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8日,2025年普通高考文化課考試迎來第二天。褪去首日送考的喧囂與緊張,考點外的氛圍逐漸歸于平靜。即便烈日高懸,仍有不少家長守候在考點外,目光始終凝望著考場方向,仿佛要將無聲的鼓勵傳遞給正在考場奮筆疾書的孩子。記者現場看到,每一科考試結束后,無論是面帶自信微笑、對發揮胸有成竹的,還是神色略顯凝重、覺得表現不盡如人意的,考生們整體狀態都顯得沉穩從容。不少考生表示,不管考得如何,只要盡力了就沒有遺憾。在這場人生大考中,從備考時全力以赴的堅持,到考場上全神貫注的拼搏,考生們不僅收獲了知識的檢驗,更在這段歷程中淬煉出堅韌的意志,從青澀走向了成熟。
6月8日,在五中考點,英語考試結束后不少考生臉上都露出輕松愉快的神情。
物理/歷史
難度適中 與生活聯系緊密
6月8日上午是物理/歷史科目考試,對于物理,不少考生稱,難度分為6—7分,但是閱讀量、計算量均比較大,與實際生活聯系較為緊密,著重考查基礎知識。
在六中考點,王同學說,物理比平時練習的要簡單,但大題題干長,印象深刻的一道題是考查開紅酒所用到的力學。賀同學表示,試題自主創新的情境很新,要讀懂題,但題型算常規。多位同學則反映,大題信息量大,材料偏多,但“換湯不換藥”。
考生金同學提到,實驗題比較簡單,但后面的氣體題、拔紅酒瓶塞題和復合場題題目較長,計算量也較大。廖同學認為,試卷與生活生產情境相結合,體現了知識的實用性,平時在學校也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練習。徐同學則表示,前面的選擇題和實驗題做得比較順暢,但最后一道大題很難。楊同學和趙同學也提到,試卷閱讀量大,但題型比較常規,部分試題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比較創新。
廣州市執信中學一位物理類考生認為今年物理卷難度不小,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題目融合了微積分思想,總體的計算量不大,但難在解題思路。也有物理類考生表示因為計算量大,自己最后沒有時間檢查物理試卷。
也有執信考生認為今年的物理較去年簡單很多,一位考生說:“覺得難的話,有可能是預期太高了,首先把基礎分拿穩,同時沖一沖中檔題。覺得很難的題,再咬咬牙多寫幾個公式。今年的題挺好的,(出題人)可以保持這個難度,既考基礎也能拔高,可以來點新定義,讓大家熟悉創新的環境和氛圍,對以后的人才選拔也有幫助。”
有考生還在現場“安利”物理學科,“學好物理以后很有用,工程、人工智能(專業)都離不開物理,物理是最基礎、最扎實的一門學科。”
有執信學生現場表示,學校的物理老師和物理備課組非常給力,讓他們準備得十分充分,“每一道題只要跟著老師的方法走,肯定能做對,首先分析題干,找好對象,受力分析,列出表達式,算出所有答案,就做對了。”有同學更是向自己的物理老師喊話表白,“我的老師真的是全天下最好的物理老師,沒有之一!”
