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招聘會比較密集,3月春招開始以來我已經參加了10場招聘會,到6月不少崗位已經招滿,有些同學已經在公司實習。”廣州一家企業的招聘專員說。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是家事,更是國事。今年以來,廣州市以就業優先為導向,全力穩就業促發展,用好穩就業4.0版等政策工具,貫徹落實“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加密多層次、多類型招聘活動,創新舉措構建“15分鐘就業圈”,推進高質量就業社區(村)建設。全市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今年1—4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9.93萬人,同比增長4.2%,居全省第一。
“灣區就業巴士”走街串巷
廣東天耘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位于廣州,業務覆蓋游戲云計算、國際網絡等多個領域,該公司招聘專員郭小姐向記者介紹,公司業務比較豐富,今年還新增了電商業務,招聘需求較大,需求崗位既有開發工程師等技術崗位,還有用戶運營、游戲運營等運營崗位。“今年招聘會比較密集,3月春招開始以來我已經參加了10場招聘會,到6月不少崗位已招滿。”郭小姐說。
今年以來,廣州落實“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其中承辦的N城聯動春季招聘北京站活動,有1650家單位提供6萬個崗位,吸引京津冀地區上萬名高校畢業生等人才參加。自廣東人社公共招聘服務平臺設置“百萬英才專區”以來(2025年2月5日起至5月31日),全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累計發布11.53萬個崗位。
廣州市加密多層次、多類型招聘活動,既有“大而全”的綜合招聘會,“專而精”的特色招聘會,還有“小而美”的招聘會。幾乎每周,“家門口”的招聘會都會在廣州各大街道上演,“灣區就業巴士”走街串巷,為市民群眾帶來就近的招聘信息。近期,海珠區新港街道舉辦了重點企業專場招聘會暨就業驛站進社區宣傳活動,共提供139個工種、1374個招聘崗位。“灣區就業巴士”走進番禺區市橋街道,除了為附近居民帶來就近的工作崗位外,還提供直播帶崗、職業指導等公共就業服務。
工作人員在“灣區就業巴士”內進行直播帶崗。
今年1—4月,全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728場次,提供崗位69.93萬個,全年計劃開展1100場,為企業和求職者帶來更多匹配渠道。
加密多層次多類型招聘活動
5月底,近400名南沙高校畢業生及未就業青年參與了一場高校畢業生就業賦能專項活動。活動中,特邀職業指導專家開展了《高校畢業生求職風險規避指南》專題培訓,從崗位篩選、面試簽約到職場權益保護,為青年提供全方位指導。22家南沙區重點企業現場納賢,提供崗位超400個,涵蓋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現代服務等領域。
為做好青年就業工作,廣州如火如荼地舉辦“陽光就業”招聘會、開展就業指導、就業實訓等工作,持續加大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力度。今年1—4月,全市人社部門聯合就業創業e站舉辦“陽光就業”線上線下招聘285場,提供崗位39.17萬個,全年計劃聯合院校就業創業e站舉辦高校畢業生招聘活動不少于1000場。
針對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廣州市通過AI外呼服務跟蹤調查,健全閉環機制。開展2025就業援助月活動,組織全市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幫扶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登記失業青年等群體,共走訪服務對象家庭1081戶,幫助服務對象實現就業2691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17264人,指引3257個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并享受扶持政策。今年1—4月,幫扶1.33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人數居全省第一。
打造15分鐘技能培訓服務圈
近日舉辦的“老年人應急處理與風險防控標準化操作”培訓課堂上,主辦方特別設置了就業對接環節,除了邀請多家養老服務機構現場招聘,還設置了就業指導咨詢攤位。學員們不僅可以直接與企業交流技能掌握情況,還可以提升求職就業能力。
“老年人應急處理與風險防控標準化操作”培訓現場
“我們優先錄用掌握標準化急救技能的人員,今天已經有多位學員通過初面。”一家養老機構招聘負責人表示。“這種‘學完就能上崗’的模式太貼心了!”待業青年小林說,他原本擔心培訓后難找工作,沒想到現場就有企業拋出橄欖枝。
廣州推動技能培訓與高質量就業深度融合,今年以來,推出技能大師公益課,持續推進“送技能、促就業、暖人心”技能培訓專項行動。構建覆蓋全市的“羊城技能加油站”,依托基層黨群服務工作站、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等載體,為勞動者精準提供技能提升培訓,增強就業競爭力,打造15分鐘技能培訓服務圈。1—4月,全市累計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93萬人次,使用培訓補貼資金4720.12萬元。
此外,廣州市支持各區統籌購買就業創業服務,引入社會力量,實施“全域就業”行動,結合不同場景制定服務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