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到隨就醫 續診更智能
廣州市內23家醫院“一號管三天”政策在7月18日實施滿月。日前,記者從廣州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全市試點醫院共為約1.95萬人次提供了免費續診服務,為市民節約掛號費近50萬元。市衛生健康委正調研分析試點一個月以來的情況,預計下一步將擴大“一號管三天”醫療機構的范圍。
廣州市內23家醫院“一號管三天”政策實施滿月。
“一號管多天” 省事又省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醫務部主任賈煒介紹,“一號管三天”實施近一個月,該院為約2000人次進行了續診,兒童患者比婦女患者占比稍大。他表示,符合“一號管三天”政策的患者續診優先由醫生診間完成續診預約,減輕了患者的續診掛號壓力,節省了患者時間和費用。
市民李女士曾體驗了該院的續診服務。她表示,從就診自主報到、候診到就診的全流程,續診與普通掛號就診都沒有不同,唯一不同就是續診無須繳交掛號費了。
據了解,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擁有先進的七級電子病歷系統,“一號管三天”項目依托于七級電子病歷系統,增加了“一號管三天”的模塊,通過這個模塊醫院能夠實現對患者診療信息的全流程跟蹤和管理,患者的掛號、就診、檢查、治療等各個環節會在這個模塊中實時更新,醫護人員可以在模塊中根據不同的場景為患者預約“一號管三天”的續診號,還可以隨時查看患者的診療進展,從而更好地安排后續診療計劃。同時,醫院還持續對模塊進行優化改進,升級“一號管三天”續診功能。
“我院推行的‘一號管七天’政策,讓患者將精力集中于診療本身,而非煩瑣的掛號手續上,減少了患者在掛號環節的無效等待和奔波,讓復診變成了在有效期內‘隨到隨看’,極大提升了就醫的便捷性和整體效率,也顯著提升了患者就醫滿意度和對醫院的信任感。”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門診部主任馮偉紅表示。
報告提速快 患者少奔波
理論上來說,“一號管三天”政策實施后,續診量會增加了醫生整體的工作強度。但賈煒表示,以該院目前1.6萬人次左右的日門診量來計算,每天七八十人次的續診量,平均到各個科室、每個醫生頭上,實際上增加的工作量并不多。馮偉紅也介紹,醫院門診秩序良好,未出現因政策導致的混亂或擁堵。
各院對檢驗檢查出具報告“提速”,是背后的原因。“醫院一直在盡量加快檢驗檢查出報告的時間,當天能出結果的檢查檢驗項目越多,患者需要‘多跑一趟’的情況就越少,也能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賈煒介紹,目前,醫院門診里面的檢驗檢查1天內可發報告的項目占比約為86%。檢驗科收到標本后以最快的速度出具檢驗報告,三大常規、肝腎功能等常規生化免疫項目、超聲、X線的檢查結果均當日可查。
馮偉紅則表示,因為續診號占用部分號源,對號源緊張的專家門診有一定影響,因此,醫院優化檢查檢驗流程,縮短報告出具時間,減少患者續診需求,同時動態調整號源分配機制,平衡首診與續診號源比例。政策實施一個月以來,信息系統、掛號流程、醫生工作站等環節基本適應了新要求。
優化大數據 效率再提升
在“一號管三天”運行開始后,各醫院持續收集運行中的各項數據以及門診醫生反饋,及時發現試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和瓶頸,調整優化相關流程。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譚三智舉例,在政策實施的頭幾天,曾收到出診醫生們的反饋:“政策是6月18日實施的,一些患者是在那之前一周內來看的,檢查結果出來后,問是否也能免費續診。”盡管這些患者的首診在政策實施的節點前,但譚三智表示:“我們做這件事情的目的,就是要讓患者達到完整診療的目的,和我們的初衷是一致的,我們就要做。于是我們通過護士站預約的模式,為這批有需要的患者也辦理了免費續診預約。”
“因為政策還比較新,并不是每位就診者或者家屬都能夠全面理解,我們在接診過程中要進行更多的解釋工作。另外我們在續診的時候,也要合理地安排就診秩序,這樣也會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賈煒表示,“一號管三天”是針對當次就診未完成的情況提供免費續診,“假如一名發燒的小朋友,做了檢查、當天出了結果,也根據檢查開了藥,實際上這次診療就完成了。如果孩子一兩天后又發燒了,再來就診就不屬于續診的范疇,需要重新掛號。另外,產科經常會提前預約下次產檢項目,也不屬于‘一號管三天’的范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院方表示,將結合大數據分析復診規律,進一步優化資源分配,確保政策在提升效率的同時兼顧醫療服務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