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博會“國際范”拉滿 中外企業雙向奔赴謀共贏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將持續至6月30日。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正在廣州火熱開展。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正在廣州火熱開展,本屆中博會國際范十足,來自50余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的“頭回客”和“回頭客”,如約而至。國際展區匯集了埃及、加拿大、泰國、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特色好物,儼然國際范十足的大型超市。28日下午,國際科技成果交流對接活動舉辦,以“智鏈未來,科技匯企”為主題,吸引了國內外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中小企業代表120余人參會,其中包含來自17個國家(地區)及非洲聯盟委員會的70余位國際代表,彰顯了中博會的全球視野與國際影響力。
“國際范”十足 全球好物云集
西班牙的火腿、意大利的巧克力、阿根廷的馬黛茶、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咖啡豆,散發美味濃香;庫克群島的特色服飾、尼泊爾手工藝品大賞,滿滿的異域文化;加拿大的3D機器視覺、韓國的先進導熱材料,則充滿了科技感。正在廣州廣交會展館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博會國際展區,云集全球中小企業帶來的名優特產。
尼泊爾展區的高山茶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去年我們首次參會時,茶葉受到大家喜愛,收獲了不少訂單。”尼泊爾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凱倫·古隆早早確定了參加本屆中博會,“中國有很好的市場,今年希望在這里能繼續尋求新的合作伙伴,把產品更好地賣到中國。”
作為本屆中博會的主賓國,埃及共有80余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帶來了紡織品、食品加工、化工產品、機電設備等多元生產領域的產品。“埃中兩國在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我們認為,中小企業合作將成為下一個關鍵領域。”埃及展覽和會議總局主席埃薩姆·埃爾·納加爾認為,中博會是將愿景轉化為發展機遇的重要平臺,企業家們將以此為契機,共同開發產品,形成協同效應,構建起更具韌性的供應鏈體系。
國際智慧碰撞 引領創新發展路徑
國際科技成果交流對接活動立足拓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的領域和范圍,搭建全球科技創新資源的橋梁,推動科技成果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讓“技術”與“市場”對話、“資源”與“需求”碰撞。
活動邀請了多位嘉賓發表主旨演講。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中小企業和創業支助司司長Pessach Guy圍繞“創新與知識產權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和壯大”分享國際經驗與前瞻思考,深入闡述了創新生態系統與知識產權保護對于中小企業成長的重要性。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肖尤丹圍繞“中國企業知識產權出海發展趨勢與全新挑戰”,深入剖析了當前國際環境下企業知識產權布局的新需求與新挑戰,強調了構建適應新形勢的知識產權新秩序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為企業制定國際化戰略提供了深刻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