | -20.9 | -64.9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9.0 | -6.3 | 0.0 | 17.6 | 20.5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20.6 | 4.4 | 0.0 | 0.0 | -8.8 |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 -45.1 | -95.4 | -21.7 | -37.7 | -19.5 |
二、生產經營主要指標景氣指數顯著上升
三季度,八大企業主要生產經營指標景氣指數整體反映呈良好狀況,與上季對比,有明顯好轉的指標占了六項,兩項轉差指標數據所處的景氣區間維持不變。預計四季度各項指標景氣度仍處良好狀況(見表2)。
八大企業主要生產經營指標景氣指數表
表2 (2006年第3季度) 單位:點
指 標 | 本季數 | 上季數 | 環比 | 同比 | 預計 |
生產(經營)總量 | 135.2 | 138.4 | -3.2 | 3.8 | 124.8 |
盈利(虧損)變化 | 133.9 | 117.1 | 16.8 | 14.7 | 132.1 |
流動資金 | 111.2 | 107.5 | 3.7 | -2.9 | 110.4 |
貨款拖欠 | 106.0 | 107.7 | -1.7 | -5.4 | 113.0 |
勞動力需求 | 122.6 | 109.2 | 13.4 | 2.8 | 112.9 |
固定資產投資 | 126.4 | 115.8 | 10.6 | 5.4 | 114.2 |
產品訂貨量 | 128.3 | 121.4 | 6.9 | 6.4 | 116.6 |
企業融資 | 107.5 | 104.4 | 3.1 | 0.5 | 108.1 |
⒈產品訂貨增加,企業盈利擴大。三季度,企業生產(經營)總量景氣指數為135.2,比上季回落3.2點。其中主要原因是受工業生產(經營)總量景氣指數環比下滑的拖累,影響程度是企業生產(經營)總量景氣指數減少了5.9點,但不足影響全市景氣指數繼續保持在中度景氣區間內。
企業產品訂貨量景氣指數為128.3,比上季上升6.9點,同比上升6.4點。其中受建筑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兩個行業的產品訂貨量增加,一共拉動全市產品訂貨量景氣指數分別比上季和去年同期增加6.8點和3.8點。
企業盈利(虧損)變化景氣指數為133.9,環比、同比分別上升16.8點和14.7點,企業盈利能力明顯好轉。表現出色的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受旺季影響,本季盈利(虧損)變化景氣指數為144.8,創出歷史最高,環比上升85.6點,拉動全市盈利(虧損)變化景氣指數上升11.1點。
⒉用工需求明顯增加,企業投資加快。企業勞動需求景氣指數為122.6,環比、同比分別上升13.4點和2.8點。分行業看,除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勞動需求景氣指數比上季有回落外,其余六個行業用工需求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勞動需求景氣指數為119.3,創出歷史最高,環比上升31.8點,拉動全市勞動需求景氣指數上升4.1點;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勞動需求景氣指數為123.9,環比上升5.8點,拉動全市勞動需求景氣指數上升1.4點;建筑業企業用工需求出現明顯回升,勞動需求景氣指數為125.1,環比、同比分別上升2.6點和23.6點。
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景氣指數為126.4,環比、同比分別上升10.6點和5.4點。其中制造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景氣指數為140,環比和同比分別上升9.5點和5.8點,拉動全市三季度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景氣指數上升3.9點;批發和零售業固定資產投資景氣指數為127.4,創出歷史最高, 環比、同比分別上升34.3點和23.6點,拉動全市三季度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景氣指數上升8.2點。
⒊流動資金緊張狀況有好轉。三季度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狀況略有好轉,但仍然緊張。目前資金籌措困難和貨款相互拖欠仍然是普遍困擾企業經營的棘手問題。三季度全市流動資金景氣指數為111.2,比上季度上升3.7點,比同期回落2.9點。各行業中,建筑業企業流動資金和企業融資景氣指數分別為64.3和79.9,均為歷史最好水平,流動資金環比、同比分別上升7.5點和17.6點,企業融資環比、同比分別上升3.3點和2.4點,但仍處于不景氣區間。說明在建筑業中,企業受貨款拖欠影響的現象仍存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的企業流動資金景氣指數為92.3,也處于不景氣區間,其他六個行業的企業流動資金景氣指數分別落在103.5-116.8之間,處在低度景氣區間。三季度,全市企業貨款拖欠景氣指數為106.0,環比、同比分別回落1.7點和5.4點。說明全市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狀況沒有得到有效改善,仍然是困擾企業經營的問題之一。
三、下季度企業景氣走勢及預測
預計四季度,我市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景氣指數均比三季度有小幅提升。企業家信心指數預計為139.5,比三季度微升;企業景氣指數除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略有回落外,其他七個行業企業有小幅上升,總體企業景氣指數為145.2,比三季度提高3.3點,繼續保持在景氣高位區間。
注:景氣指數大于140為高度景氣,景氣指數在120-140之間為中度景氣,景氣指數在100-120之間為低度景氣,景氣指數小于100為不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