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規公文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州市調處行政區域邊界糾紛應急預案的通知

        • 2014-07-28
        • 來源: 市府辦公廳
        • 分享到
        • -
        穗府辦〔2014〕42號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州市調處行政區域邊界糾紛應急預案的通知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市應急委成員單位:

          《廣州市調處行政區域邊界糾紛應急預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廣州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認真組織實施。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7月28日

        廣州市調處行政區域邊界糾紛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建立健全本市應對行政區域邊界(以下簡稱邊界)糾紛調處應急機制,規范邊界糾紛爭議處理行為,迅速、有序、高效、妥善解決糾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制定本預案。

          1.2 編制依據

          根據《行政區域邊界爭議處理條例》、《行政區域界線管理條例》及中央綜治辦等部門《關于開展平安邊界建設的意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廣東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廣州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行政法規及有關規定編制。

          1.3 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切實履行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鞏固勘界成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邊界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2)居安思危,預防為主。堅持“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理得好”的原則,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強憂患意識,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做好應對邊界糾紛的各項準備工作。

          (3)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實行市政府統一領導下的分部門、分級負責制,各級政府、各部門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積極履行職責,認真調處邊界糾紛。

          1.4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因邊界糾紛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本預案所稱邊界糾紛,是指對行政區域界線不清或實地位置認定不一致、邊界資源權屬管理不清等引發的爭議。

          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全市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組織指揮體系由市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指揮部)、各區(縣級市)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機構組成。

          2.1 市指揮部及職責

          2.1.1 市指揮部組成

          總指揮: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長。

          副總指揮:協助分管民政工作的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民政局局長、市應急辦主任。

          成員:市委宣傳部、維穩辦,市信訪局,市民政局、應急辦、公安局、國土房管局、規劃局、水務局、農業局(海洋漁業局)、衛生局、林業和園林局分管領導。

          2.1.2 市指揮部職責

          (1)根據邊界糾紛發展態勢和市指揮部辦公室的建議,決定啟動和終止預案。

          (2)統一領導、指揮全市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

          (3)審定邊界糾紛調處應急處理方案。

          (4)協調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能范圍做好相應工作。

          (5)及時向市政府、省政府報告事態變化情況,落實上級領導下達的指令。

          2.2 市指揮部辦公室及職責

          市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設在市民政局。市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由市民政局分管區劃工作的領導擔任,成員由市指揮部成員單位的相關人員組成。主要職責:

          (1)負責全市邊界糾紛情況收集和排查分析,及時發現并上報邊界糾紛情況,提出處置方案,報市指揮部審批后組織實施。

          (2)按照市指揮部指示,組織、協調市指揮部成員單位和相關區(縣級市)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機構開展應急工作。

          (3)根據邊界糾紛發展態勢及其調處情況,及時向市指揮部提出工作建議。

          (4)在邊界糾紛事態穩定后,組織、協調有關各方進一步做好邊界糾紛調處及善后處理工作,避免邊界糾紛的再次發生。

          (5)組織編制、修訂《廣州市調處行政區域邊界糾紛應急預案》。

          2.3 市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

          市委宣傳部:負責協調新聞媒體做好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工作。

          市委維穩辦:負責指導協調邊界糾紛涉及的群體性事件的防范和處置工作。

          市信訪局:負責邊界糾紛涉及的來信、來訪疏導協調工作。

          市民政局:負責市指揮部日常工作;提供相關行政區域界線資料供市領導決策參考;協助相關部門開展矛盾糾紛調處工作;與地級界線毗鄰方民政部門會商具體調處方案。

          市應急辦:負責協助總指揮做好邊界糾紛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檢查市領導有關批示和指示落實情況。

          市公安局:負責維持邊界糾紛事件現場治安、交通秩序,依法做好群體性事件處置工作;收集、綜合和研判邊界糾紛的群體性事件的情報信息;依法偵查、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市國土房管局:負責調查處理邊界土地權屬管理不清引起的矛盾糾紛;提供相關土地權屬資料供市領導決策參考;按市指揮部的指示,協助做好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

          市規劃局:負責提供相關地區規劃資料供市領導決策參考;按照市指揮部的指示,協助做好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

