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市屬及委屬各醫療衛生機構、市屬各工業企業集團:
《廣州市職業病防治“十四五”規劃》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如遇到問題,請徑向我委反映。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年5月31日
?。撓等耍狐S亮云,電話:87601443)
廣州市職業病防治“十四五”規劃
目 錄
一、我市職業健康現狀
(一)職業病防治工作體制機制逐步健全
?。ǘ┞殬I健康監管的制度供給力不斷增強
?。ㄈ┞殬I健康服務機構服務行為不斷規范
?。ㄋ模┲攸c行業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工作深入展開
?。ㄎ澹┞殬I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得到強化
(六)職業病病人救治救助和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ǘ┕ぷ髟瓌t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2、突出重點,精準防控
3、依法治理,源頭防控
4、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三)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
2、具體目標
三、主要任務
?。ㄒ唬┙∪新殬I病防治體系
?。ǘ┥罨殬I病危害源頭治理
(三)強化職業衛生及放射衛生監督執法
(四)加強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和健康促進
(五)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
?。┩七M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
?。ㄆ撸┨岣呗殬I病診治能力
(八)強化職業健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
?。ň牛┘訌娐殬I病防治科研攻關能力
四、保障措施
?。ㄒ唬娀y籌領導,形成共治合力
(二)完善制度規范,推進政策融合
?。ㄈ┳龊媒涃M保障,確保順利實施
?。ㄋ模┐龠M成果共享,加強合作交流
廣州市職業病防治“十四五”規劃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職業健康是人民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關系著廣大勞動者的生命健康、勞動力資源的可持續供給和經濟的綠色發展。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廣東省委、省政府和廣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職業病防治和職業健康工作的決策部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以及《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21-2025年)》《廣東省職業病防治“十四五”規劃》《廣州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結合我市職業病防治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我市職業健康現狀
“十三五”時期,我市職業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狀況持續改善,為做好“十四五”期間職業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ㄒ唬┞殬I病防治工作體制機制逐步健全。
自職業病防治“十三五”規劃實施及職業健康監管職能劃轉衛生部門以來,我市各級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了職業健康工作責任制和工作協調機制,職業健康屬地監管責任逐步強化和落實,職業健康監督執法工作不斷理順,轄區內用人單位工作場所職業健康狀況持續改善,職業病防治知識普及性日益增強,職業健康技術支撐體系日臻完善,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治水平不斷提高,群體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多發勢頭基本得到遏制。
?。ǘ?/strong>職業健康監管的制度供給力不斷增強。
“十三五”期間,根據我市職業病防治特點及順應行政機構改革的要求,修訂完善了《廣州市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 等地方規章。經市政府同意,我市以九部門名義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意見》。為加強疫情期間全市醫療機構的放射衛生工作,組織編寫并印發實施了《廣州市醫療機構新冠肺炎放射診斷感染控制與診療技術規范》等地方標準,有效防止了放射工作場所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
?。ㄈ┞殬I健康服務機構服務行為不斷規范。
我市現有本地注冊成立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和職業健康檢查機構61家,其中,19家為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15家為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27家為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為加強對職業健康服務機構的監管,定期公示和清理已在我市登記的職業健康服務機構名單,每年開展常態化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和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專項執法檢查,有效規范了職業健康服務機構的服務行為。
?。ㄋ模┲攸c行業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工作深入展開。
“十三五”期間,每年冬末春初季節,我市定期組織開展生產使用膠粘劑行業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工作,先后完成了白云、花都兩個區的箱包制鞋行業防范職業中毒攻堅治理。組織開展了礦山、冶金、化工等四大重點行業領域塵毒危害專項治理。成立了廣州市塵肺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推進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
