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規公文

        已被修改 廣州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

        • 2009-10-01
        • 來源: 市政府辦公廳 本網
        • 分享到
        • -
        本規章已修訂 請點擊閱讀最新版本

        廣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20號

            《廣州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已經2009年3月2日市政府第13屆72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以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長 張廣寧
        二○○九年八月十二日


        廣州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本市社會保障卡的使用和管理,維護持卡人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社會保障卡,是指市政府面向社會發放用于辦理個人社會事務,享受社會保障及其他社會公共服務的電子身份憑證。

            第三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社會保障卡的申領、發放、使用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社會保障卡的發放對象為本市戶籍人員以及依法享受本市社會保障及其他公共服務的非本市戶籍人員。

            第五條  市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社會保障卡信息系統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監督和協調社會保障卡的應用,組織實施本辦法。

            第六條  市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受市信息化主管部門的委托,負責社會保障卡的申領受理、制作、發放以及服務網點的管理等工作,并就卡的應用提供業務指導。

            第七條  各區、縣級市、鎮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應當配合做好社會保障卡的申領受理和發放工作。

        第二章  社會保障卡的使用

            第八條  勞動保障、人事、民政、衛生、教育、交通、公安、司法行政、人口與計劃生育、住房保障、殘疾人保障、公積金管理等相關業務部門,應當在其提供公共服務時應用社會保障卡。

            第九條  相關業務部門應當將其依職權采集和更新的與社會保障卡有關的信息依法及時、準確、完整地向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無償提供,并與其他業務部門實行共享。

            第十條  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和相關業務部門應當采取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保護持卡人的個人隱私,確保社會保障卡的使用安全。

            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和相關業務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依法使用與社會保障卡有關的信息,未經持卡人同意,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第十一條  社會保障卡的制作、應用應當符合行業和地方的標準和技術規范。

            第十二條  社會保障卡記錄的個人信息包括視讀信息和機讀信息。

            社會保障卡的視讀信息包括卡號、持卡人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民族、個人相片等基本信息。

            社會保障卡的機讀信息包括持卡人基本信息、和持卡人在社會保障卡各應用領域中的相關管理和應用信息。

            第十三條  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和相關業務部門應當在服務場所或者政府網站公示社會保障卡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方法,免費提供服務手冊。

            第十四條  社會保障卡只限持卡人本人使用。持卡人應當妥善保管社會保障卡及其密碼。

            第十五條  持卡人可憑卡申請查詢卡內信息和相關業務部門提供的其他信息,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和相關業務部門應當依照政府信息公開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向持卡人提供查詢服務。

            持卡人認為上述信息記錄不準確的,可以依照政府信息公開的相關法規、規章的規定向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或者相關業務部門申請更正。

            第十六條  持卡人不滿16周歲的,社會保障卡的有效期為6年;持卡人已滿16周歲不滿26周歲的,社會保障卡的有效期為10年;持卡人已滿26周歲不滿60周歲的,社會保障卡的有效期為20年;持卡人年滿60周歲的,社會保障卡長期有效。

        第三章  社會保障卡的申領、掛失和注銷

            第十七條  申領社會保障卡,申請人應當填寫申領登記表,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相片、聯系電話和通訊地址。

            第十八條  持卡人應當自社會保障卡有效期屆滿之前30曰內到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服務網點申請換領新卡。

            第十九條  社會保障卡卡面污損、殘缺不能辨認,或者芯片損壞不能在讀卡設備上讀寫的,持卡人應當到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服務網點換領新卡。

            第二十條  持卡人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民族等基本信息依法變更后,應當到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服務網點換領新卡。

            第二十一條  持卡人遺失社會保障卡的,應當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服務網點辦理書面掛失手續;不能辦理書面掛失的,可以通過電話方式申請掛失。通過電話方式申請掛失時,應當提供持卡人姓名、公民身份號碼、聯系電話等相關信息。

            第二十二條  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應當在受理掛失申請后1小時內通知相關業務部門。相關業務部門應當在接到通知后4小時內凍結該卡的使用。

            第二十三條  持卡人辦理掛失手續后,可以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服務網點辦理解除掛失手續。

            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應當在受理解除掛失申請后1小時內通知相關業務部門。相關業務部門應當在接到通知后4小時內解除對該卡的凍結。

            第二十四條  持卡人遺失社會保障卡申請補領新卡的,自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服務網點受理補領申請之時起,原社會保障卡自動失效。

            第二十五條  持卡人因死亡、出國定居等原因被公安機關注銷戶籍依法不應繼續享受本市社會保障及其他社會公共服務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注銷戶籍之日起7日內告知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應當在獲悉戶籍注銷信息、后7日內注銷持卡人的社會保障卡,并將注銷社會保障卡的信息告知相關業務部門。

            第二十六條  申請人初次申領社會保障卡的,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應當在受理申請后30日內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發放社會保障卡。

            持卡人申請換領或者補領社會保障卡的,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應當在受理申請后7日內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發放新卡。

            第二十七條  申請人領取社會保障卡需依法繳納工本費,在領卡1年內因質量問題影響使用而換領的除外。

            社會保障卡工本費收費標準,按照物價主管部門和財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持卡人換領或者補領社會保障卡期間,各相關業務部門應當采取補救措施,保障持卡人辦理個人相關社會事務的基本需求,具體補救措施由各相關業務部門另行制定。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或者相關業務部門在社會保障卡的發放、應用等管理過程中有違法行為的,可以向監察機關、上級行政機關或者市信息化主管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調查處理。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或者相關業務部門在社會保障卡的發放、應用等管理過程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十條  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監察機關或者市信息化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履行發卡職責的;

            (二)違法收取費用的;

            (三)違法使用社會保障卡相關個人信息的;

            (四)未依法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造成個人隱私受侵害的。

            第三十一條  社會保障卡相關業務部門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監察機關、上級行政機關或者市信息化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無正當理由拒絕使用社會保障卡辦理業務的;

            (二)違法使用社會保障卡相關個人信息的;

            (三)未依法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造成個人隱私受侵害的。

            第三十二條  社會保障卡經辦機構、相關業務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社會保障卡的發放和管理過程中紿持卡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

            第三十三條  冒領、冒用、盜用他人社會保障卡的,由相關業務部門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偽造、變造或者買賣社會保障卡,以及使用或者買賣偽造、變造的社會保障卡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追究其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施行后,本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和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不再發放用于辦理個人社會事務、享受社會保障等社會公共服務的其他電子身份憑證;已經發放的,應當逐步納入社會保障卡體系。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主題詞:民政  社會保障  信息  命令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新聞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亚洲第一AAAAA片|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