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辦〔2012〕50號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穩定外貿增長加快轉型升級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關于穩定外貿增長加快轉型升級的若干措施》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外經貿局反映。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2年11月14日
關于穩定外貿增長加快轉型升級的若干措施
為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妥善解決外貿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加快推進外貿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提高外貿發展質量和水平,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切實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確保外貿穩定增長
(一)積極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搶抓訂單。大力開展貿易促進活動,扶持企業參加各類國際知名展覽會、借助電子商務搶抓訂單,鼓勵企業在境外注冊商標、發展自主品牌,支持企業獲取企業管理體系認證、產品質量認證,通過提升企業競爭力增強開拓市場和搶抓訂單能力。(市外經貿局負責)
(二)支持企業投保出口和進口信用保險。努力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鼓勵企業投保,減少收匯和投資風險,增強開拓市場的信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點支持企業投保一年期內出口信用保險;對于成套設備出口和海外工程承包,鼓勵投保兩年期或稍長期限的出口信用保險。(市外經貿局、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廣東分公司負責)
(三)切實降低企業稅費。清理涉及外經貿企業的各項收費,減少市級權限企業收費項目,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切實貫徹有關惠企減負的稅收政策,積極向國家和省提出減免稅費的政策建議,加強稅費綜合整治,進一步優化有利于外貿企業發展的稅收環境。各區、縣級市因地制宜制定企業減負方案,切實減輕企業收費負擔。(市物價局、財政局、地稅局負責)
(四)積極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鼓勵國內商業銀行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開展進出口信貸業務,提升服務水平。用好省中小外貿企業信用融資平臺,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加大對中小企業進出口信貸的支持力度,對為其提供服務的擔保機構予以扶持。鼓勵企業利用出口信用保險的保單融資功能,拓寬融資來源。(市外經貿局、金融辦,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廣東分公司負責)
(五)有效緩解外經貿企業用電、用地難。加強跟蹤監測,做好電源協調,深入挖掘供電能力,緩解用電緊張,確保重點企業用電(市經貿委負責)。加快建設用地報批審查,優先安排重點外經貿企業用地指標,鼓勵優先使用存量土地、低效用地和閑置土地(市國土房管局負責)。
(六)努力解決外貿企業用工難。加強區域人力資源合作對接,積極促進校企合作、用工對接,強化面向勞動力供求雙方的基礎性公共就業服務。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的技能素質。落實完善積分入戶政策,著力解決異地務工人員的醫療和子女教育問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局、衛生局負責)
二、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外貿國際競爭力
(七)積極實施科技興貿和以質取勝戰略。支持企業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引進關鍵技術,促進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引導和鼓勵企業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標準,參與國際標準制訂。(市外經貿局負責)
(八)加快外貿轉型基地建設。依托產業集聚區,加快培育一批輕工、紡織服裝、醫藥、新型材料、汽車及零部件、摩托車、機床、電信設備、軟件等重點行業專業型基地;依托生產型龍頭企業,培育企業型基地。加快推動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國家醫藥出口基地、國家船舶出口基地和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建設。(市外經貿局負責)
(九)加快國際營銷網絡建設。鼓勵企業加大“走出去”步伐,重點培育若干個品牌推廣效果好、國際知名度高、輻射范圍廣的展示中心以及市場滲透能力強的品牌專賣店等零售網點,鼓勵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利用海外投資保險保障海外資產安全,力爭建立全覆蓋、多品類、多層次的國際營銷網絡發展格局。(市外經貿局負責)
(十)推動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力推加工貿易企業向研發設計領域延伸,引導企業生產方式由OEM(貼牌生產)向ODM(委托設計生產)和OBM(自有品牌生產)轉型。加快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試點、示范工作,引導企業加快技術改造,鼓勵加工貿易企業設立研發中心、技術支持中心。(市外經貿局負責)
(十一)整合提升保稅監管區域功能。大力推動白云機場綜保區建設,提升南沙保稅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引導各類保稅監管區域創新政策功能,拓展業務范圍,推動發展進口分撥、出口拼箱、保稅租賃、服務外包、離岸貿易等新型業務。(市外經貿局、廣州海關、黃埔海關、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十二)促進進口工作。引導企業用好用足國家和省市鼓勵進口政策,積極擴大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能源、原材料進口(市外經貿局負責)。促進我市進口商品交易中心重點項目建設發展(市發展改革委、外經貿局負責)。進一步放寬進口付匯名錄管理,便利企業合理用匯(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營管部負責)。
(十三)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推動文化、技術、軟件、動漫等服務貿易發展,推動成熟產業技術出口,促進技術引進消化吸引再創新。發揮我市服務貿易跨部門工作小組的作用,共同推進我市服務貿易重點領域發展,擴大服務貿易進出口,提高服務貿易占全市外貿比重,推動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市外經貿局負責)
三、持續優化發展環境,為外貿轉型升級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十四)落實國家出口退稅政策。確保企業足額及時退稅。加快出口退稅辦理速度,推動網上出口退稅申報,積極向國家爭取穩定的出口退稅政策,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政策傾斜。(市國稅局負責)
(十五)創新外經貿金融服務。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擴大對中小企業的進出口融資擔保業務,對其面向中小外貿企業開展的優惠業務予以重點扶持(市金融辦負責)。加強出口信用保險宣傳力度,創新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廣東分公司負責)。簡化業務流程,規范業務管理,積極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健康發展。創新跨境人民幣業務,探索率先設立商業化可持續運作的跨境人民幣出口信貸基金或產業合作基金,研究跨境人民幣結算的激勵和獎勵機制,支持廣州外經貿平穩發展、轉型升級(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營管部,市外經貿局、財政局、國資委、國稅局、金融辦負責)。
(十六)優化進出口通關環境。穩步推進分類通關改革,試行擔保放行制度。做好“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改革試點工作。全面推行直通放行、集中審單、電子監管、通關無紙化等通關便利措施,優化檢驗檢疫技術和信息服務,推動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提升檢驗檢疫服務效能。(廣州海關、黃埔海關、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
(十七)積極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加強進出口監控預警,充分發揮四體聯動應對機制,做好貿易救濟重點案件應對指導工作,妥善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市外經貿局、廣州海關、黃埔海關、市質監局負責)
(十八)加強領導協調。外經貿部門要加強與海關、檢驗檢疫、稅務、外匯管理、金融、工商等部門溝通聯系,建立合作協調的工作機制,加強政策指導和工作調研,協調解決企業經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市外經貿局牽頭,廣州海關、黃埔海關、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營管部、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金融辦、市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 2012年11月22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