?。ㄎ澹┞殬I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得到強化。
分類分級組織各類職業健康教育培訓,廣泛組織開展了用人單位負責人、職業健康管理人員和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統一組織職業健康騰訊網絡集中培訓班,正式開通職業健康網上培訓系統。創新宣傳模式,先后舉辦了5期職業健康宣傳周活動和4屆職業安全健康文化論壇。制作一批反映職業健康工作的微電影和短視頻投放到地鐵、樓宇宣傳欄、各大電視臺等媒體,通過形象逼真的場景演繹,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
(六)職業病病人救治救助和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
一是修訂實施《廣州市醫療救助辦法》,提高在本市工作期間患職業病,且用人單位已經不存在或者無法確認勞動關系、家庭經濟困難的職業病病人醫療救助待遇;因治療職業病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符合條件的職業病病人可申請其他人員(因病致貧)醫療救助。二是積極擴大工傷保險覆蓋面,穩步提高工傷保險保障水平,推動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實現“六個一”管理模式,即工傷保險在全省范圍內統一基金管理、統一參保范圍和參保對象、統一費率政策和繳費標準、統一待遇支付標準、統一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辦法、統一經辦流程和信息系統。三是積極開展工傷預防工作。堅持預防為主,將職業性噪聲聾、職業性塵肺病、職業中毒等高發職業病行業列為工傷預防重點領域,把減少事故傷害和職業病危害作為工傷預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源頭上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
“十四五”時期,我市職業病防治工作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主要表現在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公共衛生工作,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掛帥,成立了廣州市公共衛生委員會,職業健康工作作為公共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衛生委員會也下設了職業病防治專項小組。各區、各鎮(街)、各村(居)、各有關用人單位也成立了或即將成立相應的公共衛生委員會及職業病防治專項小組,并將9項職業衛生事項納入鎮街行政執法范圍。因此,隨著全市職業健康工作體制機制的進一步健全完善,全市職業病防治和職業健康管理工作將步入一個更新更高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為了滿足勞動者對美好生活期望值的不斷追求,職業健康工作也將遭遇一系列的挑戰和困難:
一是我市存在不同程度職業病危害用人單位的基數仍然較大。中小微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發生群體性職業病危害事件的潛在風險依然存在。
二是基層尤其是鎮街職業健康監管執法人員職責不明確,力量不足,執法水平不高,執法力度疲軟,基層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缺失。
三是隨著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的廣泛應用,新舊職業病危害疊加,工作相關疾病問題日益凸顯,對新時期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戰。
二、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以勞動者健康和安全為中心,全職業人群、全工作周期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深入實施職業健康保護行動,推進職業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全面提升職業病防治水平,有效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促進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ǘ┕ぷ髟瓌t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強化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督促用人單位淘汰落后產能,不斷改善工作場所勞動條件。加快推動衛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務方式從以職業病治療為中心轉變為以促進勞動者健康為中心,強化職業病防治關口前移,構筑保護勞動者職業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力屏障。
2、突出重點,精準防控。全面推行職業健康分級分類監管模式,實行差異化監管。聚焦職業病危害嚴重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病種、重點危害“五個重點”,開展職業病發病用人單位專項整治、重點區域職業病防治專項督導、職業病危害重點行業單位專項治理、職業病患者救治救助“四個行動”,深化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強化職業病危害監測評估,實現精準防控。
3、依法治理,源頭防控。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職業健康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加強職業健康監管和執法水平,以推進健康廣州行動(2020-2030年)—職業健康保護行動為主線,深化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推動職業健康示范企業建設,強化執法懲戒,督促用人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實現用人單位的“本質健康”。