對于歷史科目,美術生李同學稱,難度在8分左右,“選擇題有點看不懂,問得比較特別,場景設置比較復雜,希望下一屆的學弟學妹加油”。在廣州市第七中學考點,多位考生表示,今年歷史試卷難度適中,整體比廣一模和2022年高考簡單,但大題部分有兩道考查角度較為冷門,且對發散性思維要求較高。
在備考建議方面,在七中考點的梁同學和蔡同學建議學弟學妹不要輕信網上說的重點,要跟緊老師的復習節奏,并且自己梳理時間線,制作思維導圖,這樣記憶會更深刻。同時,要多刷真題,模擬題可以放在后面。
英語
題型較常規 作文再現“李華”
多位考生反映,今年英語試題整體難度適中,但部分題型呈現出新特點。邱同學提到,閱讀部分的完形填空有一定難度,其他內容較為常規。洪同學則用“happy”形容自己的心情,雖英語基礎不算突出,但整體作答感受較為輕松。
也有考生認為,試題中文章內容看似簡單,但選項存在模棱兩可的情況,容易在作答時陷入糾結。英語作文依舊采用讀后續寫與小作文的組合形式。大作文圍繞“解決與兄弟之間的矛盾”展開,體現了“人與社會”的考查主題,整體題型較為常規。
在執信中學考點,英語考試尚未結束,一位考生大約提前了15分鐘交卷。他介紹,拿到卷紙后自己按正常節奏做便提前做完了,“因為英語是我比較擅長的科目,才提前交卷。”被問及“為何如此‘淡定’”后,這位考生說:“淡定是正常的,高考就是要保持淡定。”
高考英語考試結束后,多位執信中學考生都表示英語考試比較簡單,還有兩位考生均預估自己能達到130分。有考生說,感覺英語考下來會比語文和數學更輕松一些。談及英語作文再度出現的“李華”,也有考生調侃道:“李華,作文都是我幫你寫的,你肯定考不上大學。”
試題評析
英語試題選材既展示文化自信又放眼全球
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在試題評析中指出,2025年高考英語試題通過情境化設計,將價值引領滲透于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思維品質的考查中,深度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試題選材既立足中國大地,展示文化自信,又放眼全球,強化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家國情懷和全球視野,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試題通過精心選材和情境設計,讓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與當代中國的發展智慧。全國一卷閱讀D篇聚焦微塑料污染這一全球性環境問題,特別介紹中國科研人員提出的解決方案,展現中國科學家解決現實問題的務實精神,也傳遞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方案。全國一卷語法填空語篇介紹的圍棋主題藝術展則巧妙融合傳統文化、人工智能與當代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思和智慧與現代科技結合的全新呈現。這些語篇從不同視角構建起對中國智慧的立體詮釋,在考查語言能力的同時,啟發學生對中華文明的深入思考,引導學生增強國家認同和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
試題選取的語篇材料話題豐富,涉及氣候變化、糧食危機、微塑料污染、交通領域碳排放等全球性問題,引導學生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角深入思考問題。全國一卷閱讀A篇探討交通運輸領域的碳排放問題,通過數據對比和利弊分析指出未來能源改革的方向,強調加快綠色能源的發展。這些語篇材料通過“指出問題—分析問題—探索方案”的邏輯方法論,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培養全球視野,提升邏輯推理能力,強化對全球性問題的認知。
在題目設置方面,試題運用多視角、多立場的語篇材料和開放性答題要求,考查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全國一卷寫作第一節以班級英語報要增設欄目為情境,要求學生從給出的兩個欄目中做出選擇并說明理由,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跨文化溝通和語言表達等能力進行綜合考查。
家長心聲
相信孩子并讓他們感受到家庭關愛
在考點外,有家長在等候的過程中,與記者聊起了育兒心得。
