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逾千人現場達成初步意向
5月10日,“百萬英才匯南粵”制造業專場招聘活動(省內專場)在華南理工大學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現場共有250多家鏈主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等優質企業參加,提供1600多個優質職位,招聘人數5560人。活動吸引入場大學畢業生8800多人次,收到簡歷6695份,初步達成意向人數1310人次。多家企業表示,參加招聘的畢業生專業扎實、綜合能力較強,部分崗位已收到數十份優質簡歷。同時,活動現場不僅有AI簡歷優化等“黑科技”助力求職,還有行業勞動模范為學子職業規劃支招,不少學子直言“收獲滿滿”。
“百萬英才匯南粵”制造業專場招聘活動(省內專場)5月10日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辦。
企業誠意滿滿 現場排起長龍
活動當天,現場人頭攢動,求職者絡繹不絕,不少企業展位前排起了長龍。而各個企業也誠意滿滿,拿出高薪與福利吸引人才。
“目前企業最緊缺三大類人才,材料類、航空航天類和人工智能類。”深圳光啟尖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劉芳千表示,因公司多個新基地投建,對人才的需求持續擴大,今年校招規模近千人。他透露,公司正通過高競爭力薪資和特色人才政策吸引高端人才。針對應屆畢業生,碩士年薪可達20萬至30萬元,博士年薪最高達70萬元,并提供專項補貼和培養計劃。劉芳千重點介紹了企業吸引人才的“錢學森計劃”:“加入企業的員工可參與省內高校聯合培養的項目,還可以享受高額獎學金,實現就業與學歷提升兩不誤。”此外,博士還可獲得兩年總計36萬元的補貼,并享有優先申請人才公寓、知識產權獎勵等福利。
談及廣東吸引人才的優勢,他強調粵港澳大灣區的協同效應:“一方面,廣州、珠海、深圳等地之間的交通極為便利,提升了生活幸福感;另一方面,廣東的產業密集度高,能提供較高的薪資回報,為求職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收入體驗。”
現場更有企業直接進行英語面試。“希望盡快跟候選人達成一致意向,所以我們現場就用英語面試。如果通過就可進入二面。”威萊集團供應鏈海外管培生項目負責人蔡小姐表示,現在海外機會很多,中國已經有很多企業“出海”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希望尋求契合我們需求的人才,共同把海外市場做好。”她介紹,企業在韓國、荷蘭、日本等國家都已有業務,目前正在努力開拓東南亞市場。管培生是企業將來的管理層,崗位職責涉及供應鏈的計劃、海外訂單、設備、生產、物流等。
蔡小姐說,招聘活動效果很好,公司收到了不少簡歷,符合要求的應聘者非常多。“雖說是工科背景的學生,但是他們的英語水平還是相當不錯。”她說,經過交談發現學生們自律性很強,都在自學英語。“這些人才不僅懂專業,英語還很好,能跟企業一起到海外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收獲。”
助畢業生圓夢 讓人才安居樂業
“這里能讓我圓夢。”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大四學生滿潤濤從大三下學期開始找工作。他比較青睞機械設計研發以及人工智能相關崗位,如今已手握兩個offer。“有一個是燃氣領域企業的管理崗位,我感到很幸運。”
作為山東人,滿潤濤畢業后第一選擇是在廣東發展,“雖然離家遠,但這里的機會和成長空間更符合我的期待。”他表示,求職時會著重考量薪資、平臺等因素,并傾向于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在廣東這樣的經濟大省,企業和崗位數量多,能夠容納更多包括應屆大學生在內的求職者,讓人才安居樂業。”
談及對此次招聘會的感受,滿潤濤表示,參會企業中既有格力、小鵬等知名企業,也有不少新興公司,“崗位匹配度和薪資福利都很有吸引力”。他認為,線下招聘會能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企業,尤其對機械等理工科專業學生而言,制造業專場更具針對性。“專場招聘會為對口專業學生提供了高效對接企業的機會,期待未來舉辦更多類似活動,幫助畢業生實現就業目標。”
另外一位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單同學還在“考研”與“就業”之間徘徊。得知此次招聘會的消息后,他立即準備了幾份簡歷來到了現場。
當被問及企業意向時,他坦言尚未鎖定特定目標企業,但會重點關注復合材料研發領域的就業崗位。“目前主要考慮與材料研發相關的崗位,特別是功能性材料的應用方向。”單同學表示,他在招聘會上接觸了小鵬匯天的復合材料研發崗位,對方簡要介紹了部門職能、工作環境等內容,“這個崗位很符合我的期待,但是主要招聘對象是研究生,因此我也在考慮繼續讀研提升自己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同時,作為應屆生,單同學表示會積極把握校招機會,持續關注復合材料領域崗位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