4、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將職業病防治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動員全社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推動壓實職業病防治“四方責任”,即政府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勞動者個體防護責任,多方合力推動提高職業病綜合防治能力和水平。
(三)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25年,全市職業健康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顯著增強,勞動者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職業病危害狀況明顯好轉, 塵肺病、職業性化學中毒等重點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 職業健康監管和執法水平不斷提升,職業病病人救治救助和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與廣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職業病防治監管和技術支撐體系基本形成。
強化屬地管理責任,明確政府領導職責,進一步健全完善市、區、鎮(街)、各有關用人單位的公共衛生委員會及下設的職業病防治專項小組等組織架構建設,協調解決職業病防治工作中跨部門、跨區域的重大問題,推動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壓實職能部門監管責任,建立職業衛生相關部門聯合監督執法機制。建立健全“市-區-鎮(街)”三級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夯實基層網格化職業健康服務基礎。
加強“市-區-鎮(街)”三級職業健康監管和執法力量的能力建設。全面實施職業病危害分類分級監管制度,建立完善職業健康監督執法基礎數據庫,落實監督執法“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制度。其中非煤礦山、冶金建材、交通設備制造、高毒高致病化學品生產使用等重點行業領域用人單位監督檢查覆蓋率達到95%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放射性職業病危害監督檢查覆蓋率達到95%以上,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和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
(3)用人單位主體責任落實情況明顯改善。
堅守職業健康紅線,工業企業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90%以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合格率達到85%以上,重點行業用人單位勞動者防噪聲耳塞或耳罩正確佩戴率達到80%,非醫療衛生機構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率達到90%以上,接觸職業病危害的重點人群職業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職業衛生違法案件查處率100%。
(4)職業病和職業衛生監測能力明顯提高。
夯實市、區、職業健康服務機構三級職業病監測體系,建設市級粉塵、毒物、噪聲、電離輻射等職業病危害工程防護技術中心,承擔粉塵、毒物、噪聲、電離輻射等職業病危害工程防護技術指導等工作,提升市、區兩級職業衛生技術支撐能力,各區疾控中心具備獨立承擔常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含常見放射性危害因素)的檢測能力。各區至少確定1家具備常見職業病危害因素相應的職業健康檢查能力的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職業健康檢查工作。推廣使用廣州市職業健康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職業病和職業衛生的動態監測監管,及時、精準地掌握職業病和職業衛生監測信息。
(5)職業病診斷治療能力進一步增強。
加強職業病診斷能力建設,優化職業病診斷、鑒定流程,提高效率和準確性。依托于市職業病防治院的專業技術支撐,提高全市醫療衛生機構職業病篩查、診療和康復能力。塵肺病患者集中鄉鎮康復服務覆蓋率100%。
(6)職業病病人兜底保障網織密編牢。
繼續推動職業病重點行業企業依法參加工傷保險,加快推動職業病工傷醫療費用聯網結算,加強職業病患者救助、幫扶。勞動者工傷保險參保人數穩步提升,工傷保險待遇穩步提高。
三、主要任務
?。ㄒ唬┙∪新殬I病防治體系。
繼續深化公共衛生體制改革,立足更精準更有效的職業病防控,在理順體制機制、明確功能定位、提升專業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織密防護網、筑牢防火墻,建立起職業病防治“三縱四橫”體系,以滿足新時期職業病防治工作的迫切需要。一是縱向夯實“市-區-鎮(街)”三級職業病防治層級架構,全面監測轄區內的職業健康相關信息,持續加強職業病診療和救治能力,強化市、區兩級職業病防治機構專業技術能力,建立健全我市應對群體性職業病事件、職業中毒和核輻射事故的長效機制。二是橫向動員全社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多政府部門參與的職業病綜合防治工作機制,壓實地方政府的屬地監管責任和職業健康監管部門、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繼續強化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堅守職業健康紅線;廣泛宣傳職業病防治知識和健康工作方式理念,增強勞動者自我保護意識。
(二)深化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在產業轉型升級、標準規范制定、技術升級改造和中小微型企業幫扶方面統籌考慮職業健康工作。組織制定我市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工作規范和放射衛生監督檢查工作指引,督促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控及醫療機構放射衛生防護主體責任,建立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責任自查制度,在有條件的行業或區域推動開展用人單位重點職業病危害因素實時在線日常監測。以粉塵、化學毒物、噪聲和放射等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行業領域為重點,持續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和專項治理。建立中小微型企業職業健康幫扶機制,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聘請專家團隊,技術支撐機構對企業進行精準指導和定點幫扶。實施重點行業領域聽力保護行動,從噪聲危害監測、健康教育培訓、聽力保護指導及效果評估、早期健康篩查、臨床診斷治療等關鍵點預防和控制噪聲危害。加強職業活動中新發職業病危害的辨識評估和防控,開展肌肉骨骼疾患和職業緊張預防等防治行動。住房城鄉建設、交通、司法等部門要主動加強環衛工人、“兩客一?!睆臉I人員以及從事勞動改造服刑人員等重點領域或特殊機構相關人員的職業健康保護。