七中考生的家長朱女士說,雖然學校可住宿,但高考這幾天為方便照顧,他們在學校附近的酒店訂了房間。朱女士介紹,高三這一年,家人輪流為孩子送晚飯,風雨無阻。為給孩子補身體,她還會通過視頻學習新菜式。“孩子最喜歡我做的菜,她爸是廣東人,平時也會給孩子煲湯。”談及孩子的學習,朱女士滿臉自豪。“孩子自律性很強,高三最后一個學期尤為認真,每個周日都在圖書館學習,每天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無需家長操心。高一高二時孩子有些松懈,但高三仿佛突然成長,全身心投入備考。”
在教育孩子方面,朱女士秉持松弛有度的原則。她尊重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會在其愿意傾訴時給予適當開導,而非強行干預。對于成績,她會關注一模二模情況,但會根據孩子的狀態決定是否詢問,避免給孩子帶來壓力。朱女士回憶,高二時孩子想要新手機,考慮到可能影響學習,她起初并不同意。但孩子表示要用于刷題,她選擇相信孩子,最終孩子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自律。
“高考不是終點,而是人生的轉折點。”朱女士表示,無論結果如何,孩子努力過就已足夠,相信他憑借自律和努力,未來定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發光發熱。
在六中考點,一位女士自帶小馬扎安靜地坐在角落。經了解,女士姓茅,是一名醫生,丈夫是高校的老師,他們有兩個孩子。她說,在學習這件事上,哥哥基本不需要父母操心,秘訣就在于夫妻倆配合默契,“簡單說就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我會溫柔點,爸爸會更嚴格。男孩子會皮一點,剛開始學習靜不下心,我們從小給他立規矩,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都協商好,然后就要執行。在這個過程中,他逐漸養成了習慣,對于學習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回家做作業都不用我們叫,高中自己‘卷’,往往要我們催他才去睡覺。”
對此,茅女士的心得是,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關愛,“我們家一直很和諧,關系很親密,這三年他爸爸帶他去了很多城市,一到節假日我們就會全家老小一起出外,親近大自然。”
雖然內心把高考看得重,但她也不想給孩子帶來太大壓力,“我跟好朋友商量過,要不要在送考時增加儀式感,比如穿個旗袍,后來覺得還是算了,就穿了件帶有紅色元素的衣服。明天我打算穿黃色衣服,寓意‘飛黃騰達’。”茅女士說。
下午英語考試結束已經過去快一個小時,天河中學宿舍區墻外,從增城趕過來的王女士和小女兒將飯菜交給了參加高考的大兒子。
從上周五高考前一晚的晚餐開始,王女士已經連續給兒子送了5頓飯菜。每天早上吃過早餐,她就和家里老人備餐,大約10點半,她便化身“快遞員”,帶上飯菜從增城坐地鐵來到天河中學,12時許將飯菜交給兒子。等孩子吃完,她又帶上飯盒返回增城,準備孩子的晚餐,下午再當一次“快遞員”,給孩子送晚餐。
“兒子平時上學住校,我是一名小學老師,工作很忙。很幸運,這次高考適逢周末,我才有空給他送飯。”王女士說,其實她每次都是帶三份飯菜過來,不僅給兒子送飯,還順便給兒子的兩位同學送餐。王女士說,自己當年高考時家人沒有時間,她沒機會享受到這種“待遇”,就想讓兒子能感受一下家人的支持和關愛。“看他們吃得好,我也很開心!”王女士說。
至于對孩子高考的期待,王女士則表示看得比較平淡。她說,兒子平時很努力很自律,只要盡力了不后悔就好。“至于考得怎么樣,并不強求,畢竟我當年高考也考得一般嘛!”王女士笑言道。
考生與家人合影。
現場花絮
考生高唱歌劇 將“勝利”送給自己
英語考試結束后,在被問及“如何形容高考英語”時,廣州市執信中學一位考生主動現場“飆歌”,高唱歌劇《圖蘭朵》選段《今夜無人入睡》,以其中的歌詞“黎明破曉時,我將贏得勝利”送給自己,以及寄語學弟學妹們來年高考加油。全場家長和媒體紛紛用鏡頭記錄下這豪邁而動人的歌聲。
就在上午物理考試結束后,記者也采訪到了這位男生,當時面對鏡頭的他還一度害羞地要求“能不能別拍(攝)我的臉”。考完物理時,他也自信飛揚地表示自己心態非常放松,分享起自己的心理活動,“一個衡量自己緊不緊張的方法,就是看自己做夢會不會夢到考試,我考一模前還夢到了在考語文,但這兩天做夢都沒夢到考試。感覺高考就像普通月考一樣,過程非常快,保持平常心就好。”
記者了解到,這位同學本身不是藝術生,只是對歌劇很感興趣,意大利語也是自學的,他還在現場用拉丁語對高考英語說了一句“再見”。他表示,自己是上了高中后才對唱歌感興趣,學校給了他們很多自由空間,他點贊自己的學校道:“執信,給你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