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辦函〔2012〕171號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州市應急知識宣教培訓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市應急委成員單位,市紅十字會:
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州市應急知識宣教培訓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遇到問題,請徑向市應急辦、市紅十字會反映。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2年12月10日
廣州市應急知識宣教培訓工作方案
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25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紅十字會關于加強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意見的通知》(粵辦函〔2012〕290號)的精神,為加強應急知識宣教培訓,提高市民群眾應急技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輕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借鑒兄弟城市的經驗和做法,9月24日,經市領導同意,市應急辦與市紅十字會就強化廣州市市民群眾應急救護知識科普及宣教培訓工作(以下簡稱應急救護知識宣教服務)簽定了服務合同。為方便合同執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在全市組織開展應急知識宣教普及工作,增強市民自救互救意識和技能,降低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構建平安廣州、和諧廣州、文明廣州、幸福廣州作出貢獻。
二、組織領導
(一)成立廣州市應急知識宣教培訓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
組 長:鄧慶彪 市應急辦主任
歐陽炳惠 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
副 組 長:肖洪勝 市紅十字會辦公室主任
領導小組成員由市應急辦、市紅十字會、市教育局、市公安消防局、團市委,各區、縣級市政府等單位的有關負責同志擔任。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統一領導、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組織推動全市應急知識宣教培訓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紅十字培訓中心。各區、縣級市相應成立工作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本轄區應急知識宣教培訓工作。
(二)職責分工。
市應急辦:負責協調各區、縣級市和市各有關部門對應急知識宣教培訓工作給予支持和配合。
市紅十字會:負責對本市應急救護培訓工作進行指導和督查。
市教育局:負責組織全市大中小學以及幼兒園衛生老師培訓的組織工作。
市公安消防局(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負責組織公安消防人員的培訓工作。
團市委:負責組織應急志愿者的培訓工作。
各區、縣級市政府:負責組織基層信息報告員的培訓工作以及市民普及性宣教工作。
市紅十字培訓中心負責制訂具體的培訓任務方案,建立完善的師資管理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編寫應急知識培訓教材,健全應急救護員培訓考試與考核標準,向考核合格人員頒發急救員證。
市教育局、公安消防局,團市委,各區、縣級市政府負責提供培訓場地、組織培訓人員,市紅十字培訓中心負責培訓師資、教材等其他工作。
三、工作步驟
(一)準備工作階段(2012年11月下旬以前)。制發應急知識宣教培訓工作方案和具體實施方案等文件。各有關部門,各區、縣級市制訂培訓計劃,落實培訓場地,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
(二)全面開展階段(2012年12月初至2013年9月底)。
分兩期進行。
第一期:2012年12月初至2013年3月底,主要開展大中小學以及幼兒園衛生老師、公安消防(應急救援)戰斗員、應急志愿者、基層信息報告員培訓。
第二期:2013年4月初至2013年9月底,主要開展市民普及性宣教。
(三)檢查驗收階段(2013年10月)。
市應急辦會同有關單位對全市整體宣教培訓工作進行驗收、評估、總結。
四、培訓工作
依據條塊結合的原則,在市領導小組統一組織下,以區、縣級市和市級部門為單位進行培訓的組織、落實工作。
(一)急救員認證培訓。
1.內容和形式。培訓內容包括救護新概念、心肺復蘇、體外自動除顫的使用、呼吸道異物阻塞的排除、創傷救護基本技能(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及安全搬運)、常見急癥現場處理、突發事件和意外情況現場應對等。采取理論知識講授與救護技能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形式集中授課,考核通過后頒發急救員證。
2.參加范圍。
(1)全市大中小學以及幼兒園衛生老師;
(2)公安消防(應急救援)戰斗員;
(3)應急志愿者;
(4)基層信息報告員。
(二)市民普及性宣教。
1.內容和形式。主要內容包括心肺復蘇知識、外傷的現場救護、常見急癥的現場處理、突發事件和意外情況現場避險逃生與自救互救等。以社區市民應急知識課和中小學健康教育課為陣地,采取分期分批舉辦講座或網上在線學習等方式進行。
2.參加范圍。主要針對社區居委會、居民代表、中小學生等,由各區、縣級市政府統籌安排。
五、宣傳工作
(一)集中性宣傳活動。利用“世界急救日”、“防災減災日”、“世界紅十字日”、“應對法實施周年紀念日”等時點開展群眾性主題宣傳活動,在公園、廣場等場所設置宣傳站點,擺放急救教學器材,發放宣傳氣球、卡通貼紙和知識手冊等。
(二)媒體宣傳平臺。依托各大媒體、地鐵海報、廣場屏幕、車載移動傳媒等載體,投放公益廣告,傳播救護知識。同時與防震減災、消防安全等宣傳教育相結合,開設應急宣教窗口,宣傳成功施救案例,提高社會的知曉率與參與度。
(三)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通過遠程教育、軍訓、應急避險演練、發放急救手冊等方式,強化應急避險理念與自救互救技能,培養青少年成為傳播急救知識的家庭信使,防范意外事件給社會帶來的傷害。
(四)健康培訓走進大學校園。結合紅十字健康培訓進校園服務項目,通過論壇講座、志愿者培訓等形式教授應急知識,在全市大學校園內建立生命健康安全科普宣教體系。
(五)全民普及性宣教。積極推進應急知識進社區、進農村活動,充分利用活動室、文化廣場、宣傳欄等場所設施,通過免費授課、免費實踐的公益性授課模式吸引群眾參與。依托全市志愿者服務隊力量,立足各自系統、行業和單位,廣泛開展應急知識的傳播和普及。
六、項目經費
培訓費用約60萬元,在市應急管理專家活動與管理經費中支付。
七、總體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應急知識宣教培訓工作是一項以人為本的民心工程,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區、縣級市要按照本實施方案,建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完善機制,廣泛發動,積極推進,將應急知識宣教工作落到實處。
(二)精心組織,落實責任。各區、縣級市及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按照任務分工,制定措施,分解任務,將具體工作落實到單位,明確到個人。要精心組織安排,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要加大社會宣傳力度,爭取社會各方積極參與。
(三)密切配合,加強協調。各級各部門要把應急知識培訓工作納入本單位培訓工作之中,合理安排培訓批次、培訓時間。要結合實際工作需要,針對不同人群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應急知識普及宣傳,組織動員社會各方積極參與,形成齊抓共訓的整體合力。
(四)強化督查,扎實推進。市和區、縣級市紅十字會,市和區、縣級市應急辦及各有關單位要切實履行職責,扎實推進工作;要加強對應急知識宣教培訓工作實施情況分階段的檢查督導,總結經驗,定期通報情況,宣傳先進典型;要嚴格實行統計報表制度,從2013年開始,每月1日前,市紅十字培訓中心要會同有關部門將上月工作進展情況報市應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