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3日,羊城學堂“老城市 新活力”系列講座在廣州圖書館開講。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楊顏澤作為主講嘉賓,系統、生動地介紹了空港經濟區的發展成效、規劃愿景與實施路徑,為廣大市民呈現了一幅世界級空港樞紐的宏偉藍圖。
據楊顏澤介紹,白云機場作為全球最大單體機場,現有4條跑道、2座航站樓,硬件設施領先。2024年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600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二、全球第十二;貨郵吞吐量238萬噸,排名全國第二、全球第九,顯示出強大的客貨流動能。2025年1—8月,旅客吞吐量達5449.73萬人次、貨郵157.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8.16%和2.16%,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態勢。當前,三期擴建工程正全速推進,T3航站樓已通過竣工聯合驗收,第五跑道完成試飛驗證,預計年內全面建成。屆時終端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1.4億人次、貨郵600萬噸。值得一提的是,T3航站樓還將開放全國首個開放式機場觀景臺,市民可免費近距離觀賞飛機起降,體驗航空文化魅力,這將成為廣州新的城市打卡點。
圍繞“世界的登機口”這一目標,廣州空港經濟區正全面推進交通體系能級躍升,構建內外聯動、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樞紐。根據規劃,至2035年,白云機場將建成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對內加密千萬級省會城市干線,推進“空中公交化”,對外鞏固東南亞、大洋洲市場,拓展東北亞、南亞、非洲及歐美航線,進一步提升全球連通水平和輻射能級。
在經濟貢獻方面,廣州空港經濟區表現亮眼。目前已形成五個產業集群,包括物流與供應鏈、電子商務兩個百億級集群,以及時尚消費品、航空維修、新能源與新型儲能三個十億級集群,并正加快培育航空研發制造、模擬機培訓、會展商貿等新產業。機場口岸2024年進出口額達3854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廣州臨空經濟發展總指數連續四年位列全國前三,顯示出強大的對外經貿聯系能力和產業凝聚力。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