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軌道上的大灣區”加速推進 年內汕汕高鐵開通后廣州兩小時內直達汕頭
這一個月時間,粵港澳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迎來一系列重大時間節點:9月23日,廣深港高鐵全線開通運營5周年;9月26日,廣汕高鐵正式通車;9月27日,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建設3周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將迎來通車5周年……
當下,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熱潮澎湃。今年以來,隨著“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加速推進,港車澳車北上政策相繼落地,廣深港高鐵“地鐵化”提上進程,白云機場三期擴建項目提速建設,大灣區“陸海空”立體大通道越發暢通。
道通業興,路通人和。在大灣區“硬聯通”配置的日趨完善下,城市群互聯互通,產業串珠成鏈,“一小時交通圈”加速成型,更為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了澎湃動能。
廣汕高鐵開通運營
今天8時30分,新建廣汕高鐵(寧波至廣州高鐵廣州至汕尾段)開通運營,汕尾站至廣州東站最快73分鐘可達,至深圳北站最快70分鐘可達,汕尾融入廣深地區“一小時交通圈”。24日22時開票至25日15時的17個小時內,鐵路部門已發售途經廣汕高鐵線路的車票18.2萬張。
廣汕高鐵試運營,列車抵達汕尾站
新線開通:
廣汕高鐵 新塘至汕尾最短1小時
廣汕高鐵9月26日開通運營,線路全長20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共設新塘、增城、羅浮山、博羅、惠州南、惠東、深汕、汕尾8座車站。開通運營后,新塘站至汕尾站全線最短運行時間將壓縮至1小時以內。開通運營初期,國鐵集團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29對。四季度調圖后,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43對。
廣汕高鐵新塘站內部
廣汕高鐵在新塘站通過廣深三四線聯通至廣州東站,通過博羅至惠州北站聯絡線和惠州南站至仲愷站聯絡線,實現了與贛深高鐵的有效聯通。旅客可從廣州東站乘車,途經廣汕高鐵全程,直達潮汕、揭陽、汕頭等站。
逢年過節,廣州往潮汕方向的鐵路客流一直是買票最緊張的線路之一。廣汕高鐵開通前,廣州往潮汕的高鐵線路并不是距離最近的選擇,而是要繞道廈深線。從廣州南站出發,要先南下深圳北站,再沿廈深線一路東進,經深圳坪山、惠東南、汕尾、潮陽、潮汕,終至汕頭;全程3小時左右。從廣州站和廣州東站出發,同樣要途經東莞到達深圳,再沿廈深線開往潮汕、汕頭,全程需要3個半小時到4個小時。
“為了進一步縮短粵東與廣州、粵東與大灣區城市群的距離,鐵路部門先后規劃了廣汕高鐵以及汕汕高鐵。”廣鐵集團廣州工程建設指揮部工程五部部長符自創介紹,廣州至潮汕地區無須再借道東莞、深圳,從廣州東站駛出后一路往東,經新塘站、增城站直接到惠州,再到汕尾,繼而沿汕汕高鐵終至潮汕、汕頭。
等到汕汕高鐵今年內開通運營后,廣州至汕頭全程將大幅縮減至兩小時內,大大拉近粵東四市與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廣州、深圳的距離,海陸豐革命老區與中心城市、經濟特區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有力推動粵東地區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進程。
