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以來,市交通運輸部門圍繞“2024年廣州市十件民生實事服務項目:增泊位優服務,提高停車資源利用水平”,通過增加泊位供給、調整泊位設置、利用宣傳矩陣、優化“廣州泊車”小程序使用體驗等多種措施,進一步緩解人民群眾關切的城市停車難問題,不斷提升道路停車泊位服務質量和水平。
增加泊位供給做“加法”。積極推進泊位規劃設置,抓實泊位劃線施工,通過增加道路停車泊位供給及設置不同類型泊位,有效緩解群眾不同停車需求。2024年以來,中心六區增設全天準停路段16條(泊位約680個),夜間準停等區域路段11條(可停放車輛約300輛)。
動態調整泊位做“減法”。落實道路停車泊位動態調整機制,推動與公安交警部門、中心六區交通運輸部門及屬地街道協調聯動,組織開展道路停車交通監測和評估,對泊位規劃設置進行再梳理再研究,及時優化泊位設置,撤銷影響交通通行的泊位。2024年以來,已撤銷123個泊位,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利用宣傳矩陣做“乘法”。在做好日常泊位宣傳的基礎上,圍繞市民關注的便捷停車問題,利用“媒體+政務平臺+現場活動”的模式,打造立體式、多層次的泊位宣傳矩陣,進一步提升宣傳效果。一是組織媒體集中采訪,結合“看病找車位更便捷”主題,在省、市各級媒體平臺報道專題新聞17篇,引導廣大市民通過使用“廣州泊車”微信小程序獲得更多停車信息。二是發揮政務平臺傳播力,通過“廣州泊車”微信小程序,及時向社會發布泊位使用狀態調整信息,提醒車主留意泊位狀況,提前做好停車計劃。三是強化線下聯動,結合市直機關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在花城廣場向市民現場派發宣傳單張約3200張,積極推廣“廣州泊車”微信小程序,進一步擴大宣傳覆蓋面。
優化操作流程做“除法”。著力提升泊位使用體驗感,通過優化“廣州泊車”微信小程序用戶界面,將小程序界面中專業術語“路外停車”“路內停車”相應調整為“停車場查詢預約”“道路停車泊位(停車繳費)”,使界面名稱更接地氣、更通俗易懂。同時,在約550個全天準停臨時泊位信息標志牌中增加“廣州泊車繳費二維碼”,市民群眾只需掃描二維碼,便能直接支付泊位使用費,跑出便民服務“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