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N”帶來全民科普嘉年華
今年9月是科普法修訂頒布后的首個全國科普月。8月27日,廣州市科協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廣州市全國科普月活動將于9月拉開序幕。據悉,本次活動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夯實科技強國基礎”為主題,堅持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籌劃,精心構建“1+6+N”模式,著力實現全領域行動、全地域覆蓋、全媒體傳播、全民參與共享的目標。
“1”即一個主會場活動。廣州市將于9月6日至7日在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舉辦廣州市首個全國科普月主場活動暨第八屆廣州科普嘉年華,搭建匯集科普互動課堂、科學表演秀、科普視頻展播的“想象力”大舞臺。屆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將成為科普“太陽系”,以八大行星意象打造八大精品展區,設置150個展位,多維度向市民展現廣州地區的科普資源、科技成果和科研能力,示范帶動本地區本系統重視科普、參與科普,掀起科普熱潮。
“6”即六大聯合行動。全國科普月期間,發動各類科普主體和各類媒體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行業特色集中開展以下品牌活動,推動科普月活動覆蓋全月、邁向縱深。一是學會聯合行動:組織全市學會開展前沿科普報告。二是高校聯合行動:推動高校組織實驗室、課堂開放,開展科技交流沙龍、前沿科學講堂、科普志愿服務。三是企業聯合行動:發動企業面向公眾展示科技創新賦能企業的實踐和成果。四是科普基地聯合行動:組織科普基地策劃特色科普活動,發布主題科普CityWalk路線。五是基層聯合行動:開展科普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軍營活動。六是“云上科普月”行動:以科普廣州平臺聯動媒體平臺,組織“廣州科普24小時”大型網絡展播活動,集中展播我市科普成效、科技特色、人物故事、產業風貌。
“N”即科普辦成員單位開展多場特色活動。由30多家科普辦成員單位加強系統動員,圍繞相關領域、特定主題,組織開展品牌性科普活動,普及科技知識,增進公眾對行業科技的理解和認識。
本次活動重點挖掘廣州科技內涵,展現廣州科普特色,突出以下精彩亮點:一是深度聚焦“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二是廣泛展示科技賦能“十五運”新場景;三是充分彰顯廣州硬核科技實力;四是集中發布廣州科普創新成果。
9月起,廣州市全國科普月活動的最新動態、活動預告、參與指南等核心信息將通過“科普廣州”公眾號發布,助力廣大市民朋友在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中感受科學魅力,暢享這場兼具知識性、趣味性與互動性的科普盛宴。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