其實,廣汕高鐵已被國鐵官方命名為甬廣高鐵汕廣段,甬是寧波的簡稱,甬廣高鐵即寧波至廣州高鐵,是我國中長期規劃高速鐵路網絡“八縱八橫”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甬廣高鐵包括甬臺溫段、溫福段、福廈漳段、漳汕段、汕汕段、汕廣段,途經廣東、福建、浙江3省15個城市,是連接珠三角城市群和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全新規劃的甬廣高鐵全線,汕尾至廣州段即將開通,汕頭至汕尾段以及福州至漳州段(福廈高鐵)都將于今年內開通,另外三段寧波至溫州段、溫州至福州段、漳州至汕頭段則暫未開工。
至于整條沿海通道,則連通大連-秦皇島-唐山-天津-東營-濰坊-青島(煙臺)-連云港-鹽城-南通-上海-寧波-福州-廈門-汕頭-深圳-湛江-北海(防城港)等沿海主要城市。
粵港直通:
廣深港高鐵 恢復運行以來發送跨境旅客超千萬人次
這邊廂,廣汕高鐵整裝待發;那邊廂,廣深港高鐵客流正旺。全長26公里,以香港西九龍站為起點,一路向北駛至深圳,與內地龐大高鐵網絡接軌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23日迎來開通5周年。
作為香港往返內地最快速的陸路跨境交通工具,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深受跨境乘客歡迎。5年來客運人次超過3500萬,僅2023年1月恢復運行至8月期間,乘坐廣深港高鐵列車出入境香港就累計超過1200萬人次,單日最高逾10萬人次。
廣鐵集團客運部總工程師彭翔介紹,廣九直通高鐵跨廣深城際、贛深高鐵和廣深港高鐵三線運行,全程約177公里,途經廣州東、東莞、東莞南、深圳北、福田、香港西九龍等車站,全程最快運行時間1小時37分,較原有廣九直通車省時約23分鐘。“廣深港高鐵采用和諧號高鐵車底運行,乘坐舒適性較原廣九直通車更高。”彭翔表示,鐵路部門還在直通高鐵上推出鐵路暢行碼、便民百寶袋、重點旅客全程愛心接力等特色服務。
利用網絡四通八達的優勢,香港乘客可通過廣深港高鐵直達內地11個省、1個自治區及4個直轄市。目前已連接6個大灣區內地城市,包括深圳、廣州、東莞、佛山、肇慶和惠州。
廣九直通高鐵采用“一地兩檢”的通關模式,旅客在廣州東站無需通關就可直接上車,到達香港西九龍站后再進行通關檢驗,較以前“兩地兩檢”模式進一步優化了通關流程,預計可節省約20分鐘通關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14日起還推出了廣深港高鐵跨境運輸新產品——“靈活行”。凡旅客持票面發到站為福田至香港西九龍站間的有效車票,在辦理過一次改簽或超過改簽時效后,旅客仍可于票面乘車日期當日辦理3次“靈活行”變更車次手續。“靈活行”產品的推出,將使得兩地旅客的乘車選擇更具靈活性、便利性,給旅客提供更為寬裕的工作生活空間,將進一步推動深港打造雙城優質生活圈。
“大灣區高鐵網越來越密,開行的高鐵越來越多,作為一個老鐵路人,能夠見證中國高鐵的蓬勃發展,心里真的很激動。”說起高鐵,在廣州東站工作了20余年的站長劉啟紹感慨萬千。
從廣九直通車到贛深高鐵,再到如今的廣九直通高鐵,馳騁的鋼鐵巨龍織線成網,織密了粵港澳大灣區東西貫通、南北延伸的交通要道。城市間的旅時計量單位也從“天”變成了“時”“分”,“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進程在穩步推進中逐漸完善。
廣州樞紐:
“五主四輔” 新塘站掀起大升級序幕
《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到,廣州要打造世界級鐵路樞紐,包含“五主四輔”鐵路客運樞紐。“五主”為廣州站、廣州東站、廣州南站、白云(棠溪)站和佛山西站,“四輔”為廣州北站、魚珠站、新塘站和南沙站。其中,除了廣州南站和佛山西站之外,其余車站都面臨升級——魚珠站和南沙站是規劃新建車站暫未開工,白云站和新塘站屬于老站重建,廣州站、廣州東站和廣州北站則將陸續啟動改造工程。
廣州南站
即將隨廣汕高鐵一道開通的新塘站其實并不完全算是新建車站,新塘老火車站早于清末民初就開始修建,建于1908年,1911年前后隨廣九鐵路通車開始營運。直至改革開放前后,新塘站一直肩負著繁重的鐵路運輸業務,成為中國香港與內地之間經濟互動、密切交往的橋梁和紐帶,又被譽為粵港“親情線”。1984年廣深鐵路通車后,新塘老火車站的客流量開始下降。到2004年,廣深鐵路綠皮慢車停運后,新塘老火車站不再辦理客運業務。
