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下午,十五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在廣東大廈舉行賽事籌備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執委會領導和十五運會競賽部、殘特奧會競賽部、群眾體育部、場館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以及廣東男籃主教練杜鋒介紹有關情況,7家贊助企業進行了相關吉祥物和文創產品的展覽。

新、大、多三大特點搶眼
十五運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十五運會廣東賽區執委會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明忠介紹了籌備工作的總體情況。
本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有三個特點。第一個是“新”。其一,本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這是一個全新的舉辦模式。其次,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開、閉幕式將分別在廣州和深圳兩個城市舉行。其三,賽事在建設智慧化場館新載體、打造綠色運動會新樣板、創建簡約辦賽新生態等方面都有一系列舉措。
第二是“大”。據預測,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將有來自全國的3.6萬名運動員、4.5萬名賽會志愿者、4000名記者參與。十五運會設有57個大項、殘特奧會設有46個大項,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運動員規模超過2024年巴黎奧運會(共有10500名運動員)。
第三個是“多”。本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不建設集中的全運村,比賽項目分布在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19個城市,是承辦城市最多的一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
場館方面,粵港澳三地共有105個,其中廣東賽區89個、香港賽區9個、澳門賽區7個;廣東賽區除6個臨時搭建場館于賽前15天至20天完成搭建外,其余場館已經全部完工。

近400名專業車手在增江邊展開競逐。

運動員在武術套路(女子長拳)比賽中。
體育文化活動層層推進
據悉,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各項體育文化活動按部就班展開。在十五運會開幕式倒計時一周年啟動儀式上已發布主題口號、會徽、吉祥物。今年的6月10日,十五運會競技體育項目和群眾體育項目的獎牌“同心躍”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隆重發布。此外,開閉幕式均已形成創意方案,包括火炬傳遞總體方案目前都正在按程序上報。
同時,賽事各項后勤保障工作落實到位。醫療衛生領域按照“一場館一醫院、一酒店一醫院”的原則,在全省一共選擇了228家定點醫院。氣象保障領域,專門組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氣象臺,按照賽前14天、賽前7天、賽前2天和賽時的節點,提供精準氣象服務。交通保障領域,為每個代表團的代表提供免費的抵離服務和綠色通道。電力保障領域,已完成5輪場館隱患排查及重點場館雙電源建設,開閉幕式展演、賽事指揮中心等保電方案全面落地。志愿者服務方面,全省共15萬名大學生響應報名,完成4.7萬名志愿者選拔。安全保障方面,成立了廣東賽區執委會安全生產委員會,還有食品安全和反興奮劑風險防控工作專班,對食源性興奮劑風險實行全鏈條防控。
多項賽事“首金”已出爐
十五運會的開幕式安排在11月9日,但不少群體、競體比賽,包括殘特奧會的比賽均提前進行。
目前,群眾體育項目已全面開打。十五運會群眾賽事活動共設23個大項166個小項。5月8日—11日,群眾賽事活動的首場決賽——“定向比賽”在茂名成功舉辦,東道主廣東隊不僅贏得了群體賽事的首金,還贏得了該項決賽全部6枚金牌中的4枚。賽事緊密結合茂名的荔枝節,推動賽事活動進鄉村、進景區,讓荔枝與賽事流量共振,通過簡約、創新的體育展示方式,因地制宜展示當地的特色產業和民俗文化。來自俄羅斯的技術官員點贊賽事組織,他評價:“十五運呈現出世界級賽事水準”,直呼“被中國鄉村巨變和當地人的幸福感所驚艷”。
殘特奧會項目也在5月正式開賽。殘特奧會的首賽——聾人足球項目比賽已于5月17日至25日在佛山圓滿結束,廣東隊時隔9年再奪金,拿下本屆殘特奧會的首金。比賽在手語服務、反興奮劑宣教、科技助殘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賽事組織得到了廣泛好評,遼寧隊稱贊:“本次賽事安全有序,保障有力,是我們參加的近幾屆賽事里最好的,佛山給我們帶來了很棒的體驗。”
而十五運會競體項目的首賽——女子足球16歲以下組在廣州進行,上海隊奪得首金,廣東隊奪得銀牌。這次比賽的組織得到社會各界高度評價,國家體育總局評價“廣東拿了賽事組織的金牌,為全國樹立了標桿”,全國多個隊伍對賽事的周到安排表達書面感謝。當前,女子足球(18歲以下組)比賽正在肇慶緊張進行。接下來,9月份還將舉辦男子足球(16歲以下組)、體操(青年組)、女子手球、現代五項、跆拳道等比賽。
為了充分做好賽事保障,粵港澳三地計劃舉辦68項測試賽。其中,去年11月舉辦的粵港澳跨境公路自行車測試賽、今年2月舉行的深港馬拉松跨境測試賽,首創“一賽事一次跨三境”和“前置查驗、封閉運作、無感通關”的新的賽事模式,有效推動了三地體育賽事無縫對接。
關注 · 廣州政府網