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大學亮眼 職業本科“飄紅”
●本科批次投檔中,普通類(歷史)投出66013人,普通類(物理)投出218024人,藝體類統考投出考生33098人。
●歷史類方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等在粵投檔最低分都超過650分。
●物理類方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投檔最低分都超過670分。其中北京大學的物理類投檔最低分數為689分,最低投檔排位為99。
廣東普通高考本科批次正式投檔,共投出考生317135人。記者分析投檔線發現,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傳統名校地位穩固,而新型研究型大學及職業本科學校表現搶眼。
據悉,本科批次錄取工作預計將于7月24日結束,屆時將對有缺額計劃的院校專業組進行征集志愿。每天17時前,省教育考試院將通過短信及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公布截至當天11時30分已錄取的考生信息。
傳統強校生源充足
高水平大學在粵招生生源充足,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增加招生計劃。
省內高校的歷史類最低投檔分方面,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624分,中山大學623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619分,華南理工大學615分,暨南大學598分,華南師范大學593分,深圳大學592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580分,華南師范大學(汕尾校區)577分。物理類最低投檔分方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662分,中山大學628分,華南理工大學622分,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621分,深圳大學594分,暨南大學592分,華南師范大學為585分。
近年來,國內誕生了一批新型研究型大學,它們以“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國際化”為辦學定位,招生人數相對較少。在本科批次投檔中,首年招生的大灣區大學物理類投檔最低分622分。首次開啟本科批次招生的南方科技大學投檔最低分652分。此外,深圳理工大學629分,香港城市大學(東莞)616分,其優異表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
“新工科”頗有吸引力
今年,廣東有3所高職院校升本更名,首年本科招生“成績單”亮眼。其中,廣州職業技術大學本科批物理類錄取最高分562分,超過本科線126分,超過特控線28分;錄取最低分520分,超過本科線84分。203專業組(軟件工程技術專業)錄取的80人全部超過特控線;錄取的物理類400名學生中,平均成績超過本科線近100分。
順德職業技術大學本科生源超過特控線占比88.4%,投檔最低分530分,超過本科錄取線94分,540分以上占比42%,其中機器人技術,智能制造工程技術專業100%超過特控線。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大學面向物理類考生投檔最高分600分,超過特控線66分,投檔最低分566分,超過特控線32分,最低排位60409。
記者梳理發現,理工科專業更容易吸納高分段考生。比如復旦大學新工科考生最高分與清華大學的投檔最低分持平,其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也備受考生追捧。
廣東工業大學歷來以“新工科”建設為特色,物理類(含國際班、揭陽校區)排位5萬名以內考生人數占比74.2%;排位3萬名以內考生人數占比28.2%;排位2萬名以內考生人數占比2.7%。今年新增的量子信息科學、智能建造等專業首次招生便表現不俗,投檔排位分別穩居3.4萬名和6.2萬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