(三)強化職業衛生及放射衛生監督執法。
修訂完善《廣州市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研究制定《廣州市放射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等一批地方法規標準及規范性文件。按照監管任務與監管力量相匹配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職業健康監管和執法體系建設,充實職業健康監管執法人員力量。強化“市-區-鎮(街)”三級職業健康監管和執法力量的能力建設,明確各級監管執法人員的培訓要求。完善監管和執法方式,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和抽查制度。堅持“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以現場檢查與非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手段,加強對用人單位、醫療機構、職業健康服務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全社會參與監督,提高監管和執法效能。
?。ㄋ模?strong>加強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和健康促進。
大力開展健康廣州行動(2020-2030)-職業健康保護行動。創新職業健康宣傳模式,組織制作職業病防治警示教育視頻、公益宣傳短片和知識普及手冊,廣泛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以及公共交通、公共場所等各種宣傳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健康公益宣傳活動及“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系列活動。將職業人群健康素養納入到公民健康素養監測或重點職業病監測范疇。加強醫療機構重點科室醫務人員的職業病法規、職業病診療知識宣傳培訓,提升臨床醫務人員及時發現、報告疑似職業病和急性職業中毒事件的意識和能力。大力推進健康企業建設,研究制定重點行業領域健康企業建設指南,建設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規范、防護設施完備有效、職業健康文化與實踐突出的健康企業。在礦山、冶金、化工、建材企業和醫療衛生機構、學校、公安、救援、交通運輸等單位,開展“職業健康達人”評選推薦活動,進行重點行業職業人群健康素養監測與干預,有效提升勞動者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水平。探索建設具有廣州特色的職業健康體驗場館。工傷保險基金安排工傷預防費用于職業病預防宣傳培訓。組織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開展工傷預防職業病防治宣傳培訓項目。
?。ㄎ澹┍U蟿趧诱呗殬I健康權益。
做好工傷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社會慈善、商業保險等有效銜接,加強職業病病人的醫療保障,減輕其醫療費用負擔,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對診斷為職業病的勞動者實施分類救治救助,做到“應治盡治”。組織制定出臺我市職業病生活保障指導意見,加強對符合條件的職業病病人生活救濟。持續實施塵肺病等重點職業病工傷保險擴面專項行動,筑牢重點職業病患者的醫療保障體系,探索建立工作相關疾病多元化籌資保障體系,逐步將相關職業人群納入保障范疇,做好各項保障制度的有效銜接,按規定做好相應保障工作。強化勞動關系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依法維護勞動者職業健康合法權益。
(六)推進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
結合“數字政府”建設,強力推進我市“互聯網+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大力推進廣州市職業衛生健康信息系統的開發和使用,實現職業病危害申報、職業病與職業病危害監測與預警、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報告管理、職業衛生監督執法、應急救援與事故調查處理等信息的全面覆蓋。充分整合現有的系統和數據資源,加快與省相關業務系統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市場監管、醫保、發展改革、稅務、工業和信息化等相關職能部門系統間數據共享和互聯互通。鼓勵用人單位加強職業健康信息化建設,提升自身職業健康管理水平。建設職業病危害因素數據庫與綜合查詢系統,建立健全用人單位職業健康信息及風險評估基礎數據庫,加強數據綜合分析和應用。
?。ㄆ撸┨岣呗殬I病診治能力。
統一組織制定我市的職業病臨床診療規范,建立職業病??婆嘤柣?。繼續創新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模式,全面加強公立醫院職業病診療和救治能力建設,將職業病診斷、救治等職業病防治相關知識納入全科醫生及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內容,提高全市醫療衛生機構職業病篩查、診療和康復能力。建立職業衛生專業技術機構、綜合和??漆t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四位一體”的重大職業病防控機制,鼓勵和引導各級醫療機構參與職業健康檢查等工作,實現醫防協同、雙向結合。各區至少確定1家醫療衛生機構承擔本轄區的職業健康檢查工作。
?。ò耍娀殬I健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
