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服務 > 最新服務 > 科技創業

        廣州科創邁入全球“第一方陣”

        • 聽全文
        • 2025-01-16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著眼產業需求 用科技力量助推廣州企業誕生多個世界首創、國內第一

          數說

          去年,廣州“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躍升至第8位,“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創新指數第2位。

          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廣州獲26個獎項,其中牽頭11項,占全省近八成。

          廣州全球獨角獸上榜企業24家,居全國第四,全球第九。

          在穗全職“兩院”院士達71人,數量創歷史之最。

          時節如流,歲月不居。回首甲辰龍年,廣州科技創新星光璀璨。我們帶著科學的夢想遠航,足以探秘馬里亞納海溝的大洋鉆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我們帶著人類的使命前行,建起“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總部,助力解讀蛋白質組“無字天書”;我們著眼產業的需求出發,用科技力量助推廣州企業誕生多個世界首創、國內第一。

          胸懷星辰大海,根植祖國大地。當前,廣州不斷以“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產業創新、服務成果轉化、服務創新生態”為抓手,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綜合水平邁入全球“第一方陣”。今年,廣州堅持“四個服務”方向不變,努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強市。

          服務國家戰略 承載國際創新

          作為國際科技創新重要承載地,去年,廣州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進一步提升。廣州“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躍升至第8位,“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創新指數第2位。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廣州獲26個獎項,其中牽頭11項,占全省近八成。

          如今,廣州已成為全國唯一聚集國家實驗室、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際大科學計劃等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的城市。借助強大的科研平臺,一批“從0到1”的原創成果競相涌現。廣州實驗室研發的全球首個瘤內注射藥物等6款藥物獲批上市,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實現國內寬能高純鍺探測器首次成功研制,全球首創質子重離子治療監測系統臨床樣機。

          縱貫南北、聯動空海、貫聯全市的活力創新軸撐起“再造新廣州”的廣闊空間。活力創新軸匯聚全市約30%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51%的高新技術企業和74%的獨角獸企業,構建起“創新策源—孵化轉化—產業應用”的完整鏈條,繪就廣州創新戰略空間新圖景,助力廣州朝著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昂頭邁進。

          服務產業發展 引領產業創新

          2024年,廣州從產業創新需求出發,構建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支持體系,聚焦智能與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面向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構建產業鏈協同新模式,產業科技融合不斷釋放新動能。

          一批批企業科技創新成果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廣汽埃安發布全新一代高性能集成電驅技術群“夸克電驅”,電機功率密度提升100%,突破了電機世界級難題;億航智能成為 eVTOL 行業內全球首個三證齊全的企業;全球首家超快動力電池專業工廠在巨灣技研南沙總部基地建成投產;艾目易成功研制國內唯一的手術機器人定位系統。

          服務成果轉化 激活發展動能

          2024年,廣州持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1+N”政策體系,筑起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

          廣州不斷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落地產業化,面向廣州實驗室、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等高質量科技成果源頭機構,圍繞一個科研團隊,遴選一批科技成果,基金矩陣、專業園區和服務團隊協同作戰,“五個一”模式打造成果就地轉化典范。廣州還支持環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創新區、環五山創新策源區、環大學城科技創新轉化園區、穗港澳協同創新中心等開展不同模式的科技成果轉化試點,讓實驗室到市場無縫對接。

          生物島實驗室成功研發我國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業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產品TH-F120;廣東大灣區空天信息研究院成功研制國內首套太赫茲掃描隧道顯微鏡;琶洲實驗室“腦機接口”技術進入國際高水平行列……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正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服務創新生態 提升創新效能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2024年,廣州優秀的科技金融和人才服務,已形成創新生態的“強磁場”。

          廣州科技金融體制不斷完善,“創投貸融保”一體,著力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2000多億元規模的產投、創投“基金叢林”已成立,引導設立更多種子基金、天使投資基金。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讓更多小苗育成參天大樹。

          廣州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深入實施“啟航”“續航”“領航”計劃,完善基礎研究人才培育體系。廣州還不斷優化全球尖端人才引進機制,將尊重科學家、尊重人才的理念,貫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國際人才來到廣州、愛上廣州、融入廣州,讓廣州成為國際化高端人才“集聚池”。

          如今,在穗全職“兩院”院士達71人,數量創歷史之最;在穗工作的外籍人才數量比2019年底增長40.3%,居全國第三;廣州在校大學生165萬人,穩居全國第一,成為科技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

          面向2025年,廣州對標科技創新強市指標體系,努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強市。

          一是進一步強化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二是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三是進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四是進一步完善科技金融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營造激勵保障創新的良好生態。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午夜av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亚洲中文无码mv|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亚洲第一页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xxx|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亚洲成年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1234区乱码|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