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下午,“迎全運 文明行——2025年廣州市交通安全開學第一課”在廣州市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附屬第二小學開講。圍繞電動自行車出行安全主題,“開學第一課”從廣大市民出行過程中容易忽視且易引發交通事故的生活環節出發,寓教于樂地將交通安全知識點融入舞臺表演。當天,廣州市“迎全運 文明行”文明交通季活動也同步正式開啟。

電動自行車“真人碰撞”演繹,讓同學們感受到交通事故碰撞瞬間帶來的沖擊傷害。
“砰”的一聲悶響,兩名特技演員因騎行時玩手機撞到了一起,并摔倒在地……這是廣州交警“真人碰撞”演繹現場的一幕。
“課堂上,我們重點圍繞電動車交通安全內容,設計騎車玩手機、闖紅燈、逆行、亂穿插四個情景,并通過逼真重現碰撞瞬間,形象地講述騎行電動自行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讓學生們如身臨其境地感受交通事故碰撞瞬間帶來的沖擊傷害,從而達到‘觀看一次,受益一生’的效果。”廣州交警對記者介紹說。
據悉,此次“交通安全開學第一課”由廣州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市公安局指導,廣州交警主辦,海珠公安分局、廣州市少年宮等協辦,旨在進一步加強少年兒童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普及交通安全常識,提高全市中小學生安全文明出行意識。
除了“真人碰撞”演繹,此次活動還通過歌曲、小品和游戲體驗等學生樂見的形式,讓交通安全知識“好聽、好看、易接受”。
現場,交通安全小品《僥幸路上的那些事》,以詼諧幽默的方式演繹了發生交通事故后兩名駕駛人的“斗智斗勇”,諷刺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交通陋習和僥幸心理。小品結尾情節大反轉,主角從死亡視角觀看交通事故現場,重新審視交通出行陋習。整個故事讓現場觀眾在笑聲中反思,寓教于樂地讓學生們向交通陋習說“不”。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