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捋順行車軌跡,縮小路口整體規模;打通上下游非機動車道,完善慢行系統;降低路口信號控制延誤指數,調整行人過街相序……廣州交警近期聯合多部門推進洪德路—同福路路口精細化改造工作。記者從交警部門獲悉,優化措施完成后,該路口早晚高峰期間機動車平均延誤時間減少32秒,西進口和東北進口最大排隊長度縮減近半。
洪德路—同福路路口位于海珠區西北部,由洪德路、同福路、人民橋相交而成。“這一路口日常通行流量大,進口車流常態消化不良,排隊長度較長。”廣州交警介紹,在優化改造前,高峰時期,西進口最大排隊長度約130米、東北進口最大排隊長度約240米。
不僅如此,路口受上跨內環路高架、歷史道路規劃等客觀因素限制,內部面積偏大,比如西進口停止線距離東進口停止線約104米,導致交通參與者通過路口的里程過長,通行效率低。
怎樣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交警部門經過實地調研,對該路口實施捋順各流向軌跡、優化信號控制方案等優化措施。
廣州交警介紹,在規整機動車軌跡方面,交警部門前置北進口(洪德路進入路口方向)停止線,通過導流帶分離北進口直行和右轉的車流,減少交織。同時,調整南往南掉頭不受燈控,對正南進口左轉和西出口車道。
交警部門還協調相關部門拓寬西北角行人、非機動車等待區的范圍,增設防撞柱、護欄等安全設施,解決了等待過街的行人、非機動車侵入路口路面,避免了西北進口右轉的車流與人流的交織。
針對慢行系統,交警部門理順上下游非機動車道,規范路口范圍內非機動車行車通道;同步增設非機動車信號燈,通過信號控制規整路口交通秩序;增設過街安全島,縮短斑馬線長度。
“我們在路口范圍內增設了5處安全島,并對島頭進行線形渠化,全包立面標記進行安全提醒,有效縮短四個方向行人過街距離,提升行人過街舒適度?!苯痪块T表示。
此外,基于路口交通組織的改造,信號控制方案采取了縮短信號周期的措施,從原來的最大信號周期180秒降低至165秒,并結合路口流量規律,增加東北進口、西進口綠燈時間比例,從而減少綠燈空放情況,降低路口平均信號控制延誤指數。
數據顯示,精細化改造完成后,早晚高峰期間,路口機動車平均延誤從116秒降低至84秒,優化率為27.6%,西進口最大排隊長度從130米降低至60米,優化率為53.8%,東北進口最大排隊長度從240米降低至127米,優化率為47.1%,路口通行效率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