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廣州市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調整方案》(簡稱《方案》)出爐:普通乘客在一個自然月內,乘坐廣州地鐵公交累計實際支出票款滿80元不滿200元部分享受8折優惠;超出200元部分享受5折優惠。該《方案》28日起對外公示一個月。
據介紹,《方案》只針對票價優惠方式進行調整,不涉及基礎票價改變,且老年人、學生、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公共交通優惠方案保持不變。廣州市還將推出針對低收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低收入困難家庭、特困供養人員)的公共交通票價優惠政策。此次《方案》還將公共交通乘車碼納入優惠實施范圍,可享受與羊城通普通卡同等優惠,使得優惠面擴大。
社會公眾反饋意見和建議2131條
前期,廣州地鐵集團、廣州公交集團根據《廣州市公共交通票價優惠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委托專業機構研究,綜合考慮國內其他同類型城市經驗,經組織專家論證,形成兩個方案于2021年9月10日-10月10日向公眾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期間,廣州地鐵集團、廣州公交集團共收到意見和建議2131條。
為此,廣州地鐵集團、廣州公交集團聯合相關單位成立了票價優惠調整專班,對公眾意見進行匯總分析,梳理出公眾的訴求及優化建議方向,主要是希望能夠兼顧短途出行群體的消費特點,通過降低優惠門檻加大優惠力度;希望加大折扣力度、取消封頂限制,提高對經常性長途出行乘客的優惠。
票價優惠調整專班組織市人大代表,市、區政協委員,行業專家,乘客代表以及市交通運輸局、市交通運輸研究所等相關人員召開座談會,對《方案》進行討論,吸納公眾意見并做出三方面的完善。
一是兼顧短途乘客的出行,降低首次優惠的門檻。結合市民意見,將公交地鐵累計優惠的門檻從100元降低至80元。
二是將兩個掛網方案綜合起來,加大各消費階梯的優惠力度。對于公交地鐵累計消費超出200元部分給予較高優惠折扣,即5折優惠。
三是結合市民意見,為更充分體現“多付費多優惠”原則,取消400元以上不打折的封頂限制,即累計實際消費超出200元部分,可享5折優惠。
此外,地面公交方面,將結合后續公交線網調整和市民出行習慣變化情況,進一步研究增加適合地面公交出行特征的專項優惠,方案將適時推出。
優惠調整堅持六大原則
原則1: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和公共交通公益性。《方案》只針對票價優惠方式進行調整,不涉及基礎票價改變。
原則2:切實保障和照顧特殊人群。市政府明確的特殊人群,按照相關規定可優惠乘坐公共交通;廣州市內中小學生持羊城通學生卡半價,符合免票政策的兒童免費;現役軍人、殘疾軍人、消防救援人員及優撫對象等人群,憑相關證件或羊城通特種卡免費;老年人(含外埠老年人)、殘疾人按照相關規定憑相關證件或羊城通特種卡免費或半價。
原則3:新增低收入居民票價優惠保障。廣州市擬率先推出針對低收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低收入困難家庭、特困供養人員)的公共交通票價優惠政策,具體方案由政府主管部門另行規定。
原則4:支持多元支付。本次優惠方案充分考慮支付方式更加多元的公共交通新形勢,將公共交通乘車碼納入優惠實施范圍,可享受與羊城通普通卡同等優惠,擴大優惠面。
原則5:多付費多優惠。按照“多付費多優惠”原則設計優惠方案,提高優惠精準度,重點向公共交通依賴度較高、出行費用較高的通勤人群傾斜,減輕乘客負擔。
原則6:可負擔可承受。綜合考慮營運成本、財政補貼補償政策、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統籌平衡各方可承受能力,嚴格遵循《廣州市公共交通票價優惠管理辦法》規定,確保實施公共交通票價優惠后,經常性公共交通出行乘客平均支出占廣州市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原則上不超過4%。
廣州低收入居民可申辦“善行卡” 5折搭公共交通
4月28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就《廣州市低收入居民公共交通票價優惠實施方案》征求意見(下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提到,對廣州市低收入居民(即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特困供養人員,下同)實施乘坐公共交通優惠政策,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制定本方案。具體來說,記者從《征求意見稿》了解到,擬由低收入居民自愿申辦羊城通實名卡(以下暫定名為“善行卡”),持善行卡乘坐公共交通享受5折優惠。
在優惠方式上與直接進行票價優惠或有所不同,《征求意見稿》提到,低收入居民正常充值使用善行卡,乘坐公共交通時,先按普通人群標準支付乘車費用。由羊城通公司核定低收入居民優惠資格后,在次月15日前將應優惠金額(即實際支付票款比5折優惠多付部分),返還至善行卡后臺賬戶。
票價優惠的對象擬為廣州市在冊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和特困供養人員。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優惠對象中已申領學生卡、老年人優待卡、殘疾人卡、優撫卡等特種乘車優惠卡的,不再納入本優惠待遇范圍。
《征求意見稿》明確,低收入居民需先申辦善行卡,接著由羊城通公司對其身份進行核驗。先進行辦卡核驗,后進行優惠資格核驗——于次月15日前完成當月低收入居民優惠資格核驗。此外,低收入居民憑身份證明(身份證或者戶口本等)前往羊城通卡辦理點,或通過“穗康生活”微信小程序及相關官方政務服務平臺的線上方式申請辦理(首次辦卡免制作費)。
分析:長距離出行公共交通費用較高的乘客、低收入居民支出將減少
負責公示的相關方面表示,新的票價優惠方案中,老年人、學生、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公共交通優惠方案保持不變。長距離出行公共交通費用較高的乘客、低收入居民支出將會減少,當前不能夠享受優惠的約600萬乘車碼用戶將成為潛在的優惠群體。現有的普通卡刷卡用戶中,約有60%的乘客支出完全不受影響或者影響很小(月優惠減少不到10元)。
舉例1:
出行距離較長的乘客
小何家住南沙區,每天坐地鐵到珠江新城上班,單程地鐵票價10元,按22個工作日計算,小何每月公共交通應付票價為440元,按原15次后6折的方案優惠后為324元,優惠了116元;若按《方案》測算,優惠后實付為305元,優惠了135元,對比原方案增加優惠19元。
舉例2:
費用較低的乘客
小劉家住越秀區,每天坐公交到天河區上班,單程公交票價2元,按22個工作日計算,小劉每月公共交通應付票價為88元,按原15次6折的方案優惠后,實付金額64.8元;若按《方案》測算,優惠后實付86.4元,少優惠了21.6元。
舉例3:
使用乘車碼的乘客
小陳平常習慣用乘車碼搭乘地鐵上班,單程票價5元,按22個工作日計算,小陳每月公共交通應付票價為220元,原優惠方案中使用乘車碼無優惠;若按《方案》測算,優惠后實付為192元,對比原方案增加優惠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