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計19日或20日北半幅橋梁將完全封閉 南半幅橋梁保留4車道通行
五丫口大橋位于廣州市荔灣區與佛山市南海區交界處,
東接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大道,西接佛山市南海區海八路,是連接廣佛兩地的主要通道。
施工現場設置了施工期間車輛限高限重的告示牌。
最近,連接廣佛兩地的五丫口大橋維修工程備受關注。18日晚,五丫口大橋北半幅(廣州往佛山方向)正式開始封閉,完成封閉后,所有車輛集中在南半幅橋梁通行,屆時將實施雙向4車道通行,實施限高3米與限載1.5噸車輛通行的交通管制措施,并限速30公里/小時。
五丫口大橋由佛山市南海區與廣州市共同出資建設,1995年建成通車至今已有23年,由廣州、佛山兩地共同管養。作為連接廣佛兩地的重要通道,五丫口大橋方便了無數廣佛兩地人的出行,也成為眾多廣佛牽手路中的“樣板路”。
施工現場:“水馬”“龍門架”準備就緒
根據施工方案,五丫口大橋封閉施工分兩期進行,從18日起至明年1月21日為第一階段,五丫口大橋北半幅(廣州往佛山方向)正式封閉施工,南半幅(佛山往廣州方向)改為雙向4車道行駛。明年3月1日至6月30日,五丫口大橋實行第二階段封閉施工,將封閉大橋南半幅(佛山往廣州方向)進行施工,屆時已經完成施工的北半幅(廣州往佛山方向)將改為雙向4車道行駛。
18日10時許,記者來到五丫口大橋看到,大橋南北兩半幅均未封閉,橋上來往廣州車流量較大,但交通非常順暢。在大橋南半幅的人行通道放置了大量黃色的“水馬”圍欄。在大橋佛山一側的橋頭處也有大量紅色的圍欄,以及黃黑色相間的“龍門架”。對此,佛山市南海區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五丫口大橋白天車流量較大,封閉工作從昨晚11時開始著手布置交通管制設施,預計在今日或明日完成,屆時北半幅橋梁將完全封閉。在施工期間,須對五丫口大橋行車道實施限高3米與限載1.5噸車輛通行的交通管制措施,并限速30公里/小時。
廣佛聯手:兩地共同出資 委托南海實施
五丫口大橋位于廣州市荔灣區與佛山市南海區交界處,東接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大道,西接佛山市南海區海八路,是連接廣佛兩地的主要通道。據悉,五丫口大橋1995年建成通車,運營至今有23年,近年來已出現不少“病害”,也曾多次進行檢修。
“去年8月至10月,五丫口大橋曾出現廣州往佛山方向東段引橋部分空心板梁出現嚴重下撓,影響行車安全,進行了應急搶修。”
該負責人表示,此次五丫口大橋維修加固工程主要包括對引橋的空心板梁進行拆除重建、對主橋連續箱梁進行粘貼鋼板加固、更換全橋支座和伸縮縫、重做橋面鋪裝層、封閉結構裂縫等。
記者留意到,在五丫口大橋中間的欄桿上掛有“廣州界”的牌子,以東是廣州,以西是佛山。“五丫口大橋建成通車以來,由廣州、佛山兩地共同管養。”南海區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橋由佛山市南海區與廣州市共同出資建設,建成后以主跨跨中為界。
該負責人表示,五丫口大橋維修工程項目由廣州市荔灣區與佛山市南海區合作,委托南海區負責具體實施。全橋大中修費用參照建設的出資比例,由廣州市、佛山市各自承擔50%,廣州市安排的資金轉移佛山市南海區財政部門統一管理撥付。
交通觀察:這座橋成就“廣佛黃金走廊”
作為連接廣佛兩地的重要通道,五丫口大橋東接廣州龍溪大道,西接佛山海八路,方便了無數廣佛兩地人的出行,也成為眾多廣佛牽手路中的“樣板路”,也是廣佛兩地連接佛山一環快速干道與廣州環城高速西段的重要通道。
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佛山海八路周邊一片荒野、田地和魚塘。1990年,海八路建成后,由于其地處南海中心城區,西起謝疊大橋,東至五丫口大橋,對接廣州龍溪大道,便被定位為廣佛兩市的過境路,且具有過境路和城市道路的雙重性。它是連接廣州、佛山等地區對外過境交通要道。盡管過去20多年,這一通道在廣佛交通往來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凸顯。如今,海八路雙向最寬處多達10條車道,如果在平峰期,從謝疊大橋出發,通過五丫口大橋,最快10分鐘就可進入廣州龍溪大道。
20多年來,海八路-龍溪大道這條“廣佛黃金走廊”歷經數次擴建、改造和升級。2011年,海八西路快速化改造完工,比改造之前省時30分鐘以上,丹灶可半小時內通達廣州,海八路也成為南海當前廣佛牽手路中唯一實現快速化的道路。
如今,道路兩旁地標建筑林立,大型高檔社區隔路相望,產業、新城和人居正在這條路上深度融合。正是有五丫口大橋的連通,讓無數廣佛人家因為這條路的便捷而共享同城生活。
繞行指引
據悉,此次五丫口大橋封閉施工是半幅橋梁輪流進行,施工期間仍保留4車道雙向通行。
其實,市民往返廣佛兩地,除了經海八路-龍溪大道這一路線外,還有其他繞行方式。比如,廣州市民要前往佛山,除了可以走廣佛高速之外,還可以從廣州荔灣經穗鹽路、廣佛路、廣佛新干線、佛平路等道路前往佛山南海,或從廣州海珠通過沙尾大橋、南港路、佛平路等道路對接。此外,往返廣佛的市民還可以選擇廣佛地鐵和公交出行,通過廣佛地鐵網絡實現便捷換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