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規公文

        印發2011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計劃的通知

        • 2011-02-25
        • 來源: 本網
        • 分享到
        • -

        穗府辦〔2011〕6號

        印發2011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計劃的通知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市應急委成員單位:

          《2011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計劃》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各地、各單位要按照《2011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計劃》要求,弘揚亞運精神,認真總結經驗,結合工作實際,細化工作計劃和貫徹措施,狠抓落實,進一步推進我市應急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2011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計劃

          2011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總結弘揚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期間應急管理的寶貴經驗,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預防為主,加強應急知識科普宣教培訓工作,加快推進政府綜合應急平臺和各種應急設施建設,完善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提升基層應急工作水平,全面提高我市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為建設和諧廣州、幸福廣州作出更大的貢獻。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一)制定應急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認真完成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一五”規劃評估工作;抓緊編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全力以赴組織實施。

          (二)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建立應急委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推進各專項應急指揮機構、區(縣級市)、街(鎮)、社區(村)應急管理辦事機構建設,充實工作人員,完善工作制度。

          (三)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加強對突發事件危險源、危險區域的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完善動態監控機制;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突發事件會商評估分析會,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預見性和前瞻性;依托突發事件信息發布專用號碼,完善突發事件信息發布機制,提高公眾的知情度、參與度。

          (四)深化應急管理法制建設。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廣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制定政府規章《廣州市突發事件危險源和危險區域管理規定》,積極推進各項配套制度建設。

          二、提高應急預案的編制和管理水平

          (一)繼續加強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按照國務院應急辦應急演練操作指南要求,規范全市各類應急演練,推廣應急預案桌面演練和“雙盲”演練,提高應急預案的演練率和演練成效。

          (二)加強對重點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編制和演練的督查。

          (三)加強重大活動的應急管理,完善重大活動應急預案備案機制。

          三、加快推進應急平臺體系建設

          (一)加快應急平臺建設進度。重點推進市政府綜合應急指揮平臺1期工程建設,2011年底前實現與省、區(縣級市)、市有關部門應急平臺互聯互通;積極推動區(縣級市)建設和完善政府綜合應急指揮平臺。

          (二)加強應急平臺數據庫建設。以“兩網十庫”為基礎,統一數據報送標準,加強相關人員培訓,及時充實、更新應急平臺數據庫。

          (三)建立應急平臺管理制度。根據省應急平臺管理制度,結合我市工作實際,研究制訂我市應急平臺管理制度。

          四、提高值守和信息報送水平

          (一)加強值班室建設。進一步完善各區(縣級市)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值班制度建設;加強對市應急委成員單位、區(縣級市)政府值班室工作的指導,安排值班人員到市政府總值班室跟班學習;進一步健全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值班室的設置;嚴格落實鎮(街)、居(村)委會專人24小時值班制度。

          (二)提升突發事件信息報送水平。繼續拓寬信息渠道,提高突發事件信息報送時效。加強研判,提高突發事件信息報送質量。定期通報各區(縣級市)、各有關單位信息報送情況,深入剖析存在問題,有效防止突發事件信息遲報、謊報、瞞報、漏報。

          五、進一步推進基層應急管理工作

          (一)繼續深化應急管理“五個一”工程建設。深入推廣“五個一”示范單位經驗,全面提升基層應急管理水平;積極推進第二批應急管理“五個一”工程示范單位評審、掛牌;打造1至2個省級應急管理示范區(縣級市)。

          (二)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完善綜合應急救援隊伍管理制度、落實裝備投入、狠抓隊伍培訓,提高隊伍的綜合救援能力;加強對街(鎮)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指導;開展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與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聯合培訓、聯合演練,提高合成應急、協同應急能力;強化基層應急志愿者的培訓和管理,提高應急能力。

          六、深入開展應急知識科普宣教培訓工作

          (一)創新科普宣教形式。制作應急知識宣傳短片,借助廣州電視臺、氣象頻道、政府門戶網站、部門網站以及公交車、出租車、地鐵公共視頻等平臺開展宣教;拓寬應急管理科普宣教渠道,建設全市應急管理工作網站,豐富宣教內容和形式,擴大覆蓋面。

          (二)全面開展應急管理培訓工作。市應急辦牽頭會同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團市委等部門共同做好領導干部、應急管理工作人員、應急志愿者、信息報告員、綜合應急救援隊伍等的分類培訓工作;組建應急知識科普宣教團。

          七、加強應急保障體系建設

          (一)加快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進一步摸清全市應急物資儲備底數,科學確定儲備品種和規模,納入市政府綜合應急指揮平臺,實行動態管理,建立高效調運機制;建立特殊應急物資的生產能力儲備體系。

          (二)加大應急設施建設力度。加大突發事件監測設施、設備的投入,完善監測網絡;加強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平臺建設,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等媒介和技術手段,擴大預警信息覆蓋范圍;制訂應急避難場所建設規劃指導意見,依托廣場、綠地、公園、學校、體育館等公共設施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完善相關設施,落實責任單位專門管理。

          (三)研究設置應急救援專項儲備金,完善應急救援專項資金使用、審核和支付管理。

          (四)加強應急救援裝備建設,保障應急救援所需裝備配置和正常使用。

          八、加大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力度

          (一)加強應急管理專家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為應急管理專家參與應急管理工作創造良好的氛圍;完善應急管理專家參與我市應急管理工作的機制;做好應急管理專家換屆工作。

          (二)加強應急管理與技術研究。籌建市應急管理學會,搭建應急管理與技術研究的平臺,與市科技部門合作開展科研課題研究;加強與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在技術裝備、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等方面的合作。

          九、完善應急管理工作目標考核、督查

          (一)健全考核體系。根據省應急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出臺情況,研究制訂《廣州市應急管理工作考核辦法》,每年對各級政府應急管理工作進行考核。

          (二)強化應急管理督查。結合貫徹落實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及相關配套制度的專項檢查,加大應急管理工作督查力度,對各區(縣級市)、市應急委成員單位進行應急管理工作檢查,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加強值守檢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方式,對各區(縣級市)、各有關單位值守工作進行督查,確保值守到位、信息暢通。

          十、加強應急管理合作交流

          (一)加強與國內外城市的合作交流。適時組織應急管理人員隊伍,到國內外城市學習借鑒應急管理先進經驗。

          (二)完善應急管理區域合作機制。結合《廣州市貫徹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工作方案》,強化廣佛同城、毗鄰城市和珠三角地區九城市應急聯動機制,加強在信息共享、共同應對跨區域突發事件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

            主題詞:經濟管理 應急 通知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 2011年2月28日印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新聞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ZZIJZZIJ亚洲日本少妇JIZJIZ|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欧美亚洲国产SUV|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