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辦〔2009〕46號
轉發省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省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粵府辦明電〔2009〕312號)轉發給你們,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加強對防控工作的領導
各區、縣級市政府,各單位要清醒認識當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增強責任意識,把防控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切實加強領導,層層落實防控工作責任制,切實做好各項防控工作。
二、聯防聯控,加強社區防控工作各區、縣級市政府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和《廣州市甲型H1N1流感社區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進一步完善社區防控工作體系和機制,加大社區防控工作力度。各系統、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履行職責,督促本系統單位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
三、突出重點,著力防控聚集性疫情要狠抓學校等重點場所和學生等重點人群的防控工作,加強督導檢查,周密落實各項防控措施。要切實落實教室、宿舍等場所的定期通風和清潔消毒,把晨檢、午檢等防控措施落實到每個學生和老師,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早處置。學校一旦發生疫情,要及時報告,科學合理實施隔離、停課等措施,并認真細致做好學生和家長的溝通與解釋工作。
四、充實防治物資儲備,確保防治工作需要各區、縣級市政府和有關單位要根據本地區、本部門的防控工作職責和需要,及時評估防控物資儲備情況,落實防控工作經費,充實消毒藥械、防護用品和醫療救治藥械的儲備,加強醫療救治,充分做好各項應對準備工作。
五、強化宣傳教育,提高公眾自我防護能力繼續做好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識,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行為,提高群眾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科學理性應對疫情。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九年九月十六日
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粵府辦明電〔2009〕312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09〕19號)轉發給你們,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意見,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據專家評估預測,我省珠江三角洲地區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逐步進入社區流行初期階段,本土化趨勢將形成,出現社區流行難以避免,其他地區隨著學校全面開學,也將出現聚集性病例增多的情況,全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勢十分嚴峻。當前正值新中國成立60周年來臨之際,也是我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時期,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增強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扎實有效地做好各項防控工作。
二、密切配合,聯防聯控。省甲型HlNl流感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各成員單位要在前階段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加強信息溝通,密切配合,形成防控工作合力。各地要不斷完善甲型H1N1流感防控協調機制和信息通報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和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防控工作的責任,加大防控工作力度。
三、突出重點,抓好落實。要密切關注疫情變化,科學研判疫情發展趨勢,及時調整防控重點。當前要著力控制社區聚集性疫情的發生和擴散,抓好珠江三角洲等重點地區、學校和工廠等重點場所、學生等重點人群的防控工作;要切實加強國慶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嚴防疫情大面積暴發。為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省衛生廳要會同省甲型HlNl流感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各工作組的牽頭單位,于近期組織對重點地區的防控工作進行一次督查,并將有關情況匯總上報省政府。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9年9月11日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國辦發明電〔2009〕1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2009年4月份以來,針對全球暴發甲型H1N1流感疫情,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統一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積極應對,聯防聯控,依法科學處置,扎實做好各項防控工作,有效減輕了疫情對人民群眾健康的危害,保障了經濟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目前,疫情在全球持續快速蔓延,病毒傳播力大于季節性流感;我國疫情呈現增速發展趨勢,本土病例持續增多,聚集性疫情明顯增加,重癥病例連續出現。