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將在8月下旬陸續開放育兒補貼申領
7月30日,國新辦就育兒補貼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表示,育兒補貼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大范圍、普惠式、直接性向群眾發放的民生保障現金補貼,是一項惠民利民的重大舉措。育兒補貼每年惠及上千萬個家庭,助力幼有所育。
生娃福利不分幾孩
三歲以下人人有份
郭燕紅表示,育兒補貼不分城鄉、民族、區域,也不分一孩、二孩或者三孩,實現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面覆蓋,確保符合條件的嬰幼兒能夠平等享受補貼的待遇。育兒補貼申領可通過全國統一的線上申領信息系統,實現網上辦、一次辦,無論是戶籍人口還是流動人口,都可以通過線上申領。同時,也同步安排了線下的服務工作。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長王海東表示,根據《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符合條件的嬰幼兒,都可以領取育兒補貼,可依照嬰幼兒申領補貼金額對照表,申領補貼金額。
“現階段,國家育兒補貼的基礎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至其年滿3周歲。這是結合我國當前發展階段居民的養育成本和政府財力狀況等多種因素,也參考了國際上育兒補貼的相關情況,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綜合確定的?!惫嗉t表示,實施育兒補貼制度還有利于和托育、教育、就業、稅收、住房等相關的政策同向發力,持續完善生育政策體系,更好地形成系統集成效應,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郭陽表示,財政部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育兒補貼制度順利實施,中央財政將設立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項目“育兒補貼補助資金”,今年初步安排預算900億元左右。對于發放國家基礎標準補貼所需資金,中央財政按照一定比例對地方予以補助,中央總體承擔約90%。此前,國家出臺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扣除標準為每孩每月2000元。這些政策配合育兒補貼制度,將綜合發揮降低家庭生育養育成本的作用。
300元/月有安全感
將近半個月奶粉錢
王海東表示,國家和各地已經完成了育兒補貼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正在進行全流程測試。各地組織配備工作力量,對基層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按照工作計劃,各地將在8月下旬陸續開放育兒補貼申領,8月31日前各地全面開放育兒補貼的申領。
消息一出,各地家庭反響強烈。在社交平臺上,家長們迅速算起“經濟賬”:一位北京媽媽曬出截圖顯示,2024年8月出生的二寶可累計領取補貼9600元,感嘆“奶粉錢有了著落”;而一位2021年底生育三孩的母親則惋惜“只差2個月,錯過了補貼”。這項惠及千萬家庭的政策落地,讓無數年輕父母長舒一口氣。更多年輕父母關注政策細節,尤其是免征個稅且不計入低保收入核定的條款,讓低收入家庭直呼“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兜底”。
“補貼的錢到賬后,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存奶粉錢!”盡管申領渠道暫未開通,北京新手媽媽李女士已經動手打開支付寶搜索“育兒補貼”,立刻訂閱了育兒補貼申領通知,生怕育兒補貼領取晚了一天。她2024年12月出生的孩子符合政策溯及條款,可領取3年共計10800元的補貼。
對于像李女士這樣的普通家庭而言,這筆補貼意味著實實在在的減負。“每月300元,差不多夠孩子半個月的奶粉錢?!崩钆勘е鴰讉€月大的孩子說。初為人父的韓先生則感慨道,對于單職工家庭,育兒補貼給了他們最需要的安全感。此外,盡管每月300元的補貼對于一線城市家庭可能杯水車薪,但對全國特別是農村和低收入群體,卻是雪中送炭。
專家力挺育兒補貼
相當于抬高個稅起征點
“育兒補貼制度表明了我國鼓勵生育的政策導向,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遇到老齡化挑戰的當前,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前我們已經討論了相當一段時間要出臺鼓勵生育政策,此次是一個很值得肯定的實際步驟。對這一政策要予以充分肯定?!敝洕鷮W家、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賈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每孩每年發放育兒補貼3600元,折合每月300元,直觀看相當于把個稅起征點抬高了300元,這一普惠政策具有正向引導性。
對于育兒補貼對提升生育意愿的作用,賈康認為,發放育兒補貼鼓勵生育的方向正確,肯定會有一定的效果體現。中央財政今年初步安排預算900億元左右,這個數目在我們整個20多萬億元支出的盤子里看似不大,但千頭萬緒都得統籌兼顧,也是經過測算權衡的選擇結果。
哪些家庭可以申領?
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符合條件的嬰幼兒,都可以領取育兒補貼,可依照嬰幼兒申領補貼金額對照表,申領補貼金額。
能領多少?
育兒補貼按年發放,補貼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
申領人應當符合什么條件?
育兒補貼申領以家庭為單位,由申領家庭確定1名申領人,應當是嬰幼兒父母一方,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是其他監護人。育兒補貼發放渠道為申領人或者嬰幼兒的銀行卡或其他金融賬戶。
申領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申領時只需提交嬰幼兒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等證明嬰幼兒身份和撫養關系的必要材料。
有哪些相關優惠?
對按照育兒補貼制度規定發放的育兒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在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等救助對象認定時,育兒補貼不計入家庭或者個人收入。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