          市水務局:負責處理邊界地區水利資源保護、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糾紛;提供相關地區水利管理資料供市領導決策參考;按照市指揮部的指示,協助做好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

          市農業局(市海洋漁業局):負責處理邊界地區海域權屬和使用方面的糾紛;提供相關地區農業管理、海域界線資料供市領導決策參考;按照市指揮部的指示,協助做好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

          市衛生局:負責組織醫療急救隊伍,做好受傷人員的現場急救和轉送醫療工作,及時報告傷病員的救治情況。

          市林業和園林局:負責處理邊界地區林業資源保護、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糾紛;提供相關地區林業資料供市領導決策參考;按照市指揮部指示,協助做好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

          2.4 區(縣級市)邊界糾紛應急工作機構及職責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應參照市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組織指揮體系,相應成立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機構。在市指揮部的統一指導下,負責指揮當地一般邊界糾紛事件(Ⅳ級)的應急處置工作。對分管邊界可能發生的糾紛進行排查分析,及時做好信息報告工作。當邊界糾紛發生后,應立即開展先期處置。

          3 排查分析與事件分級

          3.1 排查分析

          各級民政部門要對分管邊界可能引發糾紛的問題進行認真排查,開展風險評估分析,研究提出應急處置意見,并報市、區(縣級市)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機構備案。

          3.2 事件分級

          根據國家、省、市有關突發事件分級標準,結合排查分析結果,對邊界糾紛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由高到低劃分為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

          3.2.1 特別重大邊界糾紛事件(Ⅰ級)

          參與人數500人以上,或參與人員對抗性特征突出,已發生大規模的打、砸、搶、燒等違法犯罪行為,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群體性械斗、沖突事件。

          3.2.2 重大邊界糾紛事件(Ⅱ級)

          參與人數2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造成較大人員傷亡的群體性械斗、沖突事件。

          3.2.3 較大邊界糾紛事件(Ⅲ級)

          參與人數50人以上、200人以下的群體性械斗、沖突事件,或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3人以上、10人以下受傷的群體性事件。

          3.2.4 一般邊界糾紛事件(Ⅳ級)

          參與人數20人以上、50人以下的群體性械斗、沖突事件,或2人受傷的群體性事件。

          4 應急處置

          4.1 信息報告

          邊界糾紛發生后,應迅速、準確、及時報送相關信息。

          4.1.1 信息報告的內容和要求

          報告邊界糾紛的信息要簡明扼要、清晰準確,具體包括:

          (1)事發地、事發時間;

          (2)事件簡要經過、參與人數及造成的傷亡人數;

          (3)報告單位、報告人和聯系電話;

          (4)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4.1.2 信息報告的時間和程序

          區(縣級市)民政部門在發現或接到邊界糾紛報告后,應立即派員前往現場核實情況,在事發后半小時內向相關區(縣級市)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機構和市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在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

          市指揮部辦公室在接到有關區(縣級市)邊界糾紛突發事件報告后,按以下程序上報:

          發生Ⅰ級、Ⅱ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應在事發后1小時內向市政府、市指揮部、市應急辦和省民政廳報告,并通報其他相關部門;

          發生Ⅲ級、Ⅳ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應在事發后2小時內向市指揮部、市應急辦和省民政廳報告,并通報其他相關部門;

          發生Ⅳ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由所在地區(縣級市)邊界糾紛應急工作機構向本區(縣級市)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市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4.2 先期處置

          邊界糾紛突發事件發生后,事發地區(縣級市)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機構和相關部門要依據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及時上報邊界糾紛突發事件信息,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和矛盾激化。

          民政部門應迅速趕到現場,了解事發原因,勘查邊界,對邊界爭議進行分類定性。

          公安機關應迅速趕到現場組織開展安全保衛、治安秩序維護和交通疏導工作,控制事態發展。

          醫療衛生部門應迅速趕到現場,做好現場急救和轉送醫療工作,及時報告傷病員的救治情況。

          其他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

          4.3 應急響應

          本預案啟動后,各級邊界糾紛應急工作機構及相關部門應按照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采取積極有效措施,迅速投入應急工作。

          4.3.1 Ⅰ、Ⅱ級響應

          發生Ⅰ級、Ⅱ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市指揮部辦公室應按本預案4.1規定報送事件信息,按省有關預案規定開展處置。

