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圈暢行,為廣州提速
廣州人口過千萬,出行需求巨大。據廣州交警今年3月底公布的數據顯示,廣州機動車保有量達359萬輛,較2019年增長了70.8萬輛,以每年超7%的增長率快速增加。
蓬勃的人氣彰顯著城市的活力。但同時,部分區域、節點也出現交通擁堵的情況。為此,廣州持續推進路網建設,一方面在基本形成的“三環十九射”高快速路骨架網絡上持續“擴圈”,打造更多的通道走廊。據悉,廣州正加快南中高速、獅子洋通道、黃埔至南沙東部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項目落地,力爭年度建成從埔高速、佛清從高速等道路交通項目,持續落實戰略性通道建設,高速公路骨架網絡實現新聯通。另一方面,向內不斷完善城市路網,新建道路與優化改造并舉,為“毛細血管”擴容。
新建通道:增加出行選擇
“之前工作日早晚高峰,通過金沙洲大橋往廣州中心城區方向,在橋上可能堵上20分鐘,甚至半個小時。現在換了份工作,特意避開早晚高峰時段出行。”家住金沙洲的李先生告訴記者。而在非早晚高峰期間,記者看到,往羅沖圍方向的車輛在金沙洲大橋上橋口已排起長龍。而“自古華山一條路”的金沙洲大橋出行困境即將改變。在不遠處,長約1.3公里的廣佛大橋系統工程一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在今年3月百米主塔完成封頂后,項目向下一個重要節點穩步推進,預計明年建成通車。項目建成后,從金沙洲過江便多了一個出行選擇,破解其“擁堵困局”。未來金沙洲居民可通過廣佛大橋抵達大坦沙島,再通過珠江大橋東橋抵達廣州市中心。
優化路網,為城市“毛細血管”擴容,讓交通更通暢。圖為白云區人民醫院天橋附近。
珠江大橋東橋作為大坦沙島通往廣州中心城區方向的唯一通道,其通行也有壓力。23日18時,在手機地圖上,珠江大橋東橋往廣州中心城區方向上橋位已顯示為擁堵的紅色。大坦沙島將新建大橋為其“分擔承壓”。在近日公示的如意大橋東橋環境影響報告表中提到,總長約0.9公里的如意大橋東橋西起于大坦沙島內橋中南路,往東跨越珠江西航道后利用現狀如意坊路布線以滿足大坦沙與市區的交通連接需求,建成后將緩解珠江大橋的交通壓力。
廣州因水而生、因水而興。過江通道陸續建成,搭起珠江兩岸聯系的紐帶,提升互聯互通水平。記者了解到,珠江中心城區范圍,現狀交通性主干道以上過江通道有30座,以服務區域交通聯系為主;從交通運作上來看,高峰期過半過江通道接近飽和運行。為了分流過江通道車流,增加過江通道供給,廣州正在建設7條過江通道,以隧道為主,如會展西隧道、金光東隧道等。同時,為了進一步優化完善過江通道總體布局,廣州將按照輕重緩急和項目實施條件分類推進一批過江通道項目,目前部分過江通道正在開展前期研究工作。
道路擴容:出行增能提速
除了新建通道,道路的改擴建也為車輛通行擴容。今年五一假期,廣州機場高速單日車流超40萬次。近年來隨著車流量增加,機場高速擁堵現象時有發生。近日,廣州機場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先行工程(流溪河以南至白云五線段)環評公示。其中,廣州機場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先行工程(流溪河以南至白云五線段)起點位于清河二橫路南側,終點位于清河荔枝基路北側,在既有機場高速兩側各分離新建2車道,全長1.1公里。該先行工程位于廣州機場高速改擴建工程平沙至蚌湖段,也就是說平沙至蚌湖段將由如今的雙向八車道擬改擴建為雙向十二車道。據環評,該項機場高速擴建的先行工程將于2023年6月底開工,預計2024年6月竣工。屆時,機場高速的通行量將大幅提高。
同樣是南北向交通大動脈,機場高速改擴建提上日程,廣州大道快捷化系統改造(二期)—人行過街設施工程已逐步開展收尾工作。據悉,廣州大道快捷化系統改造(二期)—人行過街設施工程建設內容包含22個路口改造和15座人行天橋建設。
在廣州大道快捷化系統改造(二期)—人行過街設施工程前,人們說起廣州大道北有“三多”——車多人多信號燈多。記者了解到,項目實施前,在約13公里范圍內共設置了32處信控點位,平均間距約400m,導致車輛通行效率較低,擁堵情況嚴重。項目通過新建14座人行天橋,減少信控節點18處,大大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的同時,也極大方便了周邊居民安全出行。據交通調查分析預測,廣州大道北平均車速從改造前的18公里/小時,可提升至28公里/小時。
據介紹,14座人行天橋中有9座配有無障礙電梯,目前已有6座人行天橋完成無障礙電梯安裝,2座人行天橋正進行外電安裝。下一步,市交通運輸部門將加快完成人行天橋剩余無障礙電梯的施工安裝,力爭早日開通,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