2023年4月24日,嶄新的“新塘站”正式掛牌亮相,標志著這一百年老站重獲新生。作為即將開通的廣汕高鐵始發站,新塘站也是廣州鐵路樞紐“五主四輔”中的輔助車站,未來將依托3條國鐵(廣汕高鐵、廣深鐵路、廣中珠澳高鐵新塘站聯絡線)、3條城際(新白廣城際、穗莞深城際、佛穗莞城際)、5條地鐵(13號線、16號線、17號線、20號線、28號線支線),打造成為“三鐵合一”的東部樞紐中心。
新塘站的全新亮相,可以說吹響了廣州市幾大車站全新升級改造的號角,緊隨而來的就是廣州白云站。
廣州白云站同樣歷史悠久,其前身為西聯火車站,始建于1916年,為粵漢鐵路的一個車站。后經多次擴建,成為廣州鐵路樞紐內主要的編組站,1989年更名棠溪火車站。
2023年9月13日,廣州白云站完成站改施工,京廣線棠溪站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廣州白云站進入開通倒計時,預計今年年底建成交付。廣州白云站是廣州鐵路樞紐“五主四輔”中的主要客站之一,站場規模高達11臺24線,將引入京廣普鐵、京廣高鐵、廣湛高鐵、廣清城際等線路,同步配套6條地鐵線路等多種交通接駁設施及公共空間,成為亞洲最大的TOD鐵路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廣州白云站建成后,將逐步承接廣州站、廣州東站的大部分普速列車業務,完成廣州東站、廣州站更新改造成高鐵站的前置條件,未來廣州東站、廣州站將逐步改造成為高鐵站,真正實現“高鐵進市區”。
灣區縱橫:
全國領先 廣東高鐵線路再增200公里
截至2022年底,廣東地區鐵路營業里程達到5341公里,其中高鐵2448公里,位居全國第一。廣汕高鐵開通后,廣東高鐵里程將再增200公里,達到2648公里。年底汕汕高鐵開通后,將再增約163公里,達到2811公里,繼續領先全國。預計到“十四五”末,廣東鐵路里程將達到6387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達到3400公里。
“屆時,廣州將實現與珠三角地區各城市1小時通達,與省內其他地級城市間2小時內通達,與鄰近省會城市3小時內通達,與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和西南主要城市6~8小時通達的高速鐵路網絡。”鐵路研究專家金一兵教授介紹。
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規劃中,涉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有“五縱一橫”。“五縱”即:沿海通道、京港(臺)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包(銀)海通道、蘭(西)廣通道;“一橫”為廣昆通道。
其中,“五縱”中的京港(臺)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蘭(西)廣通道以及“一橫”廣昆通道這4條高鐵通道,大灣區內均已貫通,分別是:京港(臺)通道的贛州至深圳至香港段;京哈~京港澳通道的武漢至廣州至深圳至香港段、廣州至珠海段;蘭(西)廣通道的貴陽至廣州段;廣昆通道的廣州至南寧段。
另外兩條通道正在推進,沿海通道的廈門至深圳段、江門至湛江段已建成,深圳至江門段(深江鐵路)正在建設;包(銀)海通道的湛江至海口段則在推進前期工作。
“五縱一橫”除了包(銀)海通道之外,其余5條通道全部途經廣州。年初的全省、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為廣州交通發展提出目標——未來的廣州,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高效連接全球、便捷輻射全國、快速直連灣區,將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交通樞紐。
