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海珠涌(馬涌)上空,隨著一片重達46噸的鋼箱梁在浮吊船精準操作下穩穩落位,由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統籌、市城市更新項目辦負責實施的海珠涌人行橋,成功完成首吊鋼梁架設。項目預計8月底貫通,打通珠江前航道南岸慢行系統斷點。
海珠涌人行橋西起海印公園,東接海珠半島花園,橫跨珠江支流海珠涌(馬涌),是聯系海印橋至廣州大橋沿線3.5公里濱水綠道的重要節點,也是珠江岸線的重要一環。
海珠涌人行橋建設前,行人從海印公園到對面的珠江泳場,需要從河堤上下臺階到濱江東路上的鴨墩橋繞行,這里不僅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都相對狹窄,而且橋邊車流量也很大。對于附近老街坊以及跑步鍛煉的市民來說,“近江卻難達江”的問題已經困擾他們很久了。人行橋建成后,不僅將縮短跨涌的通行距離,也將打通珠江沿岸的跑步運動環徑、無障礙斷點,提供游覽、觀景和休憩的平臺。
橋梁全長約96米,面積約1125平方米。橋梁以“帆影流韻”為設計主題,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寓意和橋梁結構相融合,將帆船意象融入橋梁設計,塔柱與拉索形似帆船桅桿與纜繩,整體造型富有動感。橋面將設置3米寬步行道與2米寬跑步道,搭配休憩座椅、綠化花池等,同時配備防滑鋪裝與護欄,也能保障老人、兒童出行安全。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