強化市級支撐能力建設,將市職業病防治院建成職業病預防和臨床診療水平全省領先,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業務全面的高水平職業病三甲專科醫院,市疾控中心完成核醫學與放療設備檢測項目的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擴項,進一步提升放射衛生檢測技術能力。制定區疾控中心的職業健康技術能力提升計劃,加強場所設備和人才隊伍建設,依托市職業病防治院,完善職業健康人才“傳幫帶”培養體系,定期對區疾控中心職業健康檢測評價人員進行實操培訓,盡快提升常見職業病危害因素采樣、檢測能力,逐步實現以自身能力承接重點職業病監測、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放射衛生監測等工作任務,充分提升區疾控中心在職業病防治工作中的技術支撐作用。實現職業病防治服務網絡的末端延伸,將重點職業病監測、突發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職業健康宣傳教育與健康促進等納入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市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兩個質控中心作用,加強對我市各職業健康服務機構的日常管理和質量考核。制定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違規不良行為記分管理制度,對存在違規不良行為嚴重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實施重點監管。
(九)加強職業病防治科研攻關能力。
推動將職業健康關鍵技術、重大項目納入市科技計劃。針對本市粉塵、化學毒物、噪聲等傳統職業病危害和新工業新技術新材料應用帶來的新健康風險引發的職業病防治問題,通過加強職業健康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建設,緊密圍繞職業健康大數據的風險評估和預警、有機溶劑中毒和塵肺病、噪聲聾、工作相關肌肉骨骼疾患等重點領域加強科學技術攻關,以突破制約職業健康工作發展的核心技術,推動實現職業健康治理能力提升與現代化為目標,組織優勢力量和資源開展攻關研究,形成一批可推廣應用的先進技術成果。完善職業病防治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支持先進技術成果的產業化和示范應用,建設一批職業病危害治理示范工程,推動開展職業性肌肉骨骼疾患等新的職業健康損害防治試點示范,全面提升職業健康工作創新能力與技術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統籌領導,形成共治合力。
各級各部門應強化組織領導,將職業健康各項工作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同步規劃、同時部署、協同推進,按照“管行業必須管職業健康”的要求,明確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壓實職能部門監管職責,嚴肅責任追究制度。要將職業病防治工作落實情況納入到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評價體系,加大考核權重。充分發揮市、區兩級公共衛生與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領導和協調推動作用,落實衛生健康、發展改革、教育、科技、工業和信息化、民政、司法、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商務、應急管理、國資、市場監管、廣播電視、醫保、總工會等部門和單位責任,加強聯防聯控,形成聯席機制和監管工作合力。健全完善市、區兩級職業病防治議事協調機制,加強對轄區內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解決職業病防治工作中跨部門、跨地區問題,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積極引導相關協會、學會和有關組織加強行業自律,支持參與職業健康標準制修訂、科研攻關和技術咨詢服務等活動。
?。ǘ┩晟浦贫纫幏叮七M政策融合。
在全面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等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推進我市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職業病防治規章制度的制定,修訂、完善現行的地方性法規標準和行政規范性文件,繼續加強對職業健康法規標準規范的宣傳、貫徹和效果評估。要把職業健康工作納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公共衛生體系改革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工作,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協同推進和實施。綜合運用行政、金融、稅收、保險等政策措施,在項目建設、政策支持、資金保障和費率優惠等方面,調動用人單位做好職業健康工作的積極性。
?。ㄈ┳龊媒涃M保障,確保順利實施。
各級政府要建立穩定的職業健康事業投入機制,根據職業病防治形勢,合理投入工作經費,繼續強化財政資金使用的考核工作,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做到“花錢必見效,無效必問責”,確保職業病防治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按計劃順利完成。繼續發揮工傷保險基金在職業病預防、診療和康復中的作用。鼓勵建立多元化的資金籌措機制。督促用人單位制定職業病防治專用經費計劃,保障各項職業病防治經費的支出。
?。ㄋ模┐龠M成果共享,加強合作交流。
堅持開放共享,合作共贏,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職業健康協同發展。有序推動職業健康工作融入“全球治理”與“一帶一路”相關政策。充分利用現有多雙邊合作機制,加強與相關國際、區域性組織和機構的職業健康交流合作,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交流合作格局,提升職業健康交流合作水平。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職業健康發展理念、法規政策、技術標準等的對話交流,推動提升職業健康工作國際化視野水平。
各區要結合工作實際研究制定轄區職業病防治規劃,明確階段性目標、任務和工作分工。要于2023 年 12 月上旬前組織規劃實施的中期評估和區域職業健康風險評估;2025 年11月底前組織規劃實施的終期評估。要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確保規劃目標和任務按進度完成。
附表:1. “十四五”時期全市職業病防治主要指標
2.“十四五”時期全市職業病防治重大行動
附表1
“十四五”時期全市職業病防治主要指標
附表2
“十四五”時期全市職業病防治重大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