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橋首日數據
珠海
據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站統計,截至24日15時30分,已驗放出入境車輛460輛(次),出入境旅客約16000人次。
香港
香港方面24日安排約100趟跨境巴士前往內地和澳門,并迎來約3萬名旅客經大橋抵港。
澳門
截至24日19時,港珠澳大橋通車首日澳門口岸邊境站共查驗出入境旅客12243人次,出入境車輛288輛次。
據新華社珠海10月24日電 “從前要開3小時,現在走大橋只用45分鐘,太方便了!”24日,香港居民莊東平成為首位經過港珠澳大橋抵達內地的貨車司機。談及在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上的行駛感受,他連聲贊嘆:“很痛快!”
像莊東平一樣,許多人趕在通車首日與港珠澳大橋“親密接觸”。平穩順暢的路面、高效便利的通關、開闊壯美的風光……大家紛紛為大橋“點贊”。
莊東平駕駛的“粵ZJD86港”兩地牌照貨車,裝載一臺價值41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小型航空發動機,由珠海摩天宇公司申報入境,計劃運往保稅區進場維修。
“我們每年有幾百臺發動機進出場維修,近半途經香港。另有價值幾十億元的發動機日常維修所需器材及部分轉包修理服務,需經香港轉運。”摩天宇采購部總監楊小環說,港珠澳大橋開通極大縮短了運輸時間,對公司意義重大。
“八年心愿、一朝得償。”珠海市廣豐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杰這樣形容大橋通車帶來的喜悅。“港珠澳大橋開工第二年,我們就到珠海投資設立物流園區,正是看中大橋孕育的商機。”他說。
過去安排物流,走水路要等兩天左右的船期;走陸路繞行虎門大橋,不堵車也要至少4小時。“港珠澳大橋開通后,貨車24小時通關,從倉庫發貨到貨物抵達香港,1小時即可完成。”張杰說,今后每輛貨車運輸成本可從7000元降至5000元。
在大橋公路口岸,對內地來往港澳客、貨車輛實行“一站式”創新通關作業模式。正常情況下,車輛在每道卡口的海關方面驗放時間平均在10秒以內,入場到離場一般不超過3分鐘。
北京游客張秀梅在微信朋友圈發出“九宮格”照片,感嘆“有幸見證首日通車”。她說,從香港口岸乘車到珠海口岸后再返回,只用了約80分鐘。“坐巴士行駛在橋上,遠處景色非常美,大橋一眼望不到頭,十分震撼!”
在澳門口岸邊檢大樓,“搶頭彩”的旅客排起長龍,首趟穿梭巴士坐得滿滿當當,乘客多是專程來體驗港珠澳大橋的。“穿梭巴士5到10分鐘一班,隨到隨走,單程票價65澳門元,很實惠。”澳門居民白女士說,巴士走在大橋上很平穩,沿途風光很不錯,比坐船感覺要舒服。
位于大嶼山北側的人工島上,來自香港各區的跨境車輛絡繹不絕,旅客在50多個人工及自助通道間川流不息。
在大嶼山居住了20年的劉道東與兩位鄰居來到大橋香港口岸參觀。他說,過去幾年親睹人工島在海面上一點點建成,如今看到壯觀的大橋非常感慨,“建成這么龐大的工程,真不簡單”。
曾經伶仃一夢,如今天塹通途。設計容量每日可穿梭20萬架次車輛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使粵港澳大灣區人流、物流大提速,嶄新機遇激越人心。
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何潤生說,大橋打通了粵港澳經濟動脈,將極大促進投資、旅游、貿易等方面互聯互通。莊東平則憧憬道:“還有虎門二橋在建,大灣區交通會越來越便利,我們貨車也會跑得越來越舒服。”
港珠澳大橋成“打卡”新地標
24日上午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8時剛過,一輛輛旅游大巴從大橋珠海連接線駛上了珠海口岸三樓旅檢出境大廳門外的高架平臺。一批批從廣州、珠海、佛山、江門、中山等周邊城市來的游客聚集在出境大廳門外,排隊等候通關。他們中有白發蒼蒼的老人,也有剛剛學步的孩子,大家都迫不及待等著走上這條新的跨境快速通道,一睹大橋風采和沿途風景。
大橋通車首日,不少人趕來“打卡”新地標。拱北中旅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首批團200多個名額,甫一推出就非常火爆,不到兩天就全團滿員。
來自珠海的伍先生和老伴一起參團,今年65歲的他告訴記者,這幾年,一天天看著港珠澳大橋橫跨在伶仃洋面上,早就盼望著大橋通車,上去看看大橋的風采,所以孩子第一時間預訂了拱北中旅首批參觀大橋團。“今天這個愿望終于實現了,有幸能在通車第一天就上橋看一看,很激動。”
“大橋一眼望不到頭,在海上建這么長的大橋,以前想都不敢想。”來自佛山的劉女士今年75歲,老伴快80歲了,兩人在佛山一家旅行社里報了大橋參觀團,經過大橋進入香港一日游。隨他們同行的還有一批老年朋友,大家都是盼著通車這一天,趕快上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