廣汕新站 各具特色
廣汕高鐵途經廣州、惠州、深汕合作區、汕尾4市區,共設新塘、增城、羅浮山、博羅、惠州南、惠東、深汕、汕尾8座車站。不過,并不是8座車站全部同時開通,廣汕高鐵將暫時開通7個車站,深汕站同時作為深汕高鐵(深圳至汕尾)的車站,將隨深汕高鐵一同建成開通。7個開通的車站中,汕尾站和新塘站為既有車站,新塘站為舊址重建,另外5個車站則為新建車站。
廣汕高鐵沿線車站在建筑風格上各具特色,既有從增城荔枝名品擷取靈感的新塘站和增城站,也有展現“廣東第一山”羅浮山風貌的羅浮山站和博羅站,惠州南站則重現了重檐疊瓦、煙雨縹緲的嶺南古村落。
新塘站
四望崗上摘掛綠,白水仙境迎客來
空中俯瞰,新塘站站房外觀如客家舞蹈中的賽龍舟;屋面的采光窗與肌理形式酷似增城名品掛綠荔枝的表皮肌理,又有部分位置如仙女的青紗白裙,既體現了獨特的嶺南文化,又呼應增城區的白水仙瀑布。
增城站
掛綠一樹譽天下,站城相依新嶺南
增城站站房設計以當地城市名片——掛綠荔枝作為理念元素,荔枝表皮的紋理結合建筑技術中的模數化理念,流線型的站房形體呼應汽車工業中流體雕塑概念,與現代交通建筑的氣質契合。
羅浮山站
山水人文,形神合一
羅浮山站站房造型以榫卯的木結構形式為岀發點,木色為主色調,通過“山水人文,形神合一”的設計理念,表現出建筑飄逸舒展、合聚向上、欲將騰飛的態勢,凸顯現代交通建筑的門戶形象。
博羅站
負陰抱陽,道生萬象
博羅站站房設計從羅浮山擷取靈感,建筑單元的組合變化,形成既對稱又不對稱的空間感受,以形寫意,凸顯道家飄逸灑脫、仙風道骨的氣質。站房中部玻璃幕墻與兩側桿件形成虛實變化,形成波光靈動的動態效果。
惠州南站
重檐疊瓦,鱗紋漾波
作為廣汕鐵路沿線最大的新建車站,惠州南站在設計中融入“重檐疊瓦、鱗紋漾波”的理念,讓客家、廣府、福佬文化在惠州和諧共生。該站房主體兩層,局部四層,屋蓋采用“實腹鋼梁+金屬屋面”方式,錯落有致,層層疊疊。
惠東站
山海之城,時代潮頭
惠東站以“山海之城、時代潮頭”為設計理念,建筑輪廓采用大氣舒展的形態特征。立面細節通過色彩的疊加變化,隱喻鷗鳥騰飛的動勢,高側窗的處理手法體現適應氣候特征的綠色建筑內涵。
汕尾站
遮浪奇觀,蓮峰疊翠
汕尾站站房設計以汕尾的兩大旅游資源遮浪奇觀、蓮峰疊翠為理念靈感,立足于交通樞紐建筑多功能聚合的特點,通過錯落疊置的建筑形態,錯落的平臺形成屋頂景觀綠化平臺,勾勒出一幅汕尾山水畫面的意境。
新塘
地理位置: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
建筑面積:50000㎡
最高聚集:2500人
站場規模:7臺17線
增城
地理位置: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
建筑面積:9997㎡
最高聚集:1000人
站場規模:2臺6線
羅浮山
地理位置:惠州市博羅縣長寧鎮
建筑面積:7937㎡
最高聚集:1000人
站場規模:2臺4線
博羅
地理位置:惠州市博羅縣主城區
建筑面積:7945㎡
最高聚集:800人
站場規模:2臺4線
惠州南
地理位置:惠州市惠城區
建筑面積:29997㎡
最高聚集:1500人
站場規模:2臺6線
惠東
地理位置:惠州市惠東縣主城區
建筑面積:7990.6㎡
最高聚集:800人
站場規模:2臺4線
深汕
尚未建成
汕尾
地理位置:汕尾市城區東涌鎮
建筑面積:9999.85㎡
最高聚集:1200人
站臺規模:2臺7線
“4線1站”(擬開通)
廣東今年擬開通“4線1站”,分別為:廣州至汕尾高鐵、汕頭至汕尾高鐵汕頭南至汕尾段、珠機城際橫琴至珠海機場段、貴陽至廣州鐵路提質改造工程,以及新建廣州白云站。此外,全面推進梅州至龍川、廣州至湛江、深圳至江門高鐵,以及瑞金至梅州鐵路。
“7線1站”(擬開工)
廣東鐵路今年內力爭開工“7線1站”,分別為漳州至汕頭高鐵、武平至梅州高鐵、廣州南至廣州聯絡線、廣州東站改造及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珠海至江門至肇慶高鐵、湛江至海口高鐵、合浦至湛江高鐵,深圳西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