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全市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上半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14.49億元、總產值8867.36億元,分別增長3.7%、2.4%;完成工業投資463.11億元,增長22.7%;其中技改投資129.00億元,增長57.9%。運行特點如下:
一、新動能加快成長。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48.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醫療設備及儀器、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等制造業快速發展,帶動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334.27億元)增長20.6%;IAB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增速高于全市工業增速3.2個百分點。其中智能裝備與機器人增長15.6%、生物醫藥與健康增長6.5%。平板電腦(307.7%)、集成電路(131.1%)、新能源汽車(52.2%)、鋰離子電池(17.3%)等一批新產品產量同比增長15%以上。
二、能源供應業較快增長。全市35個行業“16增19降”。在燃氣(44.7%)、電力(11.5%)行業帶動下,能源供應業增長18.6%,對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貢獻率77.5%,是工業增長的主要拉動力。汽車、石化、電子三大支柱產業產值(4548.45億元)下降2.3%,其中汽車產業受國內汽車消費下滑、去年同期高基數、以及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等多重因素影響,產值同比下降4.6%。
三、轄區工業呈“九增二減”。海珠(37.2%)、荔灣(8.3%)、白云(5.9%)等區在燃氣、煙草、醫藥、通用設備企業帶動下增速居前;黃埔區在一批高技術制造業帶動下增長貢獻最大,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達60.6%;番禺(-18.1%)、從化(-0.3%)兩區受部分汽車企業庫存較大、訂單不足影響下降。
四、企業發展分化明顯。一是規上企業增長好于規下企業。全市規下工業企業(抽樣調查)產值增速低于規上企業2.8個百分點,表明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更大。二是產值百強企業增長好于非百強規上企業。產值百強企業增速高于非百強規上企業增速6.1個百分點。三是產值百強企業分化明顯。58戶增產企業增長17.6%,42戶減產企業下降24.7%。
五、企業效益有所改善。一是企業盈利總體基本平穩,1-5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了5.4個百分點。二是企業資金面有所好轉。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增長6.1%,比去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產成品存貨增長1%,比去年同期回落9.2個百分點;企業負債率為48%,同比下降了1.8個百分點,保持低于全國、全省水平。三是企業產銷銜接良好。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100.2%,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