據專家預測,今年秋冬季節,甲型H1N1流感在北半球發生第二波疫情流行將不可避免,危害可能更大。我國疫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形勢。為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疫情對人民群眾健康危害,保障經濟社會生活正常秩序,經國務院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有效防控。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清醒認識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克服麻痹和松懈思想,切實加強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督促檢查,狠抓措施落實。要堅持和完善前一階段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在內防擴散、外堵輸入的基礎上,把工作重點放到強化預防措施、嚴控社區傳播、加強重癥救治、減少疫情危害上。要加強分類指導,突出抓好重點時期、重點地區(場所),重點人群和重點環節的疫情防控,有效防范疫情大面積擴散和聚集性暴發,努力減少重癥病例和病例死亡的發生。
二、切實做好國慶等重大活動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做好重大活動疫情防控工作。北京等國慶活動重點地區要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工作預案,完善跨部門、跨地區信息通報發布機制和協調機制,加強應急值守、應急隊伍和技術準備、應急物資調用等工作。鐵路、民航、交通、旅游等部門要制訂和完善針對人員密集流動情況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三、強化學校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各級各類學校要落實各項防控措施,一旦發生疫情,科學合理地實施停課等措施。政府機關、大型企事業單位等國家機構和社會基本服務提供部門要做好應對預案,制定并落實備班、輪休和錯時上班等工作制度。加強對農村和城市社區的疫情防控,努力減少聚集性疫情發生,防止疫情大規模擴散。
四、完善和加強醫療救治。各地要指定符合呼吸道傳染病收治要求的醫院收治甲型H1N1流感病例,必要時可征用賓館、學校等場所收治病人。實行分級分類救治原則,重癥病例優先收治在定點三級醫院;輕癥病例可居家隔離治療,基層醫療機構上門服務,并做好登記隨訪。要制定完善相關工作方案,對醫務人員開展培訓和演練。加強醫院感染控制,避免醫院成為感染場所。注重發揮中醫藥作用。做好呼吸機、藥品、防護用品等必需醫療物資儲備,保證完好可用。認真落實相關政策,保障醫療救治經費。
五、加快疫苗和藥物的生產收儲。有關部門要研究制定疫苗供應計劃,在確保質量安全前提下,組織動員有資質、有能力的企業擴大疫苗產能,加快疫苗生產,按期完成收儲任務。要進一步加強抗病毒藥物達菲和扎那米韋的儲備,確保救治需要。加強預防和治療用中藥儲備,建立跨地區調用機制。
六、積極穩妥開展疫苗接種工作。堅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費原則,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適時開展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的疫苗應急接種。一線醫療衛生人員,口岸檢疫和邊檢、民航、鐵路、交通等崗位公共服務人員,有組織參加國慶活動的人員,集中執行維穩任務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中小學校的學生和教師,以及有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慢性病患者等優先接種。具體人群類型和接種順序由各省(區、市)確定。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周密制訂本地醫接種實施方案,提出本地區重點接種地區和重點接種人群和疫苗需求,精心組織接種工作。各省級財政要落實疫苗及接種相關經費,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給予適當補助。衛生部門要認真做好人員培訓、接種點設置、疫苗冷鏈管理、接種實施管理等工作,嚴格掌握接種禁忌癥。有關部門要加強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盡快建立完善疫苗不良反應監測體系、疫苗不良反應事件處理機制和接種工作緊急停止機制,明確疫苗接種的叫停標準,及時有效處置可能出現的偶合事件或疫苗不良反應事件,防止影響社會穩定事件的發生。
七、加強疫情監測。要加強流感監測哨點醫院和網絡實驗室工作,不斷提高監測工作質量,確保及時準確掌握疫情流行強度、病毒傳播力和毒力變化以及耐藥性等重要信息,組織專家科學研判疫情發展趨勢,不斷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衛生部要加強對各地疫情監測工作的指導。要繼續做好口岸檢驗檢疫工作,減少輸入性病例的傳播和蔓延。繼續做好動物感染甲型H1N1流感監測,加強養殖場防疫管理。
八、加強防治技術研究。要積極組織開展防治關鍵技術的科研攻關,加強甲型H1N1流感的基礎、臨床和防控等方面的科技研究,特別是要研究、分析臨床重癥病例的發生機理和機制,力爭突破關鍵技術,為制定和完善相關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學依據,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技術儲備。
九、加強公眾自我防護。要加強群眾性防控工作,多種方式幫助群眾掌握有關防控知識,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動員群眾搞好環境衛生,積極參與社會性防控工作。
十、做好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要公開、透明、科學、客觀地向公眾介紹疫情發展情況,及時準確發布疫情信息和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科學、準確、適度地做好疫苗接種的宣傳工作,重點宣傳我國疫苗研發成果和接種政策。要加強輿情監測,及時發現苗頭性問題,積極主動地進行引導,確保社會穩定。
國務院辦公廳
2009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