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地鐵11月6日通報,八號線北延段支線紀念堂站即將進入圍蔽施工階段,施工單位將拆除解放北高架橋東風路南側部分,在既有高架橋東側建設鋼便橋接駁。2024年11月12日20時至2025年5月12日24時,將實施第一期圍蔽,進行解放北高架鋼便橋施工建設。
建成后實現三線換乘
紀念堂站沿解放北路南北向敷設,車站起點位于中山五路與解放北路相交處北側,終點則在東風西路與解放北路相交處南側,建成后將與既有二號線、在建十三號線二期實現三線換乘。
紀念堂站周邊環境極其復雜,建筑物及管線密布,受解放北路跨東風路高架橋制約,該站初步設計方案為分離島式車站,建設時需在橋樁間穿插連接,進行礦山法暗挖作業,對橋梁結構安全構成隱患。出于安全考慮,廣州地鐵組織包含院士在內的專家組開展多輪評審和論證,經過實地調研、現場勘探等工作,結合工程實施條件等因素,最終選擇了車站功能更優、建設風險更低的方案。
優化后的方案將使用明挖法施工,改為地下五層標準島式車站,可實現標準車站設計,功能布局更合理,換乘功能更順暢,乘客空間體驗也更佳。
建設鋼便橋“頂班”
為確保施工期間解放北路路面交通安全、有序,盡可能減少施工對市民出行的影響,在交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廣州地鐵聯合參建單位對施工影響區域展開多輪分析勘查,制定了多個圍蔽方案。通過對比不同方案下的人流車流疏導措施的可行性,最終選定了影響最小的施工圍擋方案。
根據施工計劃,施工單位將遷改解放北高架橋東風路南側部分,在既有高架橋東側建設鋼便橋。2024年11月12日20時至2025年5月12日24時將實施第一期圍蔽,進行解放北高架鋼便橋施工建設。
屆時,圍蔽將占用解放北路地面(南往北方向)府前路對出口至交易廣場對出口2車道及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解放北路地面(南往北方向)右轉進東風路路段最右側1車道、解放北路(南往北方向)東風路右轉進解放北路路段最左側2車道,占用路段均將保留1車道通行。
過往車輛可這樣繞行
解放北路南往北繞行線路:
1.解放北路→中山六路→人民北路→環市中路→解放北路;
2.解放北路→中山六路→人民北路→東風中路→盤福路→解放北路
3.解放北路→府前路→連新路→東風中路→連新路→應元路→解放北路;
4.解放北路→府前路→連新路→東風中路→吉祥路→應元路→解放北路;
5.解放北路→中山五路→倉邊路→小北路→應元路→解放北路。
解放北路北往南繞行線路:
1.解放北路→環市中路→站前路→站南路→人民北路→中山六路→解放北路;
2.解放北路→流花路→人民北路→中山六路→解放北路;
3.解放北路→盤福路→東風中路→人民北路→中山六路→解放北路;
4.解放北路→環市中路→小北路→倉邊路→中山五路→解放北路;
5.解放北路→應元路→小北路→倉邊路→中山五路→解放北路。
(注:僅列出部分繞行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