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廣州國際創新城金光東隧道工程最后一節管節E4管節順利沉放對接,標志著該項目主體結構施工全面完成,向早日通車目標邁進了關鍵一步。據悉,該隧道工程預計2024年1月底貫通。
金光東隧道工程最后一節管節E4管節順利沉放對接
未來,金光東隧道將直接打通廣州大學城智慧谷與華南“創新大腦”廣州大學城,有力促進廣州大學城智慧谷建設發展,并進一步提升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的綜合實力。
水下主體建設部分全面完工
作為連通新造片區與小谷圍島最便捷的過江通道,廣州國際創新城金光東隧道南起新造鎮興業大道,北止于大學城外環路,隧道工程左線全長2430米,右線全長2710米,線路為雙向四車道設計,由北岸明挖段、過珠江沉管段和南岸明挖段組成。其中,過珠江沉管隧道長460米,共分為6節管段,管段長度為74.5米至77米。
自2019年5月5日項目第一管節(E6)浮運寄放以來,項目施工攻克了多種水下施工難題。本次沉放對接的E4管節是過珠江沉管段的最后一節管節,管節在小洲基地碼頭預制場預制完成后,由拖輪拖航到隧址下游下潛區,利用半潛駁下潛使沉管起浮,并絞移到寄放區寄放,在寄放區完成部分二次舾裝后,順利進入隧址臨時停放點,隨后沉放到E3管節尾端實施精準對接。
本次作業的成功完成標志著金光東隧道水下主體建設部分歷時4年終于全面完工,為實現隧道沉管段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優化方案確保沉管精準對接
沉管的沉放對接是沉管安裝施工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與其他環節緊密聯系,一個微小的誤差,就有可能導致沉管對接的失敗。為此,施工方開展了大量工作,以確保E4管節的順利沉放對接。
“我們在施工前針對每一項工作,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作業指導書和應急防范預案措施。施工中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優化施工作業程序和施工方案,做到有序可控。”金光東隧道項目總工程師孟松松表示,每節過江沉管都在小洲基地碼頭預制場預制完成。管段混凝土澆筑分兩步進行施工,第一步先施工管段底板,第二步施工兩側墻、中間隔墻及頂板。在模板設計加工及安裝等方面進行方案優化,模板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并充分考慮模板體系可能對管段混凝土防滲性能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
“目前,工程主體結構全部完工。接下來,我們將采取兩班倒24小時作業的模式,加快推進水下接頭安裝,全力推進沉管隧道內的路面、機電安裝、綠化景觀等工程建設,朝著早日建成通車的目標奮力沖刺。”孟松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