          4.3.2 Ⅲ級響應

          發生Ⅲ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市指揮部辦公室應立即向市指揮部、市應急辦匯報現場情況并提出處置建議,由市指揮部啟動本預案并指揮實施應急工作。各相關單位工作人員應立即趕赴現場核實情況,按本預案2.3條規定的職責,開展應急調處工作。

          4.3.3 Ⅳ級響應

          發生Ⅳ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由事發地區(縣級市)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機構啟動應急預案,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5 指揮與協調

          發生涉及地級界線糾紛的Ⅲ級、Ⅳ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需協調毗鄰地級市政府調處,必要時提請省民政廳出面協調處置。

          6 應急結束

          邊界糾紛事件穩定后,Ⅰ級、Ⅱ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應急狀態的解除,按照廣東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相關程序執行;Ⅲ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應急狀態的解除,按照廣州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相關程序執行;Ⅳ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由當地區(縣級市)政府確定并宣布應急終止。

          應急終止后,市指揮部辦公室,區(縣級市)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機構應及時形成應急處置總結報告,報送各級應急機構。

          7 后期處置

          7.1 善后處置

          Ⅰ級、Ⅱ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的善后處置工作,按廣東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規定實施。Ⅲ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的善后處置工作由市指揮部辦公室和有關部門負責。

          Ⅳ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的善后處置工作由邊界糾紛發生地的區(縣級市)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

          市相關職能部門和區(縣級市)政府應全面開展邊界糾紛突發事件后損害調查評估工作,對事件情況、人員補償、征用物資補償、重建能力、可利用資源等做出評估,制訂補償標準和事后恢復計劃,并迅速實施。

          7.2 協商調解

          在調處邊界糾紛應急工作結束后,在查清事實、分清權屬關系的基礎上進行調解,促使當事雙方以協商方式達成邊界糾紛調解協議。邊界爭議處置按照《行政區域邊界爭議處理條例》規定執行。

          協商調解原則:

          (1)因行政區域界線實地位置認定不一致引發的邊界爭議,由民政部門組織當事雙方實地認定行政區域界線,形成認定記錄,上報該行政區域界線批準機關備案。

          (2)因邊界資源權屬管理不清引起的邊界矛盾糾紛,由國土、規劃、水務、農業、林業、海洋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各自的職責負責處理,民政部門協助認定糾紛地區的法定行政區域界線,并提供界線勘定有關檔案資料,配合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做好調處工作。

          (3)與毗鄰地級市的邊界爭議,由市政府與有關地級市政府協商解決;經協商未達成協議的,報省人民政府處理。

          (4)區(縣級市)之間的邊界爭議,由爭議雙方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協商解決;經協商未達成協議的,報市政府處理。

          (5)鎮(街)之間的邊界爭議,由爭議雙方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協商解決;經協商未達成協議的,報所在區(縣級市)政府處理。

          7.3 信息發布

          邊界糾紛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在事件發生后的第一時間要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后發布初步核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等,并根據處置情況做好后續信息發布工作。

          Ⅰ級、Ⅱ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按廣東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Ⅲ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由市新聞宣傳主管部門會同市指揮部辦公室負責。

          Ⅳ級邊界糾紛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由邊界糾紛發生地的區(縣級市)政府負責。

          8 監督管理

          8.1 預案宣傳

          預案實施后,市指揮部組織預案宣傳、應急隊伍培訓和演習,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市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結合各自職責和實際情況,制定本部門、本行政區域的調處行政區域邊界糾紛應急預案。

          8.2 預案培訓

          市指揮部辦公室根據調處行政區域邊界糾紛應急預案,定期組織調處行政區域邊界糾紛應急演練。調處行政區域邊界糾紛應急隊伍必須接受相關業務培訓,提高防范和處置行政區域邊界糾紛的技能。

          8.3 責任和獎懲

          對在應急處置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有關責任人,要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 附則

          9.1 名詞術語

          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9.2 預案修訂和解釋

          本預案由市人民政府組織修訂,由市民政局負責解釋。

          9.3 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 2014年8月13日印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新聞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亚洲国产女人aaa毛片在线|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不卡|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经典在线观看|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