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廣州將這樣建
近年來,廣州充分發揮生態基礎良好、金融支撐強勁的雙重優勢,主動探索超大城市美麗城市建設路徑,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未來美麗廣州如何建設?近日,《美麗廣州建設規劃綱要(2025—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稿)》(下稱《綱要》)在市生態環境局網站上進行公示,明確了美麗廣州建設的“任務書”和“路線圖”。其中提出,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水花城 活力新彩廣州”為目標愿景,打造云山珠水山清水秀、田園家園優美宜居、城鎮鄉村疏朗有致、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的美麗廣州。
全面推廣綠色建筑
美麗廣州首先是產城共興的綠色低碳廣州。《綱要》提出,推動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推動石化化工、鋼鐵、水泥、汽車等行業采用先進工藝和技術進行節能改造,加快設備產品更新換代升級,推動石化等行業盡早達峰。實施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持續打造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率先建成現代化綠色制造體系。
同時積極開發利用新能源。夯實煤炭煤電兜底保障,推動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和清潔高效利用,合理控制石油消費,持續推進天然氣利用。大力推進光伏、生物質能、風能、氫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布局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推動氫能在交通、電力、熱力等領域的示范和規模化應用。
全面推廣綠色建筑。推動綠色建筑高等級和規模化發展,到2035年,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建設。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節能改造。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規模化發展,建設一批近零能耗建筑工程。
建設清潔活力美麗河湖。強化流域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中心城區和郊區農村協同治理,推動流域治理向一級支流、二級支流延伸,加強小微水體治理與管護,強化流域水環境管理智慧決策支撐,打造清潔河湖水體。統籌“海洋—海島—海岸”立體保護,全面推動海洋污染防治向生態保護修復和親海品質提升轉變,建設美麗海灣。
建設全域“無廢城市”。推行工業綠色生產,推動工業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分類收集貯存及無害化處置。加強危險廢物環境治理,推進全過程信息化環境監管。
慢行30分鐘進森林
美麗廣州還應該是全景大美的美麗山水花城。《綱要》提出,打造“新青山新六脈”生態品牌,共育美麗山水花城生態名片。深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依托從山頂到海洋的全域多要素景觀,構建“一脈三區、依山達海、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彰顯依山、擁田、匯水、向海的嶺南風貌,錨固山海相連、城田相映的山水型城市格局。北部地區打造“山水百景圖”,中部地區塑造“新青山新六脈”城市新名片,南部地區建設濱海未來城市。
建設珠江前航道、珠江后航道、珠江西航道、東江濱水開放空間,實現濱江全線貫通。整合中心城區綠地資源及低效空間,提升沿線公園品質。打通并強化保護生態廊道關鍵節點,推動大型生態斑塊、城市公園、景區之間互聯互通,構筑“森林環城、綠廊織城”的美好圖景。
構建“多道合一”網絡。加強生態游憩合作,共同推進碧道、綠道、南粵古驛道等銜接建設,因地制宜推動慢行10分鐘親水岸,慢行30分鐘進森林。打造串聯山江田園的百里翡翠雙環,形成功能復合、慢行友好、無縫暢玩的綠色動脈。推進重點發展平臺、交通樞紐地區和老城區的立體綠化建設,實現“綠屋繁星布、花墻繞街區、花橋繡花城”的立體綠化場景。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