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政策匹配到材料準備,專員全程指導,讓我們順利拿到了這筆關鍵補貼。”廣州博卡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岑女士感慨道。廣州市海珠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針對中小微企業勞動糾紛多、政策申報難等問題,創新推出“人社管家”服務,為企業提供精準幫扶。
海珠區通過數字化平臺“海珠人社一點通”,主動為企業匹配政策并協助申報,幫助1454家企業申領補貼114萬元;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跨境勞動關系服務中心,聯合港澳機構解決三地用工法律銜接問題;同時推出小微企業勞動關系托管服務,幫助5172家企業規范用工管理,有效減少勞動糾紛。

海珠區港澳人才就業驛站開展職業規劃一對一咨詢活動。
精準助力小微企業申領補貼
當岑女士看到補貼到賬的短信后,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這家深耕環??萍碱I域、專注于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研發的小微企業,正面臨發展陣痛:一方面是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另一方面是人力成本上升。“我們早就聽說有社保補貼政策,但政策文件里的專業術語太多,一看申報要求就打了退堂鼓。”岑女士坦言,“還好有‘海珠人社一點通’,他們根據前期了解到的企業情況,直接幫我們匹配符合條件的政策,再手把手教我們整理申報材料?!?/span>
像博卡環保這樣的情況并非個例。盡管國家密集出臺惠企政策,但仍有不少小微企業因政策理解難、申報流程繁、材料準備雜等問題未能享受應有扶持,存在“紅利看得見、實惠夠不著”之痛。
破局之道在于“政策找人”。海珠區基于通義千問與DeepSeek-R1大模型,打造全國首個數字化人社服務平臺——“海珠人社一點通”。該平臺如同一位“AI管家”,為企業精準“畫像”,主動推送托管服務、用工風險評估及政策解答。自平臺上線以來,已入駐企業11.7萬家,覆蓋勞動者117.4萬人,靶向推送政策45萬次,協助1454家企業申領補貼114萬元。
打造跨境勞動關系服務中心
海珠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粵港澳三地法系協同是一項大課題,為解決好跨境勞動爭議難題,海珠區轉換思路,聚焦源頭治理,從前置服務和宣傳預防入手,著力把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2024年底,打造灣區首個跨境勞動關系服務示范中心,聯通三地設立聯絡站,攜手港澳勞工部門、工會及6家專業機構,組建25人專家智庫,為跨境小微企業提供用工規則銜接、薪酬設計、能力培訓等“一站式”服務。
“我們還嘗試拓展講法普法的宣傳形式,用更生動更貼合實際的方式促進企業理解、內化、運用?!苯衲晟习肽?,跨境勞動關系服務示范中心聯合廣東省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等社會力量,陸續舉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勞動關系能力提升活動、區域法律服務共建座談會、灣區勞動用工管理規范培訓交流會、香港青年創業家進企走訪等活動,獲得來自粵港澳三地企業和HR的一致好評。
創新推出勞動關系托管服務
“以前覺得勞動合規是大公司的事,現在才知道小公司更需要。”某初創公司負責人黃女士感慨道。
針對小微企業的管理短板,海珠區打造小微企業勞動關系事務托管項目試點,優選17家托管服務機構提供入離職、勞動合同、用工制度管理等5大項18小項一攬子托管服務,優先引導兩年內發生勞動監察投訴或勞動爭議的小微企業、重點扶持企業加入托管。
針對曾經發生過勞資糾紛的企業,團隊將同步開啟問題掃描——協助全面查詢過去1年的用工記錄,發現潛在風險點,逐一標注“風險等級”和“整改成本”,讓企業清晰地看到“預防比補救便宜多少”。目前,海珠區托管小微企業5172家,累計化解中高風險1575家,托管企業90%未再發生爭議,企業用工管理規范化水平顯著提升。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